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刻劃】誰說父母沒大用?論雙親/父母職在故事的定位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在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大家可以先回想一下自己看過的作品之中,如何描寫主角的父母。

視大家習慣看的不同文類,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如果是習慣看冒險作品的人,很可能會發現主角的父母不常出現在劇情的舞台上。《火影忍者》漩渦鳴人的父母第一話就已經被揭示死亡;《咒術迴戰》擔任父母職的虎杖爺爺同樣在第一話離場;《獵人》小傑的爸爸更是把小孩丟給米特阿姨後便遠走高飛;《鬼滅之刃》更慘烈,開場死全家。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試著想想看,假如今日的世界吃人鬼當道,而你異想天開,想要加入鬼殺隊,成為第二個炭治郎,你父母會怎麼想呢?大概他們還寧願打斷你的腳,把你關在家裡,還比較不會給鬼吃。

家庭既是資源,也是牽絆。而在冒險作品這種主角需要拋頭顱、灑熱血的題材當中,父母當然不會願意讓主角出門賣命,又或者說——讀者也不見得想要看見主角執意犧牲,不顧家中兩老傷心欲絕。

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作者會選擇在一開場就賜死主角的父母,太難處理,還不如除之而後快,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寫這篇文——


先別幹掉主角的父母,他們的用處比看起來還大!


那麼,他們在劇情定位上,究竟有什麼用處呢?

我會說,大致可以分成這四點:

  • 形塑主角的個性
  • 造成主角的心理陰影與創傷
  • 成為劇情的阻礙之一
  • 給予最濃烈的愛與祝福


準備好了嗎?那我們進正文囉!


一、形塑主角的個性:什麼樣的父母,什麼樣的孩子


虎父無犬子,龍生龍,鳳生鳳,這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生常談,我們都知道這不見得正確。但在故事創作中,卻是很好用的素材。

《藥師少女的獨語》貓貓的養父即是一名懸壺濟世,醫德崇高的藥師。養父心思細膩、推理縝密、不計榮辱,對於醫藥的熱忱更是毋需多言,人盡皆知。回過頭來看貓貓,貓貓的個性和技藝哪一點不是繼承其父親?而貓貓對於醫藥的興趣更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到了連其養父都會被她嚇到的地步。

發現到了嗎?透過刻劃父母的性格和教養方式,可以反過來映襯主角的特色。因為父母是這樣的人,主角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因此,假設你的故事不是非得要雙親俱亡,開場死全家,考察看看主角父母的性格,一定能讓你在角色設定上獲益良多。


二、主角的創傷來源之一:如影隨形、永生不散的痛楚


「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在逐漸重視心理健康的現代,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家不一定能帶來溫暖,但肯定會帶來傷害。在不少作品中,我們甚至能看見作者花了一整部故事的篇幅,解決角色的原生家庭議題。刻劃父母與主角的相處方式,將有助於我們增加角色刻劃的深度。下面有幾點可以延伸的角度供大家參考。


1.純粹的惡意

這種案例不用看故事,光是社會新聞就很常見。父母家暴、吸毒、犯罪甚至出賣孩童為自己牟利,隨意將言語暴力與肢體暴力發洩在孩童身上。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努力,才能重建自己的自信和對親密關係的信任感。


2.無惡意的地獄

有些父母愛得深,但也愛得沉重,為了孩子的前途什麼都做得出來。少一分打一下,才藝班報好報滿,志願選填直接幫小孩做主,這大概是台灣人都很熟悉的劇情了。如果還不夠清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會是很好的參考案例。


3.笨拙的父母

雖然在故事中我們常常看見上面兩者,但在日常生活中大概是第三者為多。不只是主角,父母也會有自己的生命議題。

舉個例子,一個曾經被霸凌過的爸爸,要教孩子活潑外向,多交朋友,很可能自己也力不從心;一個從小被逼著讀書的媽媽,要對考差的孩子抱有耐心,不是做不到,但她自己肯定會很痛苦。

