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尋找肯定時,我們是否準備好用「情感」與「意義」去回應呢?
今年的8月8日,比起父親節,對全台灣的大小朋友來說,其實是《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上映的日子,不過爸爸們也別擔心:重量級反派們 ──猗窩座、獪岳、童磨──其實也讓我們看見父親超級重要的⋯⋯
家安老師|本篇文章想告訴你什麼?
1.生命意義——當最重要的「為什麼」被奪走,下一個意義從何而來?
2.談資優兒情緒 - - 高智商≠高情商;若家庭與教育無法補上情感課,天才也可能成為世界的隱形受害者。
3. 談父親角色 - - 父親的肯定如何奠定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失敗的猗窩座|強者的空虛
為什麼總是弱者在道歉?為什麼要因為他們做不到而道歉?!
在回憶中我們看見:「少年猗窩座」狛治為替病父買藥而偷竊、鬥毆,父親因愧疚而自盡。原本想獻上的孝心,瞬間變成吞噬自尊的罪惡感。流浪的狛治,被武館師父慶藏與其女兒小雪收留。在病弱的雪身上,他看見了父親,於是狛治也把「變強」當成報恩方式,把「守護」當成自己的脫胎換骨。

成為鬼其實是:如果我更強,就能守護你們。不幸的是,18歲那年的掃墓歸途,除了狛治以外的家人都遭競爭流派下毒而亡。再次失去「家」的狛治,找不到自己「生的意義」,遂在鬼舞辻的邀約下成為上弦 3。
再艱困的環境,人依然能靠韌性存活;
但當家人或摯友被屠殺,僅存的希望往往也隨之崩塌。
狛治多次以「守護家人」撐過貧病、飢餓甚至暴力;然而當最後的依歸──慶藏、小雪──被毒殺,他生命中的「為什麼」瞬間被抽離,掉進了維克多・弗蘭克所謂的 存在真空(existential vacuum)。
意義治療之父弗蘭克在著作《活出意義來》中記錄集中營囚犯的觀察:如果有一天親友盡失、未來圖景全毀,許多人隔天便不起身,連配給也不再爭取,身心急速枯萎。當人無法再從傳統、信仰或關係獲取「為什麼」,生命便陷入空洞;核心目標若頃刻瓦解,所有心理支撐也會同時崩潰。
資優的童磨|未被培育的悲歌
神當然不存在,為什麼大人都看不透呢?
虹彩瞳孔、髮色特殊的童磨一出生就被父母奉為「神之子」,被推上永恆極樂教教主之位,終日聽信徒傾訴痛苦。年幼的他早慧地意識到:所有生命終將死亡,但沒有人教他情感該如何流動。

既不會痛苦,也不會難過,化為我身體的一部分很幸福哦。
父親紙醉金迷,母親最終弒夫後自盡;童磨目睹血腥卻「感覺不到悲傷」。他學會的不是同理,而是「既然痛苦終將到來,就讓我收下吧」 — — 於是,成為鬼的他用「吞噬信徒」來標榜救贖。
在我看來,人類真的是太可憐了⋯⋯
波蘭心理學家 Kazimierz Dabrowski 提出「正向非統整理論」,把人格成長比喻成「拆房子、蓋高樓」──
- Level I 初級整合:聽從衝動或外在規範,缺乏內省;情感扁平。
- Level II 單層非統整:開始有好/壞的拉扯,卻仍停留在同一水平。
- Level III 多層自發非統整:出現「我想要」與「我應該」的垂直衝突,伴隨理想與罪惡感。
- Level IV 多層導向非統整:有意識地依更高價值重組自己,行為趨向自律。
- Level V 次級整合:內外一致,行動受利他與創造驅動。
當較低層次的人格開始「解離」(break‑down)時,個體勢必經歷一次痛苦的震盪;唯有撐過這段混亂,情緒與價值觀才有機會重新整合,並升階到更高層次。對許多資優者而言,這段過程常伴隨強烈的內在拉扯──越發覺自己離理想尚遠,越容易陷入羞愧、內疚或焦慮。

