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心得分享:《2030-2040年日本醫療界限的到来?真相與未來因應方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大家平常可能不太會去想,但其實和我們未來息息相關、有點可怕卻又非常重要的話題。我們要深入探討是【2030-2040年日本醫療的現実問題】的內容,讓大家来徹底理解一下。

這本書中描繪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未來:就在大約10年後,日本街頭將會充斥著「無法獲得適當醫療照護的老年人」。它真實得就像科幻小說一樣,甚至有人看完後直呼「太可怕了」。

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呢?這又和你們的未來有什麼連結?

1. 街頭上充斥著失智老人:這可不只是健忘而已!

首先,預測將會出現的最大變化是:「無處可去的失智老年人將會擠滿街道」
你可能會想:「失智症不就是個會讓人健忘的病嗎?」但其實,它遠不止於此。

  • 「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並與周遭產生摩擦的疾病」
    失智症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只是記憶力衰退,而是會在日常生活中產生問題,對周圍的人造成困擾或引發衝突
    • 例如,駕車衝撞便利商店、做飯時引發火災,或在半夜播放巨大音量的音樂,這些事情未來可能會變得比現在更加常見。
    • 特別是「額顳葉型失智症(又稱皮克氏病)」這種類型,其行為問題會特別明顯,但目前對於這種病的治療方法或預防措施都尚未完全確立。
    • 試想一下,車站的剪票口或便利商店等社會系統,都是以「一般成人」為前提設計的,但如果失智症患者增加,那麼一大堆無法自行購物的人、或擠滿車站的人,這樣的情況可能很快就會發生。
  • 任何人都可能面臨的「未來」
    如果活到90歲,據說幾乎100%的人都會以某種形式罹患失智症。就連一位99歲精神矍鑠的奶奶都可能會說「你這家醫院根本沒辦法閒聊」,可見未來身邊的失智症患者會越來越多。
  • 獨自居住將更加困難
    現在,年輕人不結婚或不生小孩的背後,有著收入和生活艱辛的背景。因此,未來預計獨自居住的老年人會越來越多
    • 當他們罹患失智症或生病時,一個人住會怎麼樣呢?影片中提到,已經發生了沒人幫忙、營養不良、被救護車送去卻拒絕治療、甚至變得有暴力傾向,讓周圍的人也束手無策的案例
    • 結果是,「在家中孤獨死去」的情況將會激增。而且,過世幾天後才被發現的案例也變得不稀奇。問題嚴重到連公寓房東都開始拒絕單身老年人入住。

2. 醫療・照護人力短缺:生病去醫院也得不到幫助?

接下來,在老年人不斷增加的同時,卻面臨著「醫療和照護人力不斷減少」的問題。也就是說,「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但能提供幫助的人卻越來越少」,這種極度不平衡的情況正在發生。

  • 為什麼想成為醫生、護士、照護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 以前醫療和照護工作被認為是「低薪且3K(辛苦、髒亂、危險)」的職業。或許你會覺得這些是「很酷的工作」,但現實是「診療報酬」(醫院收取的費用)不斷被調降,導致薪水難以提升。
    • 因此,剛成為醫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再選擇辛苦的手術外科,而是選擇美容外科等更賺錢、不那麼累的工作。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
    • 照護員也一樣,工作辛苦,但其他工作的薪水更好,所以沒人願意從事。面對失智症患者的謾罵或暴力行為,卻得不到任何幫助,許多照護員因此心灰意冷。
  • 結果會怎麼樣呢?
    舉例來說,即使罹患癌症,手術可能也要等上半年,這或許會變成常態。英國已經是這種情況,甚至有人在等待期間過世。機器人手術雖然先進,但成本高昂且耗時,因此並非解決之道。

3. 日本醫療系統瀕臨崩潰:你們的負擔太沉重了!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目前的醫療與照護系統本身的「扭曲」。

  • 「醫療越便宜越好」的幻想?
    我們國民當然會覺得「醫療費用越便宜越好」。但書中的專家指出,這就像「如果米價太便宜,農民就無法生存;醫療費用太低,醫院也無法營運」。
    • 醫院也是一種「商業」,需要支付人事費、設備採購費和營運費。如果價格訂得太低,醫院就會倒閉,也無法支付薪水,自然就沒有人願意工作了。
  • 醫生是「健保點數」的奴隸?
    事實上,日本醫生的收入是透過「健保點數」這個制度來決定的。有了這個機制,醫生往往會傾向選擇「點數較高的治療」。甚至有人說,為了醫院經營,醫生們已經到了賣掉靈魂的地步,而不是為了病患。
  • 國家描繪的未來模糊不清?
    專家認為,連厚生勞動省(負責管理國家醫療的行政機關)都對未來的醫療發展描繪出怎樣的「最終目標」感到模糊不清。
  • 你們年輕世代的負擔已達極限!
    目前的醫療和照護系統,是由年輕世代的稅金和保險費來支撐的。但隨著老年人不斷增加,年輕人的收入卻沒有顯著提升,因此,「已經無法再支撐下去」的聲音越來越高。
    • 犧牲自己的生活,甚至拿出薪水來照顧不認識的老年人,任何人感到「為什麼?」的憤怒,都是很自然的。

總結:這是你們的未來!

