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數學家」想成一個終點,
但年紀大了才懂,那只是你前進時需要的胡蘿蔔。
真正的關鍵,不是你能不能「成為數學家」,而是你能不能在走的路上,慢慢成為一個跟自己契合的人。
▋目標職業只是胡蘿蔔,年紀大了你才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吃
高中、大學時,很多人都覺得「進頂尖數學系=成功」。
但進去之後才發現,那不見得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甚至可能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那種研究氛圍。
目標只是用來拉動你的,不是用來綁住你的。
能不能吃到胡蘿蔔,遠不如「你吃了還想不想繼續跑」重要。
▋職業還是以不消耗你的精力的職業才會長久
數學是很美的東西,但做研究如果讓你每天都覺得「被榨乾」,
那不管是不是頂尖學位,都會走不遠。
真正該找的,是一條「做起來不會持續消耗你能量」的路。
也許是數學研究,也許是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同領域,但用到你訓練出來的思維。
▋成為你自己,比成為數學家更難,也更重要
很多數學系的人後來沒走純數學,
卻在機率、資料科學、金融模型,甚至藝術創作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形狀。
與其問「能不能成為數學家」,
不如問「能不能在數學的過程裡,慢慢成為你自己」。
那條路會更長,也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