就像是補考一樣,當孩子經歷考驗時,父母其實是在經歷第二次測驗。生命議題之所以難,正是因為再來一遍也不見得比較好。

就算不講這麼嚴肅的議題,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問題,例如:小孩說謊、不想上學、玩太嗨了不想回家、手足吃醋也,不見得就能做出最好的處理。


因此,視情況而定,如果能夠安排父母在故事中反身自省,將能進一步豐富角色的成長環境與其深度。


4.愛得越深傷的越重

父母之所以會是便當率很高的角色,不只是因為不好處理,更是因為父母的死亡往往能為主角帶來重大打擊。

主角藉由父母的死亡,也能因此得到復仇或者成長的動機,就算不行動,也能為故事渲染出很強的情緒。

也因為這樣,我們有了很多開場死父母,開場死全家的主角,竈門炭治郎就是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例子。各位朋友可以翻翻自己的作品,說不定早就有這一類型的角色。


三、劇情的阻礙之一:拔掉翅膀的鳥兒不一定自由,但一定更安全


「媽,我想成為鬼殺隊——」縱光說。

「緊去洗洗睡啦!」


假設我們正在看一部主角需要以身犯險的作品,而主角的爸爸媽媽既沒有人間蒸發,也沒有死亡劇情,那麼這部故事就必定觸發一種劇情——

那就是父母的反對。


開什麼玩笑?好好的學校你不讀,好好的工作你不做,好好的生活你不過,偏偏要學鬼殺隊玩命,白日夢做太多啊?

就算不提開場死全家的《鬼滅之刃》,另外一部少年漫畫《我的英雄學院》,主角綠谷出久的媽媽就曾經因為出久受傷,反對讓出久繼續就讀雄英。不然,為什麼這麼多作者樂意賜死父母,還玩得不亦樂乎呢?就是因為這段劇情不好處理啊。

但描寫這樣的劇情,也不見得是沒有好處。「遇到困難->獲得成長」這種可以說是絕大多數故事所共有的劇情發展模式。

而主角能遇到的困難越多樣,作者能打出來的手牌,自然是越豐富、越多元才好。就算劇情再難處理,如果主角能夠克服萬難,取得父母的認同,這豈不是能讓絕大多數讀者跟著感動呢?


四、主角的強力支持之一:最濃烈的愛與祝福


前面說了爸爸媽媽非常多壞話,為了避免寫完這篇文章後遭到天打雷劈,被颱風吹走,我決定在最後說點好的。

撇除掉這世間許多人渣,我相信不少父母都是愛孩子的,而這份愛放在故事中能感動許多讀者。例如:臨別的一封信,不為人知的犧牲與付出,不計代價的支持與鼓勵,都是很好的故事安排。

因此,除了寫父母的笨拙與不知所措,也別忘了多添一筆描寫這無條件的愛,相信這會讓你的故事有機會弄哭一票讀者。


五、小結


我得要很誠實地跟大家說,我就是那個會在大多數情況賜死父母的作者。沒辦法,對於冒險故事來說,父母的存在真的不好發揮,哈哈。今天寫下這篇文章,不只是寫給各位讀者,也是寫給我自己,未來寫新故事的時候,不要忘記父母也是一個可以發揮的戰場。

最後再幫大家複習一下,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提到父母職的角色能夠發揮以下功能:


  • 塑造主角的個性
  • 對主角造成創傷
    • 純粹的惡意
    • 無惡意的地獄
    • 笨拙多犯事
    • 父母死亡所造成的打擊
  • 成為主角劇情上的阻礙
  • 給予主角無條件的愛與付出


人物刻劃是很大的學問,父母職的角色刻畫難度更是相當高,如果大家有其他見解或補充,也非常在下方補充。


謝謝大家的時間!我們下一回見!


------------------------------------------------------------------------------------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好奇更多創作技巧,或是小說家的日常生活

歡迎按下喜歡、加入沙龍、追蹤縱光

也可以花75元請我喝杯咖啡


想更認識我的人,也可以來我的噗浪找我

有任何寫作的問題,都歡迎到故事寫作/小說創作疑難雜症交流區跟大家分享喔!

