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合對象
- 熱愛閱讀、習慣做筆記但苦於工具零散的人
- 想建立自己的知識資料庫與閱讀系統的新手 Notion 使用者
- 需要將讀後感、精華重點、知識應用整合起來的內容創作者
🧠 為什麼需要一個「閱讀筆記系統」?
你是否有過以下經驗?
- 看完一本書覺得很棒,過幾個月卻想不起來重點。
- 筆記散落在手機記事本、紙本筆記、Line Keep 裡,找不到系統化的整理方式。
- 明明讀了很多書,卻覺得沒有什麼知識真的「留下來」。
建立一個閱讀筆記系統,能幫助你:
✅ 留下可複用的知識資產 ✅ 建立閱讀 → 整理 → 寫作的閉環 ✅ 強化輸出,讓閱讀產生實際效益
✨ Notion 閱讀筆記系統三大核心技巧
📍技巧 1:建立「書籍資料庫」管理所有閱讀記錄
首先,我們會建立一個名為《閱讀書櫃》的資料庫,每本書作為一筆資料列入:
基本欄位建議:
- 書名 📕(Title)
- 作者 ✍️(Text)
- 書籍分類 🗂(Multi-select):如自我成長、理財、創作…
- 閱讀狀態 ✅(Select):未讀 / 閱讀中 / 已完成
- 評分 ⭐(Number):滿分 5 分
- 閱讀完成日 📅(Date)
- 精華摘要 📌(Text / Page link)
- 筆記連結 🔗(Relation / Page)
你可以使用 Gallery 檢視模式,讓每本書變成「封面卡片」,更有書櫃視覺感!
📍技巧 2:設計「筆記模板」快速輸入書摘與反思
每次新增一本書後,點進去建立一頁筆記頁面,搭配筆記模板快速輸入內容。
建議模板內容如下:
- 📖 閱讀摘要(重點內容整理)
- 💡 精華摘錄(句子、段落)
- 🧩 我的想法(反思與延伸)
- 📌 實際應用(可以在哪裡使用這些概念)
📌 小提醒:這種模板可設定為書籍資料庫中「筆記」欄位的 Relation → Page,方便關聯並回顧!
📍技巧 3:打造「年度閱讀儀表板」追蹤閱讀進度
可以額外建立一頁「閱讀儀表板」,整合以下內容:
- 本年度閱讀總數
- 閱讀中書單清單
- 各分類閱讀比例(用 Pie chart 呈現)
- 評分最高前 5 書籍
- 我的閱讀挑戰進度(如:一年讀 24 本)
你可以使用第三方工具(如 Notion Charts 或自製進度條公式)讓儀表板更有視覺感!
如果你還沒看過「打造專屬進度條」的內容,歡迎回顧 👇
👉 [✨Notion 教學|打造專屬進度條:3 款實用公式一次分享!(點我閱讀)]
📝 結語:把「輸入」變「輸出」,閱讀才真正有效
閱讀不只是吸收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知識內化、應用、甚至轉化成內容。使用 Notion 建立閱讀筆記系統,不僅讓你更有結構地閱讀,更讓每一本書都為你「留下成果」。
如果你也正在建立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歡迎追蹤 Claire's Lab,一起用 Notion 打造效率又溫柔的日常 🌿
📬 喜歡這篇文章嗎?
👉 訂閱 Claire's Lab 沙龍,持續收到更多 Notion 實用教學!
👉 分享給你正在努力讀書的朋友,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閱讀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