童磨雖天賦異稟,卻從未走進這種價值衝突:他行動極端高效,情感卻近乎冰點,只服膺「效率」與「自我愉悅」。缺少向上裂解的煎熬,他遂把生命視為可隨意交換的籌碼,甚至以吞噬他人當成偽裝的救贖。於是,他依舊停留在 Level I──可能高智商、卻低同理的「初級整合」人格。
沉默的獪岳|有口難言的不安
在這次《鬼滅之刃》的鬼中,缺乏父親肯定 是一條貫穿的主軸,而最能說明這道裂縫後果的,是上弦之陸──獪岳。
只要我變得更強,就能證明自己。

獪岳自幼流落寺廟,受到「鳴柱」桑島慈悟郎的照顧與指導,然而學不會「雷之呼吸壹之型」的他,從未袒露自己的恐懼或羨慕,尤其當自己與同門弟弟善逸「並列繼承人」時,獪岳把它當作「父親」的否定。
我才不會理會那些看不起我的人。
獪岳或許是為了活下來而成為鬼,但慈悟郎也以自殺謝罪:對他而言,父職缺席並非絕對失蹤,而是明明近在咫尺,卻無法談心,成為他心中一個人的自卑與憤恨。
上弦悲劇的共同陰影|缺席的父愛
父親的出席與肯定,不只是情感陪伴,更是孩子建立自我價值與道德邊界的重要里程碑:三位上弦皆因不同形態的父職缺口而走向極端──猗窩座選擇暴力,童磨成為冷漠的救世主,獪岳以背叛換取力量。

父親的肯定非常重要:2023年 Wang, Y., Lee, H., & Roberts, J 透過長達10 年追蹤研究發現,青少年若在 12–16 歲缺乏父親肯定,22 歲時冒險與反社會行為風險升至 1.8 倍。Allen, M., & Daly, K. (2022) 則統合 57 項研究、約 34,000 名樣本,指出父親「情感涉入」與「肯定性溝通」可提升子女生理自尊並降低敵意 ;相對地,若父親缺席,焦慮、攻擊及虛無感顯著升高。
補遺|鬼殺隊與上弦眾的領導對照
《無限城篇》是兩隊的決戰,鬼殺隊的領袖 產屋敷耀哉 以慈悲願景凝聚柱眾,為成員營造出高度的「心理安全感」,讓強者能安心協作、共生共榮。相對地,上弦眾則在鬼舞辻無慘的威權統治下,以恐懼與力量驅動成員,各懷鬼胎,甚至陷入「共食」的惡性循環。

結語|從呼吸感受另一種力量
上弦的悲劇,是把力量當成唯一語言;若早有人教他們用溫柔回應世界,他們或許也能在父親或師父的眼中,看見另一種力量。今年父親節走進影院,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刀光與特效,更是一道問題:
當孩子在尋找肯定時,我們是否準備好用「情感」與「意義」去回應呢?
「如果你是狛治,經歷幾次挫敗後仍會選擇站起來?那股力量從何而來?」「童磨是真的『無法悲傷』,還是他從未學會辨識這種情緒?你從何判斷?」「在你的生命裡,誰或什麼事件曾幫你重新找回存在的意義?寫下你想對他說的話吧!」

願這部劇場版斬開的不止是鬼怪,還有我們對父職與生命教育的舊想像。
那我們,下篇評論見囉。
電影基本資料
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 第一章:猗窩座再襲》
上映日期:2025 年 8 月 8 日(父親節)
片長:155 分鐘
分級:輔 12 級
語言格式:日語原音(IMAX/Dolby Cinema/Atmos 同步),中文配音版 8 月 15 日
上映主要劇情範圍:無限城首戰,並回溯「上弦 2 童磨」「上弦 3 猗窩座」「上弦 6 獪岳」的過去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按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這樣的文章!
★如果你很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讓我知道你的喜歡~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我!
★若有希望老師關心的教育議題、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
★email:teacherscomment@gmail.com/ig:Teacher_Chi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