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明年會有第二屆嗎?如果有,務必第一時間跟我說,我們想要提早準備。」
~活動結束後第 3 天,By 某金牌通訊處處經理
⋆˖ ┈︎┈︎┈︎┈┈︎ ᵕ୨♡︎୧ᵕ ┈︎┈︎┈︎┈┈︎ ˖⋆
【不同的人,相同信念,一致行動】
NS DANCE,南山熱舞大賽結束了。
我突然發現,除了喜歡站上舞台演講甚麼的,一直以來,我真的也蠻喜歡跟蠻擅長搭舞台,讓充滿魅力的他者,綻放光芒的。2025 年,是南山人壽 62 年來,第一次以「業務員」為硬核,同時面向消費者的跳舞競技比賽──NS DANCE,南山熱舞大賽。這不只是一次活動,而是一場充滿信念的挑戰。
活動發想與緣起,是 威爾森 威大看見許多年輕業務員在晚會、春酒中大方表演、熱情跳舞,那不是「才藝」而已,而是一種純粹的熱愛以及自信的展現。更不用說,在 Z 世代當中,熱舞早已不是「另類」,它是一種語言、一種次文化、一種毋須言語的表演格式,更是一種對自己身體與情感的負責。
因應高階主管的期待,我們決定,把這個舞台正式做起來 -- 分成「南山業務組」及「大專院校組」。讓來自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夥伴,都能因為共同的信念而並肩而舞。
我們沒有預料到這麼大的迴響:初賽共吸引了 69 隊、357 位選手報名,來自全台 36 所大專院校,「南山業務組」及「大專院校組」兩組競賽皆熱烈參與,同時,線上人氣票選也突破 39 萬次互動,決賽當天現場湧入超過 500 人,不乏許多通訊處專程從全台各地包車、動員、集結。這不只是一場比賽,而是一場跨越年齡、跨越身份,只因為共同興趣就「撩落去」的文化運動。
———————ʕ·͡ˑ·ཻʔ♥︎ ——————
【小眾狂歡,大眾圍觀】
布萊德•彼特曾說 --
在我讀到的一段文字中,有個角色問:
「旅程比較重要?還是目的地?」
另一個角色回答:
「最重要的嗎?是同行的人。」
⋆˖ ┈︎┈︎┈︎┈┈︎ ᵕ୨♡︎୧ᵕ ┈︎┈︎┈︎┈┈︎ ˖⋆
有人問:「為什麼壽險業要辦跳舞比賽?」
我的回答是:「因為熱舞代表了我們看見年輕人喜好的、願意捨身的打開方式。」
在這場比賽中,我看到許多一起拉筋、熱身、排練、配合節奏、做出完美轉場的夥伴。我看見身穿制服的資深業務,在舞台上變成電力十足的舞者;也看見領獎的大學生,在舞台上感動落淚,彷彿在對自己說:「原來我可以做到這樣。」
這是一場小眾的狂歡,卻吸引了大眾的圍觀與感動。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懂跳舞,但每個人都懂堅持、懂信任、懂一起完成一件事的革命情感。
———————ʕ·͡ˑ·ཻʔ♥︎ ——————
【沒有神話,只有規劃;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有人問我:「辦這樣一場比賽,要策劃多久?」
「14 個月。如果從決賽日回推的話。」
那是 2024 年一個尋常的五月天(沒有在置入某個熟男樂團),威大把我叫進辦公室,分享了他的想法。我覺得有意思,我很想做,我們,就讓他落地、生根、發芽,長出一株小樹。
⋆˖ ┈︎┈︎┈︎┈┈︎ ᵕ୨♡︎୧ᵕ ┈︎┈︎┈︎┈┈︎ ˖⋆
一分鐘的舞台,背後是幾百個小時的排練。
一場順利的決賽,背後也是數不清的沙盤推演、壓力測試、行前討論、流程檢查、人力協調,更不用說 ──
✅原本只是業務員參戰的比賽,加上大專組,不只是增加一個組別,而是在規格、場地、預算、宣傳渠道上,通通不可同日而語
✅活動上線後必須更改決賽日期;
✅前期初賽隊伍很少,感覺催不出來;
✅好幾版的平面配置圖、決賽流程表;
✅宣傳影片腳本以及正面的反覆修調;
✅近百封信件的撰寫與往返;
✅幾百則的 Line 訊息;
✅開場演出的選擇;
✅競賽組別的出場要南山組先還是大專組先?還是要穿插;
✅報到、檢錄、彩排、出賽流程最佳化;
