進化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接觸正向教養是在S約莫一歲時帶她參加這兒社區大學的親子課程。

課程中的一切都和我的經驗和想像中的教養不太一樣。這裡沒有說教、沒有批評,只有包容和理解。每週上課都像集體心理治療,讓我能學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有次S拿到一個玩具,她突然往天空發射。最後當然還是回到地面而且還打到其他孩子。

我慌張的道歉並想著該怎麼在眾目睽睽之下低調的傳達我的怒氣給S。

老師先是同理被打到的孩子,確定他沒事以後就轉頭對S說:

「妳一定覺得玩具飛起來很有趣吧!來,這個軟軟的玩具妳可以試試看丟出去?但是這種硬硬的我們不丟喔!」

老師沒有直接叫她不准丟玩具,而是看到了她現階段想探索的事情,因此協助她安全的探索。

當下我內心充滿了震撼。老師的處理方式和我當下直覺的處理方式非常的不一樣。

後來慢慢了解,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他們在六歲之前就是會不斷的實驗來了解這世界。我們的責任是幫助他們發覺他們現階段想做什麼實驗,然後幫助他們安全的執行。

想像他們因為自己的天性而時時被逞罰和責備,那有多挫折。

總之,每次上完課就像充滿了電,但離開課堂後電力也常常維持不了多久。

當時和很多媽媽朋友聊到教養的事,心得都是「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後來就這樣過了幾年非正向的人生,直到2020年遇到了新冠疫情大爆發。每天要和兩歲多的孩子關在家有多毛骨悚然我就不用多說了,再加上孕期賀爾蒙等因素,我已經反向到了一個極限。後來覺得事情一定得有所改變,因為這一點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於是我幫自己報了一些線上課程,第一堂就是Coursera上的免費課程—耶魯大學的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幸福的科學)。這個課程就是用科學的角度來提供一些很實際的應用來幫助大家提升幸福感。

總之,上完了那個課並練習了課堂裡學到的一些方法後,某一天我突然覺得我的心境逐漸有轉變。因而有信心報名上正向教養的家長講師的認證課程了。

提供一個課堂上學到一個對我而言CP值超高的練習。就是每天早上或是睡前,列出或說出讓你感恩的三件事,就這麼簡單的一個舉動居然讓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多了些平靜。

