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人沒有耐心,是因為老人沒有了媽媽。」
那天我看到這句話,心被狠狠刺了一下。
父親節快到了,我們忙著買禮物、訂蛋糕、寫卡片,儀式感十足。但你有沒有發現,爸爸,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他開始重複講話,開始忘東忘西,甚至連手機怎麼用都問三次還是不會。
你有沒有皺眉?忍不住說:「都講幾次了,你還是不會?」
我們對孩子有耐心,因為孩子有媽媽,我們就是那個會原諒他、陪伴他、等他慢慢長大的媽媽。
但爸爸呢?老了的爸爸,早已沒有媽媽疼他了, 而我們,也常常不願當那個溫柔的人。
他老了,也變了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爸爸無所不能,爸爸像超人,爸爸什麼都會、爸爸說的就是對的。
像是家裡的支柱,也像是一座山。 沉穩、堅定、可靠。
但有一天開始,這座山會變得沉默,會忘記今天星期幾, 會重複問你剛剛才回答過的問題。

多一點等待,少一點責怪
而我們呢?面對這樣的爸爸,往往只剩下不耐煩。
我們忘了,他也會怕、也會慌,爸爸也是人,也是會害怕老去,只是他不說。
有一種遺憾,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在」

時光改變了他的樣子,也改變了我們的耐心
你以為時間還很多,但真的沒有。
你以為還有機會好好說話、好好吃飯、好好陪他慢一點, 結果下一次,就變成永遠不會再來的那一次。
那句老話其實很簡單,也很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我們總在失去以後,才理解「原來他只是想被需要、想被等待」。
才發現我們吝嗇的,不是時間,是耐心, 而我們錯過的,不只是一次父親節,而是一個「能說我愛你」的機會。
他只是想被需要
你有沒有發現,爸爸常常講一些「沒重點」的故事?
好像是老年人的碎唸? 但其實,他只是在試著連結, 他想跟你說:「我還記得那些日子,也許你會想聽。」
他問你怎麼用 Line,問你怎麼開藍牙耳機,不是笨,而是想說:「我願意學你這一代的事。」
他不是要你把他當小孩,只是希望你別急著把他當「麻煩」。
父親節,不只是一張卡片
今年父親節,除了吃一頓飯、買個刮鬍刀、拍張合照, 也試著給爸爸一點你給孩子的東西——
多一點等待,少一點責怪、多一點問候,少一點命令、 多一點眼神接觸,少一點敷衍。
因為你眼前的那個人,不是你想像中「堅強的父親」,也不再是「家庭的支柱」
—— 他只是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老了的孩子。
我們終將成為他
我們每個人,終將成為老人,我們也會忘東忘西、話多話少、想找人陪。
當那天來臨,我們也希望有人對我們說:
「沒關係,慢慢來,我等你。」
—— 獻給天上的爸爸,父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