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大家平常可能不太會去想,但其實和我們未來息息相關、有點可怕卻又非常重要的話題。我們要深入探討是【2030-2040年日本醫療的現実問題】的內容,讓大家来徹底理解一下。
這本書中描繪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未來:就在大約10年後,日本街頭將會充斥著「無法獲得適當醫療照護的老年人」。它真實得就像科幻小說一樣,甚至有人看完後直呼「太可怕了」。
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呢?這又和你們的未來有什麼連結?1. 街頭上充斥著失智老人:這可不只是健忘而已!
首先,預測將會出現的最大變化是:「無處可去的失智老年人將會擠滿街道」。
你可能會想:「失智症不就是個會讓人健忘的病嗎?」但其實,它遠不止於此。
- 「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並與周遭產生摩擦的疾病」:
失智症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只是記憶力衰退,而是會在日常生活中產生問題,對周圍的人造成困擾或引發衝突。 - 例如,駕車衝撞便利商店、做飯時引發火災,或在半夜播放巨大音量的音樂,這些事情未來可能會變得比現在更加常見。
- 特別是「額顳葉型失智症(又稱皮克氏病)」這種類型,其行為問題會特別明顯,但目前對於這種病的治療方法或預防措施都尚未完全確立。
- 試想一下,車站的剪票口或便利商店等社會系統,都是以「一般成人」為前提設計的,但如果失智症患者增加,那麼一大堆無法自行購物的人、或擠滿車站的人,這樣的情況可能很快就會發生。
- 任何人都可能面臨的「未來」:
如果活到90歲,據說幾乎100%的人都會以某種形式罹患失智症。就連一位99歲精神矍鑠的奶奶都可能會說「你這家醫院根本沒辦法閒聊」,可見未來身邊的失智症患者會越來越多。 - 獨自居住將更加困難:
現在,年輕人不結婚或不生小孩的背後,有著收入和生活艱辛的背景。因此,未來預計獨自居住的老年人會越來越多。 - 當他們罹患失智症或生病時,一個人住會怎麼樣呢?影片中提到,已經發生了沒人幫忙、營養不良、被救護車送去卻拒絕治療、甚至變得有暴力傾向,讓周圍的人也束手無策的案例。
- 結果是,「在家中孤獨死去」的情況將會激增。而且,過世幾天後才被發現的案例也變得不稀奇。問題嚴重到連公寓房東都開始拒絕單身老年人入住。
2. 醫療・照護人力短缺:生病去醫院也得不到幫助?
接下來,在老年人不斷增加的同時,卻面臨著「醫療和照護人力不斷減少」的問題。也就是說,「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但能提供幫助的人卻越來越少」,這種極度不平衡的情況正在發生。
- 為什麼想成為醫生、護士、照護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 以前醫療和照護工作被認為是「低薪且3K(辛苦、髒亂、危險)」的職業。或許你會覺得這些是「很酷的工作」,但現實是「診療報酬」(醫院收取的費用)不斷被調降,導致薪水難以提升。
- 因此,剛成為醫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再選擇辛苦的手術外科,而是選擇美容外科等更賺錢、不那麼累的工作。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
- 照護員也一樣,工作辛苦,但其他工作的薪水更好,所以沒人願意從事。面對失智症患者的謾罵或暴力行為,卻得不到任何幫助,許多照護員因此心灰意冷。
- 結果會怎麼樣呢?:
舉例來說,即使罹患癌症,手術可能也要等上半年,這或許會變成常態。英國已經是這種情況,甚至有人在等待期間過世。機器人手術雖然先進,但成本高昂且耗時,因此並非解決之道。
3. 日本醫療系統瀕臨崩潰:你們的負擔太沉重了!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目前的醫療與照護系統本身的「扭曲」。
- 「醫療越便宜越好」的幻想?:
我們國民當然會覺得「醫療費用越便宜越好」。但書中的專家指出,這就像「如果米價太便宜,農民就無法生存;醫療費用太低,醫院也無法營運」。 - 醫院也是一種「商業」,需要支付人事費、設備採購費和營運費。如果價格訂得太低,醫院就會倒閉,也無法支付薪水,自然就沒有人願意工作了。
- 醫生是「健保點數」的奴隸?:
事實上,日本醫生的收入是透過「健保點數」這個制度來決定的。有了這個機制,醫生往往會傾向選擇「點數較高的治療」。甚至有人說,為了醫院經營,醫生們已經到了賣掉靈魂的地步,而不是為了病患。 - 國家描繪的未來模糊不清?:
專家認為,連厚生勞動省(負責管理國家醫療的行政機關)都對未來的醫療發展描繪出怎樣的「最終目標」感到模糊不清。 - 你們年輕世代的負擔已達極限!:
目前的醫療和照護系統,是由年輕世代的稅金和保險費來支撐的。但隨著老年人不斷增加,年輕人的收入卻沒有顯著提升,因此,「已經無法再支撐下去」的聲音越來越高。 - 犧牲自己的生活,甚至拿出薪水來照顧不認識的老年人,任何人感到「為什麼?」的憤怒,都是很自然的。
總結:這是你們的未來!
聽完這些話,你有什麼感覺呢?
這不是遙遠的未來故事,而是與你們的父母、祖父母,以及未來你們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非常切身的問題。如果現行制度不變,「總會有人來想辦法」這種想法將會為時已晚。
重要的是,了解這個現實後,認真思考「那我們該怎麼辦?」。
舉例來說,就像你們會為自己規劃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想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想過什麼樣的晚年一樣,醫療和照護可能也會進入一個「由自己選擇」的時代。
正因如此,這本書中的內容不只是一個恐怖故事,它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如何建構未來社會、如何生活下去的重要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