------------------------------------------------------------------------------------

延伸閱讀

(一)作家生活

小說家的不好不壞日常

刪除2萬字稿件之悲傷五階段

小說家不想寫大綱

小說家不會寫古風

小說家和她的取材方法


(二)創作科普

瞻仰的背影?強大的支柱?論老師角色的功用與魅力

設計角色定位,讓每個人物各司其職

反差為什麼萌?三種對比手法讓角色魅力大加分

什麼?角色長相這麼寫!十分鐘教你描寫人物的外觀

扁形人物v.s.圓形人物:為你的角色賦予意義

小說人物怎麼寫?十分鐘學會設計角色三步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縱光故事屋
3.9K會員
271內容數
這是一個網路小說家的小小書屋, 用簡單平實的筆調介紹創作的各個面向, 希望能向大眾推廣小說創作的常識,共享說故事的美好。
縱光故事屋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你很喜歡的一個角色,但查評論才知道很多人討厭他? 你想寫出人見人愛的角色,卻對讀者的想法感到進退兩難? 甚至,你自己筆下的角色,評價便相當兩極?很多人喜歡,也很多人厭棄? 那麼,今天這篇文應該能帶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小說角色塑造 角色不討喜 小說創作教學 如何讓角色討喜 小說角色評價 小說寫作技巧
Thumbnail
2025/04/22
你很喜歡的一個角色,但查評論才知道很多人討厭他? 你想寫出人見人愛的角色,卻對讀者的想法感到進退兩難? 甚至,你自己筆下的角色,評價便相當兩極?很多人喜歡,也很多人厭棄? 那麼,今天這篇文應該能帶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小說角色塑造 角色不討喜 小說創作教學 如何讓角色討喜 小說角色評價 小說寫作技巧
Thumbnail
2025/04/04
你有設定好的小說角色卻寫不出來的經驗嗎?本篇小說寫作教學將帶你掌握「角色演出」技巧,透過對話、動作、內心戲,讓角色從紙上活起來!
Thumbnail
2025/04/04
你有設定好的小說角色卻寫不出來的經驗嗎?本篇小說寫作教學將帶你掌握「角色演出」技巧,透過對話、動作、內心戲,讓角色從紙上活起來!
Thumbnail
2025/03/23
各位讀者,安安,我是縱光~ 今天這一篇是來自於讀者的提問,希望可以有更多增加角色厚度的方法。 手段有很多啦,但考慮到我看過那位讀者的作品,所以只講我覺得比較適合她的方法。 我覺得可以試著從角色的做事動機下手。 一、知人知面不知心:角色的行事動機也能玩弄讀者 爛行為背後可能有很正
Thumbnail
2025/03/23
各位讀者,安安,我是縱光~ 今天這一篇是來自於讀者的提問,希望可以有更多增加角色厚度的方法。 手段有很多啦,但考慮到我看過那位讀者的作品,所以只講我覺得比較適合她的方法。 我覺得可以試著從角色的做事動機下手。 一、知人知面不知心:角色的行事動機也能玩弄讀者 爛行為背後可能有很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故事的主人公竈門炭治郎,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一天,他的家人慘遭惡鬼屠戮,只剩下妹妹禰豆子倖存,卻變成了鬼。炭治郎決心成為獵鬼人,尋找變回人類的方法,並向惡鬼復仇。這段兄妹情深的主線貫穿整個故事,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動力。
Thumbnail
  故事的主人公竈門炭治郎,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一天,他的家人慘遭惡鬼屠戮,只剩下妹妹禰豆子倖存,卻變成了鬼。炭治郎決心成為獵鬼人,尋找變回人類的方法,並向惡鬼復仇。這段兄妹情深的主線貫穿整個故事,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動力。
Thumbnail
在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大家可以先回想一下自己看過的作品之中,如何描寫主角的父母。 視大家習慣看的不同文類,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如果是習慣看冒險作品的人,很可能會發現主角的父母不常出現在劇情的舞台上。《火影忍者》漩渦鳴人的父母第一話就已經被揭示死亡;《咒術迴戰》擔任父母職的虎杖爺爺同樣在第一
