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各位好!這次,我要向大家介紹SONY前社長平井一夫先生的書《別把工作當作人生的目的》。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過一個少有遺憾的人生」。「咦,人生的遺憾?」你可能會這麼想吧?不不不,其實正因為是這個時代,這種想法才顯得超級重要喔!
為什麼現在「少有遺憾的人生」很重要?
以前呢,大家都認為有種「這樣做就能幸福!」的「正確活法」。比如,「考上好大學,進入穩定公司,結婚生子…」之類的。但現在呢?AI正不斷進化,從事兼職或自由職業者也越來越多。對於結婚和育兒的看法也因人而異了。沒錯,「就是這個!」那唯一正確的答案已經不存在了。
選項變多固然是好事,但反過來說,也讓人容易迷茫「到底該選什麼啊!?」。升學、就職活動、人際關係等等,大家一定也常常感到煩惱吧?
這本書告訴我們,正因為處於這樣一個「答案不明的時代」,了解「自己想珍惜什麼」並「以自我為軸心」生活下去,是超級重要的。
1.找出只屬於你的「優先順序」!
所謂的「自我為軸心」,就是「清楚掌握自己的優先順序」。想想看,我們的時間並不是無限的,對吧?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裡,如果想過一個無悔的、屬於自己的人生,就必須從你「最重要的事情」開始投入時間,否則時間會一轉眼就結束了。
平井先生自己也一樣,結束公司的工作後就立刻回家,重視家庭、旅行和喜歡的汽車等私人時間。聽到連當社長的人都會把私人時間放在工作前面,是不是有點驚訝呢!
那麼,要怎麼找到自己的優先順序呢?
那就是,「如果它消失了呢?」「如果它無法實現呢?」試著這樣去想像。
例如,這樣想看看:
- 如果每天都不能用手機玩遊戲了呢?
- 如果不能看社群媒體了呢?
- 如果不能和朋友出去玩了呢?
- 如果不能看喜歡的動漫或影片了呢?
- 如果不能學習了呢?
如果你覺得「哇,那真的會很困擾,很難過!」,那麼這件事對你來說「優先順序很高」。反之,如果覺得「嗯,算了…」,那或許它其實沒那麼重要。用這個方法,試著找出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吧。
而且,也要記住,這個優先順序是會「時常變動的」。剛升高中時可能覺得課業最重要,但開始社團活動後就全心投入,或者和朋友玩成了最重要的事,對吧?同樣的,人生的每個階段,優先順序都會改變,所以要時常問問現在的自己,想珍惜什麼!
2.工作不是「人生的目的」!
正如書名所示,平井先生強調「注意別讓工作成為你人生的全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
工作,如果用比喻來說,就像是「一種顏料」。當我們在人生這塊大畫布上作畫時,如果只用工作這一種顏色來塗滿整幅畫,是不是不如加上家庭、朋友、興趣、愛情、玩樂等各種顏色,讓這幅畫變得更有趣呢?
如果工作成為了人生的全部,你可能會過度依賴公司,甚至在退休時迷失方向,心想「啊,我的人生到底為了什麼…」。我們工作,是為了充實人生,過上幸福的生活,對吧?
平井先生認為,公司終究只是「你付出時間的僱傭契約交易對象」。所以,他說,只要為公司努力工作並貢獻與薪資相符的價值,之後就盡快回家,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會更好。聽到連索尼前社長都這麼說,是不是覺得有點安心呢!
3.別被周遭的人事物牽著走,保持「自我」!
最糟糕的是,「不確定自己的優先順序,而被周遭牽著鼻子走」。 如果只是聽從他人的話而活,等到意識到時已經50歲、60歲,然後退休時才心想「啊,我的人生到底為了什麼…」,你一定不想這樣對吧? 即使老師、學長姐、父母告訴你「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但最終由自己思考、自己決定、自己承擔責任的生活方式,會讓你少一些遺憾。 即使失敗了,只要是自己決定的事情,對你來說都會是巨大的學習。
4.與「工作」的聰明相處之道(給未來的你)
那麼,未來長大成人,面對工作時,要怎麼做才能不後悔呢?平井先生給了三個建議。
- 磨練「專業性」! 高中時大家學習一樣的東西,在考試分數上競爭,但成為社會人士後,增加「別人辦不到,只有你才能做到的事」,培養專業性是很重要的。 例如,用寶可夢卡牌來比喻,就是成為像超夢或皮卡丘那樣「不可替代的人才」。平井先生在公司裡,專精於沒人想做的「海外法律相關工作」,成了公司裡「海外事務找平井先生就對了!」的可靠存在。這樣一來,公司會器重你,工作也會變得更有趣。
- 在工作之外挑戰新事物! 工作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有時可能會感到「有點膩了…」。這時候,不必勉強自己努力工作,而是在休假日去旅行,嘗試新的運動或興趣,讓自己煥然一新。從外部獲取新的刺激,也會改變你對工作的感受。
- 隨時準備好「可以跳槽」的狀態! 這不是說「立刻跳槽」喔。 但是,只要你心裡知道「即使現在的公司不行了,我還有其他去處」,心態上就會有餘裕。過度依賴公司,可能會讓你在遇到不喜歡的事情時無法拒絕,甚至言聽計從。透過磨練專業性,擁有萬一的「王牌」,你就能更自由、更平等地面對工作。
5.不必在意「無法控制的事」!
最後,一個能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觀念。那就是,「輕視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例如,考試結果、天氣、身高、衰老、疾病、死亡、新聞、事故、他人的感受…這些事情,無論你怎麼煩惱也無濟於事,對吧?
所以,不要為這些事煩惱太多,專注於「自己能控制的事」。例如,「自己的行動」「自己的投入方式」「自己的選擇與決定」「自己的思維方式」。平井先生也一樣,當問題發生時,他不會吵鬧,而是立刻思考「如果自己能控制,就採取對策;如果不能,就考慮其他方案」。他說,能做到這樣的人,才能取得成果。
就像「盡人事以聽天命」這句話一樣,與其擔心結果,不如將目光放在「現在自己能做的事」上,盡力而為就好。
怎麼樣呢? 這本書是不是顛覆了你「社長只顧著工作」的印象呢?
其實,越是工作能力強的人,越懂得充實自己的假日,享受自己的人生呢!
希望你也能以平井先生的這些想法為啟發,為未來設計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少有遺憾的人生」。 今天的感想就到這裡!
但希望今天學到的內容能成為提示,幫助你設計屬於自己的最棒人生!我為大家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