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地獄的路,用速讀和假深度鋪得更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部分的書籍,能妥善利用瑣碎時間用聽得當然不錯,但是尤其很硬的磚頭書還是要靠自己逐字逐頁翻才能印象深刻,不是20-30分鐘靠YT直播主講過就能吸收。

那些只是在唬人說自己看過多少本,表面的撩撥假裝有深度的言論,但實際上都不是自己得到的養分,那只是YT的內化轉譯,而這中間吸收差異就是:如何見樹又見林。

不是有網傳說:「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風格跳躍,虛擬世界;解釋不通,穿越時空;腦洞不夠,平行宇宙。」大概就是如上述,因為永遠只是一知半解。

例如反智一書後面幾篇章節,如何從假象中篩選出真相,在我們可輕鬆取得爆量的資訊時,如何區別垃圾科學與有價值的洞見,成為艱難地任務。(例如該書後面談到反核,事實上,無論哪一種能源生產都有風險。)

當閱讀累積越多,就不會受那些弱智媒體左右,還有一些很微妙的例如:名流影響力與大眾認知。

「在通往地獄的路上,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終究是希冀自己能多長腦可以分析評判的思維而不輕易被左右,而且得學會:不要輕易把懷疑精神與廉價的憤世嫉俗給混淆了。

..........以下反智一書紀錄

就像費曼指出的,科學首先需要忠於品德,要願意承認我們的測量與理論中的弱點和局限。這不只是理想主義或科學家的真正的科學,需要堅定接受「可以將所探討的現象描述得更好」這前提。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把錯誤也量化,需要理解的極限,以及最重要的,願意客觀質疑我們自己的理論和結果。

---------------

閱讀一篇文章需要花費力氣,然而單單根據吸引人的標題或是網美照就分享文章,能夠在社交媒體上博得名聲,卻又不必花费腦力。這種社交因素極為重要;線上分享能迎合我們的放縱,遠超過傳統媒體。

且部分原因在於,這些內容的製作者及平臺必須依靠分享來產生營收。

能否獲得大量線上分享的最佳預報因素,是什麽呢?強烈的情緒!

201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彙刊》的一篇研究發現,道德感性語言能令政治內容在社交媒體上的擴散顯著增加。但是,這樣做的代價是把我們變成義憤的引擎,盲從選擇最吸睛的標題,不論內容的真實性或社會價值如何。

這樣做或許有發洩情緒的功用,但卻無益於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如果真要說會起什麼作用,這樣做只能讓我們更深陷於抱團取暖:強烈的情緒可能引發更強烈的契合 ,但是這樣容易令人駐留在意識型態團體中,而非超越它們。

這種向自己人傳道的做法,能帶給我們滿足感,但那終究是表演性的。

憤怒不是一種成熟的情緒,它是一個稜鏡,會將微妙的情境扭曲成誤導人的非黑即白狀態,將複雑的人物扭曲成默劇裡的英雄或惡棍。

碎片化現象。在策展個人的資源時,我們能隨心所欲編造出任何動人的場景。就集體來看已經無法客觀審視我們的的訊息,而是放大能證實我們偏見和既定信念的東西。

套一句流行歌手賽門一句歌詞:「人們只聽自己在想聽的,其他都當耳邊風。」現代論述的即時性,令我們習慣追求速度超越真實度,反應超過反省。


擷取自反智一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風動心動幡動
14會員
104內容數
多閱讀、多紀錄、多寫作,都是強化大腦的方式。詞彙、語詞與段落、章節的貫穿連結,本身就是一種腦部活化與建構的過程。在文字重組與編碼的工作中,我們的大腦「腦島」扮演著語文流暢性的關鍵角色。 人走不到的地方,可以透過閱讀文字,讓眼睛帶著我們馳騁千里、穿越古今,進入神魔妖佛的世界,並與彼此的精神世界展開對話。
風動心動幡動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我後來有發現為何現在我需要大量閱讀,我以為是閱讀需要我, 結果原來是我自己需要閱讀。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
Thumbnail
2025/08/02
我後來有發現為何現在我需要大量閱讀,我以為是閱讀需要我, 結果原來是我自己需要閱讀。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
Thumbnail
2025/08/02
假設沒有《聊齋志異》在,我們覺得《西遊記》從宗教到人物,從故事到情節,從苦難到成功,從想像到精神,實在是由天間墜入人世的一個文學博物館,而那被摔得七零八落的非磚之磚,非石之石,非人之人,非僧之僧,以及妖異與怪魔,都被作家在這個重建的博物館中安排得各就其位,有章有法,宛若啟明星閃爍在天空。 然而將《
Thumbnail
2025/08/02
假設沒有《聊齋志異》在,我們覺得《西遊記》從宗教到人物,從故事到情節,從苦難到成功,從想像到精神,實在是由天間墜入人世的一個文學博物館,而那被摔得七零八落的非磚之磚,非石之石,非人之人,非僧之僧,以及妖異與怪魔,都被作家在這個重建的博物館中安排得各就其位,有章有法,宛若啟明星閃爍在天空。 然而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古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我卻有真實地感受到你在嘗試實踐書中的概念,將書中閱讀到的概念,盡力地付諸實行,所以讀萬卷書的你,實際上也有行萬里路了!
Thumbnail
古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我卻有真實地感受到你在嘗試實踐書中的概念,將書中閱讀到的概念,盡力地付諸實行,所以讀萬卷書的你,實際上也有行萬里路了!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有些複習方式很沒效率,有些複習方式能協助孩子把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何在?
Thumbnail
有些複習方式很沒效率,有些複習方式能協助孩子把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何在?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