✅長官來賓的名單邀約;
✅彩蛋影片的突發奇想;
✅新加的大抽獎以及打卡任務的連動;
✅因應棄賽、參賽貴賓增加等突發因素,不斷調整的主持人稿;
✅將近 200 個便當、遊覽車、獎金發放、抽獎等庶務事宜;
✅活動網頁的製作及更新,初賽影片及人氣投票的結合;
✅觀眾、通訊處、應援團的動員;
✅舞台的尺寸、Truss、燈光等硬體設備
✅捉襟見肘的預算。
南山內外,沒有人辦過這個規模的熱舞比賽,上述都要感謝 PM Mandy 的強心臟、細心思、以及大溝通,讓這個沒有前例可追循的活動,能天衣無縫地呈現在南山人面前;這當然不是幾個人的成就,而是包括活動公司、影像團隊在內,一群願意投入、願意相信的人的累積。
這次的比賽,沒有明星,沒有浮誇,卻有真誠與熱情。它真正讓我們看見:健康不是指數,而是一種生活狀態;跳舞不只是比賽,更是身體與靈魂最自然的表達。
如威大資深副總所說:「這場大賽,回應了年輕人對身心平衡、群體認同、自我實現的追求,也讓我們的『每日存健康』不再只是口號,而是一種潮流、一種生命力。」
———————ʕ·͡ˑ·ཻʔ♥︎ ——————
【接軌 Z 世代,不只是一次活動,而是一次軟啟動】
我們當初設立「大專校園組」,並非只為增加參賽隊伍的數量,更是希望讓南山有機會與年輕世代直接對話。現在回頭看,這不只是達成了,更超乎預期。
這次晉級決賽的 12 支大專隊伍中,有 9 支來自南山業務員的推薦與引介;而最終奪下冠軍與亞軍的三支隊伍,也都是業務員推薦而來,這代表 ── 我們辦的,不只是比賽,是一次真正落實「永續健康」與「Z 世代溝通」的行動;換言之,我們透過熱舞,真的打開了一條與 Z 世代建立連結的橋。
這些年輕人來參加比賽,最初是為了跳舞;但過程中,他們開始認識保險、認識南山、認識業務的工作與團隊文化。我們也從中看見了:「認同感」永遠比「說服」更有力量。
這不只是一次活動的成效,更是一次不帶功利主義的軟啟動。
———————ʕ·͡ˑ·ཻʔ♥︎ ——————
【結語|謝謝你,和我們一起跳這場夢】
「我 15歲開始跳舞,舞蹈生涯中間經歷過左右兩腳不同時間發生前十字韌帶斷裂而手術休息,復健後仍持續跳舞不放棄。對我而言,跳舞是生命,像呼吸一樣不可或缺的存在。我從沒想過,當了業務員後,還能繼續跳舞,謝謝南山人壽,也謝謝我自己。」
~南山業務夥伴
「比起得獎,我們更感謝一起練習的過程,有彼此支持的那段日子,才讓我們相信,有些夢想是真的可以靠努力去完成的。」
~大專校園組參賽者
「我超過 60 歲,與 2 個孩子組成「黑熊家族」,參戰業務組。兒子更親自編舞設計世代融合的表演,親子共同挑戰、不斷練習,平常聚少離多,甚以練舞的過程幫兒子慶生。我們想證明 -- 跨世代也能同台發光發熱,只要你願意,南山的舞台永遠為妳敞開。」
~周小雲經理
⋆˖ ┈︎┈︎┈︎┈┈︎ ᵕ୨♡︎୧ᵕ ┈︎┈︎┈︎┈┈︎ ˖⋆
跳舞的人,往往人緣特別好,因為他們擁有與人連結的能力、感染現場的能量。而跳舞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極具魅力的運動──肢體的流動、音樂的節奏、團隊的默契,每一幕都是觀眾的享受。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次南山首屆面向消費者的熱舞大賽,無論從舞台完成度、觀眾迴響、參與熱度、人氣互動到增員觸角,我們都交出了一份問心無愧的成績單。
謝謝威大在一年前的信任交辦,讓這場夢想有了起點;謝謝 Kent Tsai 的全力支持,讓這件事得以落地成形。
謝謝所有加油團的聲嘶力竭,我知道你們是喊給在台上魅力非凡的夥伴聽的;但無形中,搭戲棚的我們這些工人,也偷偷默默地,獲得大力水手卜派般的力量。
謝謝所有舞者,和我們一起跳出,專屬南山人壽的新高度;是你們數月以來的辛勤苦練,讓這個寬 990 公分 × 深 540 公分、不會說話的舞台,顯得閃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