後來我發現這也類似於羅寶鴻老師一直以來在推廣的「睡前三件事」。

生活時常讓我們進入自動駕駛模式,當遇到障礙物時我們才會停下腳步來幹譙一下,順順時就覺得是理所當然而不加思索。

但看看現在的疫情、阿富汗的人民等,我們每天健康、有地方安心睡覺其實就是很值得感激的事。

但我們時常會忘記這些事而一直著重在那些不順利上。

練習感恩就像鍛鍊肌肉,越練會越發達。

這也是幫你鍛鍊你的注意力,讓它習慣著重在美好的事物上。

當然上完那些課程不代表我們家就母慈子孝、幸福洋溢。當然還是會有暴走的時刻,因為我們是人不是僧。

但當媽對我而言最酷的地方是,你會遇到最暴走的自己,然後也會進化成更強大的自己。

raw-image


avatar-img
3會員
36內容數
::媽媽n :: //設計人//美國正向教養認證家長講師// 這裡有我用圖文記錄了關於正向教養的實踐、衝突和心得,還有一些美國的教養資訊分享,當然還有一些育兒的五四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媽媽恩 的其他內容
(續上篇) 神隊友忙完後終於要出門了。但他除了拿玩具還要去超市和買午餐。所以他決定自己出門。 S知道不能去後滿是失望,爸爸出門後她全程開啟蔡秋鳳模式。 「我好想要把拔趕快回來…」 「把拔為什麼還不回來…」 「把拔怎麼還沒回來…」(以下省略一百五十次) 我坐在旁邊一直不說話,因為我嘴邊想說
家裡洗碗機壞掉了。 就在某天突然吐出大量的水到廚房地板後就沒有醒過來了。 兩個禮拜後的今天終於等到新機器的安裝,一早神隊友就為了安裝的事忙進忙出。 而我也沒閒著,一早和baby M就像在走伸展台,換了兩套衣服最後還是放棄了,決定接受今天身上就是有吐奶的命運。 後來我抱著M時,神隊友需要人幫忙
已經很久不知道什麼是睡到自然醒的感覺了,回想以前週末可以囂張的睡到近中午再去吃個早午餐,然後再慵懶的抱怨一天時間怎麼那麼短。然後轉身繼續放肆地浪費我們的週末。 現在不管是週末、國定假日或是旅行時,都一樣得早起。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視睡眠如命,能睡就不會醒,清醒於我如浮雲。 所以當我決定為了孩
那天睡前的洗澡時間是一個極有潛力發展成完美風暴的一天,但我們卻安全下莊。 朋友在搬回台灣的前夕來我們家拜訪。 聊著聊著就超過了平時預定的洗澡時間。 我是一個對於作息滿執著的媽,因為我對於又累又歡的孩子引爆點很低,所以為了全家身心健康,我會盡量讓孩子準時上床。 但是這樣的壞處就是當我們作息延後
在只有片段的了解正向教養時,我時常覺得這是給天生優雅的人用的教養方式,而且是有睡飽、有幫手的人用的。 但後來經歷了居家防疫加上孕期賀爾蒙的雙重挑戰,每天家裡就像瘋人院。 在baby M出生前我意識到事情一定得有所改變。 總之我幫自己報了線上課程和讀了相關的書籍。在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後,我才發現
M還在肚子裡時我看了一本關於手足關係的書,裡面形容家裡有新生兒時老大的心情幾乎等同於失戀。 想像你深愛的人帶了一個比你年輕可愛的愛人回家,還跟你說你現在太大、太老了,所以你的衣服玩具都應該讓出來給家裡的新人。請問你作何感想? 這個換位思考的練習讓我產生的深刻的同理心,對於我在處理S面對妹妹的情緒
(續上篇) 神隊友忙完後終於要出門了。但他除了拿玩具還要去超市和買午餐。所以他決定自己出門。 S知道不能去後滿是失望,爸爸出門後她全程開啟蔡秋鳳模式。 「我好想要把拔趕快回來…」 「把拔為什麼還不回來…」 「把拔怎麼還沒回來…」(以下省略一百五十次) 我坐在旁邊一直不說話,因為我嘴邊想說
家裡洗碗機壞掉了。 就在某天突然吐出大量的水到廚房地板後就沒有醒過來了。 兩個禮拜後的今天終於等到新機器的安裝,一早神隊友就為了安裝的事忙進忙出。 而我也沒閒著,一早和baby M就像在走伸展台,換了兩套衣服最後還是放棄了,決定接受今天身上就是有吐奶的命運。 後來我抱著M時,神隊友需要人幫忙
已經很久不知道什麼是睡到自然醒的感覺了,回想以前週末可以囂張的睡到近中午再去吃個早午餐,然後再慵懶的抱怨一天時間怎麼那麼短。然後轉身繼續放肆地浪費我們的週末。 現在不管是週末、國定假日或是旅行時,都一樣得早起。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視睡眠如命,能睡就不會醒,清醒於我如浮雲。 所以當我決定為了孩
那天睡前的洗澡時間是一個極有潛力發展成完美風暴的一天,但我們卻安全下莊。 朋友在搬回台灣的前夕來我們家拜訪。 聊著聊著就超過了平時預定的洗澡時間。 我是一個對於作息滿執著的媽,因為我對於又累又歡的孩子引爆點很低,所以為了全家身心健康,我會盡量讓孩子準時上床。 但是這樣的壞處就是當我們作息延後
在只有片段的了解正向教養時,我時常覺得這是給天生優雅的人用的教養方式,而且是有睡飽、有幫手的人用的。 但後來經歷了居家防疫加上孕期賀爾蒙的雙重挑戰,每天家裡就像瘋人院。 在baby M出生前我意識到事情一定得有所改變。 總之我幫自己報了線上課程和讀了相關的書籍。在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後,我才發現
M還在肚子裡時我看了一本關於手足關係的書,裡面形容家裡有新生兒時老大的心情幾乎等同於失戀。 想像你深愛的人帶了一個比你年輕可愛的愛人回家,還跟你說你現在太大、太老了,所以你的衣服玩具都應該讓出來給家裡的新人。請問你作何感想? 這個換位思考的練習讓我產生的深刻的同理心,對於我在處理S面對妹妹的情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T^T 原因是除了原有忙碌的育兒生活之外, 我去進修了愛閱讀、如何說好故事、特殊兒照護等的相關培訓與講座。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禁止轉貼、轉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們發現的特點?小時候媽媽就有發現我是一個反應很快的寶寶。 我不知道為什麼天生就會發明各種不同的遊戲來玩,記得我還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筆在厚紙板上做遊戲課表貼在房間門上,一週不同天早中晚安排不同的遊戲跟妹妹玩。內容有:
先接住自己再接住孩子   經過上周與實孩的相處,本周打算以「歸零」的眼光重新再觀察孩子們。昨天經過最不容易孩子的課,課後處於無力感中,除了無法消化困境之外,也很想放棄,但是就是這個孩子催生了我絕對要實現「不用獎勵的教育」的衝勁,這樣想來,我倒是得感謝這個孩子總是在我面前誠實作自己,經過一夜沉澱,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T^T 原因是除了原有忙碌的育兒生活之外, 我去進修了愛閱讀、如何說好故事、特殊兒照護等的相關培訓與講座。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禁止轉貼、轉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們發現的特點?小時候媽媽就有發現我是一個反應很快的寶寶。 我不知道為什麼天生就會發明各種不同的遊戲來玩,記得我還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筆在厚紙板上做遊戲課表貼在房間門上,一週不同天早中晚安排不同的遊戲跟妹妹玩。內容有:
先接住自己再接住孩子   經過上周與實孩的相處,本周打算以「歸零」的眼光重新再觀察孩子們。昨天經過最不容易孩子的課,課後處於無力感中,除了無法消化困境之外,也很想放棄,但是就是這個孩子催生了我絕對要實現「不用獎勵的教育」的衝勁,這樣想來,我倒是得感謝這個孩子總是在我面前誠實作自己,經過一夜沉澱,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