Thumbnail
在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大家可以先回想一下自己看過的作品之中,如何描寫主角的父母。 視大家習慣看的不同文類,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如果是習慣看冒險作品的人,很可能會發現主角的父母不常出現在劇情的舞台上。《火影忍者》漩渦鳴人的父母第一話就已經被揭示死亡;《咒術迴戰》擔任父母職的虎杖爺爺同樣在第一
Thumbnail
「忍者要有不論何種狀況都不可表露感情,以任務為第一,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可以流淚的心。」
Thumbnail
「忍者要有不論何種狀況都不可表露感情,以任務為第一,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可以流淚的心。」
Thumbnail
《忍者之家》心得感想:Netflix出資、日美合製《忍者之家》於2024年2月15日上架,連續2週拿下非英語影集觀看數第1名。描寫忍者一家如何面對喪子之痛的故事,背景設定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相當神秘與新奇。 《忍者之家》是由男演員賀来賢人提案製作....
Thumbnail
《忍者之家》心得感想:Netflix出資、日美合製《忍者之家》於2024年2月15日上架,連續2週拿下非英語影集觀看數第1名。描寫忍者一家如何面對喪子之痛的故事,背景設定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相當神秘與新奇。 《忍者之家》是由男演員賀来賢人提案製作....
Thumbnail
「忍者」或許是日本文化中,最具有武俠小說特性的元素,搭配上各種動畫、小說作品的渲染(尤其是《火影忍者》?),尤其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彷彿是能夠飛天遁地、個個都身負特異功能的存在,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忍者之家》可說是一部相對「樸素」的作品。
Thumbnail
「忍者」或許是日本文化中,最具有武俠小說特性的元素,搭配上各種動畫、小說作品的渲染(尤其是《火影忍者》?),尤其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彷彿是能夠飛天遁地、個個都身負特異功能的存在,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忍者之家》可說是一部相對「樸素」的作品。
Thumbnail
Netflix最近上架的《忍者之家》把日本忍者的管理放到文化廳轄下,而非情報或國安單位,等於把忍者歸到文化資產範疇,因而與其他忍者作品設定有著根本上的差異,這種設定使本劇畫風更偏向日本傳統的保存與傳承面向,而非炫耀忍者厲害的情報力與誇張的戰鬥力,因此觀看本劇很容易會有某種矛盾的雙重性
Thumbnail
Netflix最近上架的《忍者之家》把日本忍者的管理放到文化廳轄下,而非情報或國安單位,等於把忍者歸到文化資產範疇,因而與其他忍者作品設定有著根本上的差異,這種設定使本劇畫風更偏向日本傳統的保存與傳承面向,而非炫耀忍者厲害的情報力與誇張的戰鬥力,因此觀看本劇很容易會有某種矛盾的雙重性
Thumbnail
由水木茂老師創作的《鬼太郎》系列作品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在老師100歲冥誕之際,動畫團隊再次將這個經典系列搬上大螢幕,而這次要跟著眼珠老爹回到二次大戰後的日本,解開圍繞在日本強盛路上的大家族中的故事。這篇內容沒有暴雷,但會從日本近代史的角度補充這部片想傳達的觀點,讓讀者們在觀賞時能有不一樣的體會。
Thumbnail
由水木茂老師創作的《鬼太郎》系列作品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在老師100歲冥誕之際,動畫團隊再次將這個經典系列搬上大螢幕,而這次要跟著眼珠老爹回到二次大戰後的日本,解開圍繞在日本強盛路上的大家族中的故事。這篇內容沒有暴雷,但會從日本近代史的角度補充這部片想傳達的觀點,讓讀者們在觀賞時能有不一樣的體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