聽完這些話,你有什麼感覺呢?
這不是遙遠的未來故事,而是與你們的父母、祖父母,以及未來你們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非常切身的問題。如果現行制度不變,「總會有人來想辦法」這種想法將會為時已晚。

重要的是,了解這個現實後,認真思考「那我們該怎麼辦?」
舉例來說,就像你們會為自己規劃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想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想過什麼樣的晚年一樣,醫療和照護可能也會進入一個「由自己選擇」的時代

正因如此,這本書中的內容不只是一個恐怖故事,它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如何建構未來社會、如何生活下去的重要契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里卡多』😊Shop👍一番
11會員
120內容數
作為邁向璀璨未來旅程中的一步,衷心感謝閣下蒞臨本部落格。😄 願每一個明天都比今日更加美好,🌈我們深感榮幸能與您共享這段旅程。💐
2025/08/02
《不煩惱的人》助您告別焦慮!北之達人社長:木下勝壽揭示七大獨特思維,教您如何將煩惱轉化為行動。學會預設失敗、靈活應變、改變自我、深入調研並活用「幸運」,更要專注掌控可控。擺脫無謂內耗,讓您活出輕盈、高效、充實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8/02
《不煩惱的人》助您告別焦慮!北之達人社長:木下勝壽揭示七大獨特思維,教您如何將煩惱轉化為行動。學會預設失敗、靈活應變、改變自我、深入調研並活用「幸運」,更要專注掌控可控。擺脫無謂內耗,讓您活出輕盈、高效、充實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7/30
SONY前總裁平井一夫的《別把工作當作人生的目的》,揭示無悔人生的秘訣!書中強調:工作絕非人生全部,應找到個人獨特的「優先順序」,用家庭、愛好等多元色彩繪出你的生命畫布。它還教你磨練專業、追求新體驗、握緊「應變底牌」,並學會放下無法掌控之事。活出屬於你的精彩人生!
Thumbnail
2025/07/30
SONY前總裁平井一夫的《別把工作當作人生的目的》,揭示無悔人生的秘訣!書中強調:工作絕非人生全部,應找到個人獨特的「優先順序」,用家庭、愛好等多元色彩繪出你的生命畫布。它還教你磨練專業、追求新體驗、握緊「應變底牌」,並學會放下無法掌控之事。活出屬於你的精彩人生!
Thumbnail
2025/07/30
「奇蹟」不再遙遠! 日本心理諮詢師Masah的《奇蹟開關的按法》揭示:奇蹟人人可實現,你每天都在創造! 本書詳解,如何啟動「奇蹟開關」,透過5個步驟和4個簡單習慣,讓幸運與夢想成真! 從今天起,就從1分鐘開始,開啟你最棒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7/30
「奇蹟」不再遙遠! 日本心理諮詢師Masah的《奇蹟開關的按法》揭示:奇蹟人人可實現,你每天都在創造! 本書詳解,如何啟動「奇蹟開關」,透過5個步驟和4個簡單習慣,讓幸運與夢想成真! 從今天起,就從1分鐘開始,開啟你最棒的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縱觀全球,哪個國家不面臨老人社會的挑戰呢? 醫學進步生技發達 現在想要延年益壽,不必再上蓬萊島上找仙人 維持呼吸心跳,更是分秒就可以達到的事
Thumbnail
縱觀全球,哪個國家不面臨老人社會的挑戰呢? 醫學進步生技發達 現在想要延年益壽,不必再上蓬萊島上找仙人 維持呼吸心跳,更是分秒就可以達到的事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日本社會逐漸有人宣揚高齡性生活有益健康和頭腦機能。 去年日本75歲以上的人口首度超過兩千萬,65歲以上的高齡化率達29%。
Thumbnail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日本社會逐漸有人宣揚高齡性生活有益健康和頭腦機能。 去年日本75歲以上的人口首度超過兩千萬,65歲以上的高齡化率達29%。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我們分享兩項美國數位健康趨勢:「家庭醫院」與「遠端病患監控」。讓各位了解這些趨勢,如何改善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病人的生活。 疫苗並不是 COVID-19 危機中出現的唯一醫療創新。在過去這幾年中,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相當大的數位化轉型,包括改進現有的遠程醫療服務,以此鼓勵非急診患者留在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我們分享兩項美國數位健康趨勢:「家庭醫院」與「遠端病患監控」。讓各位了解這些趨勢,如何改善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病人的生活。 疫苗並不是 COVID-19 危機中出現的唯一醫療創新。在過去這幾年中,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相當大的數位化轉型,包括改進現有的遠程醫療服務,以此鼓勵非急診患者留在
Thumbnail
醫療相關花費較高的重大疾病對於個人或家庭是一個大的風險,透過瞭解各類疾病的發生機率與相關的開銷,來評估需要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以及應對策略。
Thumbnail
醫療相關花費較高的重大疾病對於個人或家庭是一個大的風險,透過瞭解各類疾病的發生機率與相關的開銷,來評估需要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以及應對策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