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 這本書解釋了北之達人集團的社長:木下勝壽先生所著的《不煩惱的人的思維方式》,闡述了容易煩惱的人與不煩惱的人之間的差異。雖然人生中總會遇到戀愛、人際關係、疾病、工作、金錢、未來的不安等各種煩惱,但作者表示自己過去20多年來幾乎沒有真正煩惱過。這並非因為經營順遂,而是他即使面對創業初期被詐騙百萬日圓等諸多失敗和痛苦,也能隔天一如往常地投入工作。
本書指出,思考是積極推動事物發展的行為,而煩惱則像是原地打轉、兜圈子,無法得出結論,多半是浪費時間。因此,作者日常生活中會刻意避免優柔寡斷地煩惱。
以下是書中提到的,不煩惱的人所具備的七種思維方式和方法:1、不煩惱的人在事情不順利時,會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
o 人生中會不斷發生不如意的事情,因此在問題發生時,與其煩惱,不如轉換思路,思
考「那就這樣做吧」、「那樣做吧」等其他方法,這很重要。
o 容易煩惱的人,如果最初想到的方法行不通,就會立刻心灰意冷,陷入煩惱。
o 而不煩惱的人則能思考並實踐B計畫、C計畫,例如如果火車不行就搭計程車,如果計
程車也叫不到,就買把傘跑步過去。
o 這看似理所當然,但在工作、戀愛或人生問題上,許多人卻做不到。
o 實際上,大部分事情都需要經歷幾次失敗才能成功,即使最初失敗幾次,那也往往是
通往成功的途中。
o 如Panasonic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所言:「在失敗的地方就放棄了,所以才成了失
敗;如果堅持到成功的地方,那就會是成功。」。
o 因此,一旦問題發生,就不要氣餒,思考並嘗試下一個方法即可。當然,經過深思熟
慮後決定停止或撤退,也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2、不煩惱的人會預設最初會失敗,然後再去挑戰。
o 人生中無論制定多少計畫或策略,事情都不會完全如預期般發展。
o 容易煩惱的人有著「絕對要避免失敗」、「一次就搞定」的習慣,這就像是想在第一
打席就擊出全壘打,是不切實際的。
o 他們認為只要努力就能避免失敗,因此當事情不如預期時,就會受到不必要的打擊。o 而不煩惱的人則會在事情不如預期的前提下,將失敗納入計畫中並行動。
o 他們會抱持著「前9次會失敗,第10次才會成功」的態度。
o 透過小規模嘗試並刻意累積失敗,可以獲得許多見解和教訓,長遠來看這會帶來巨大
的成功。
3、不煩惱的人在遇到問題時,不會試圖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己。
o 因為他人基本上無法改變,也不會照著你的想法行動。
o 與其試圖改變他人來解決問題,不如改變自己來得更快更輕鬆。
o 舉例來說,如果你正為鄰居太吵而煩惱,容易煩惱的人可能會去諮詢管理公司,或是
直接去提醒對方,但有時反而會被對方反咬一口,導致人際關係更加惡化。
o 而不煩惱的人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會改變自己的立場或解釋,來應對問題,例如搬到
不同的公寓。
o 如果為一個不忠的伴侶煩惱,那麼果斷地提出分手,並尋找新的對象會更好。如果只
是短暫的情況,可以改變解釋,想著「世上也有這種人啊」,然後忽略它。但如果情
況長期持續,最好迅速改變自己的立場。
4、不煩惱的人會將想法寫在紙上或筆記本上進行思考。
o 與其在腦中反覆思考,不如將想法寫在紙上或筆記本上,這樣可以整理思緒、將其語
言化,並釐清優先順序。
o 作者自己思考時會使用紙張或OneNote應用程式來寫下想法。書中也寫道:「如果不
想煩惱,只有寫下來一途。」。
o 容易煩惱的人通常只在腦中思考,但這樣很難找到解決方案。
o 寫下時的重點是,明確地寫下為了解決當前問題,自己具體應該做什麼。
o 即使問題尚未解決,只要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煩惱就會減少,心情也會
舒暢。
5、 不煩惱的人會預設最壞的情況並做好準備。
o 預先設想最壞的情況,可以做好心理準備,並提前制定對策。
o 作者的情況是,即使營業額歸零,也能確保公司數年內不會倒閉的資金,這使得他們
成功度過了疫情大流行。
o 容易煩惱的人總是只考慮好事,不願思考壞事,就像賭馬時只夢想中獎一樣。因此,
一旦壞事發生,就會陷入恐慌,什麼也做不了。
o 2頻道創辦人西村博之先生的書中也提到:「人們在遇到比預期更糟的事情時會感到
失望。但如果事先充分考慮到最壞的情況,因為已經有了那份覺悟,就不會受到那麼
大的打擊。這樣一來,當事情順利時,會感覺自己賺到了。」。
o 雖然思考最壞情況會讓人心情不好,但在情況還穩定時,就預設最壞的情況,並決定
屆時該如何應對,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煩惱,事後心情也會輕鬆許多。
6、不煩惱的人在挑戰前會徹底調查。
o 在開始新事物之前,務必充分研究其成功或不失敗的原因,這對於日後不煩惱至關重
要。
o 例如,在開設拉麵店之前,不僅要調查地點、每月成本、麵條種類和利潤,還要調查
成功和不成功的拉麵店之間的差異。
o 徹底調查到「不實際嘗試就無法得知」的程度後再挑戰,這對於事後避免躊躇不決的
煩惱非常重要。這就像用燈光照亮黑暗的洞穴。
o 容易煩惱的人往往不加深思熟慮,憑著一股衝勁就去挑戰。這就像是沒有充分調查就
開拉麵店,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總是抱著模糊的不安和煩惱.
o 書中提到:「跳過調查和制定策略的過程,直接赤手空拳地執行,是愚蠢的行為。那
不是挑戰,只是單純的賭博。」。
o 所謂「總之先行動」,是指首先要做好事前調查,就像買房子前會徹底調查一樣。
o 即使經過充分調查,事情也常不如預期,但只要充分調查後再挑戰,即使失敗,也能
明白失敗的原因,並將其應用於下次。
7、不煩惱的人口頭禪是「幸運!」。
o 這是書中最後提到的內容,雖然聽起來有些可疑,但作者作為見過許多成功人士的
人,認為這非常重要。
o 為了不煩惱,最好盡可能將自己對事物的解釋和接受方式保持在積極的一面,而這個
關鍵字就是「幸運」。
o 例如,假設你和戀人吵架並分手了。此時你通常會感到煩躁或煩惱,但在這種情況
下,你可以什麼都不想,只是說一句「幸運!」,然後再思考有什麼是幸運的。
o 重點是,不需要思考複雜的事情,也不需要強迫自己保持正面思考。總之,當發生意
想不到的事情時,只需開口說出「幸運!」,然後再事後補上為什麼幸運的理由。
o 作者自己過去被詐騙120萬日圓時,也想著「幸運!只損失了120萬日圓,真是太好
了,也學到了一課。」因為如果發生在現在,損失可能會是數億日圓。
o 即使發生負面事件,如何解釋它取決於自己。換句話說,一切都取決於你如何看待
它。
o 容易煩惱的人,口頭禪通常是「最糟了」等負面詞語,他們在經歷任何事情時,都容
易做出負面解釋,這樣會讓人生過得很辛苦。
最後,影片額外補充了一個哲學觀點:
- 不煩惱的人會輕視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並竭盡全力於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 根據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說法,輕視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並竭盡全力於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這很重要。
- 有些事情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例如天氣、他人、死亡、父母、身高、聲音、殘疾、才能等,都是自己無法掌控的典型事物。
- 如果一直糾結於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只是浪費時間,並會越來越不幸。
- 因此,對於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要劃清界線,輕視它。相反地,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並為此努力。
- 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包括自己的行動、努力、解釋和思考方式。例如,設定目標、學習時數、如何看待事物等,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都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事情。
- 只要專注於自己能影響、能控制的事情,內心就能一直保持平靜。這樣一來,你會感覺「自己還挺行的」,從而獲得幸福感。
希望這些解釋能幫助您理解不煩惱的思維方式!即使這些方法不能完全消除所有煩惱(因為有些事情例如生病或無法行走,還是會帶來衝擊),但人是會適應並克服的。透過實踐這些思維方式,您可以更快地從煩惱中恢復過來,並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