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努力念書,成績就會變好」乍聽之下,似乎無懈可擊。
但若已經夜以繼日地用功,再「更努力」會怎樣?成績一定會更好嗎?恐怕不然 — 若身心已經不堪負荷,反而可能一落千丈。
這不是在找碴,而是在提醒:任何道理都有適用的條件與範圍。
若不加界限地無限上綱,可能會從助力變成絆腳石。當一個觀念被全社會盲目追捧,進而成為道德規範,甚至入法,便有可能走向孟子所警示的:
「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 把好原則推向極端,反而禍害天下。
吹毛求疵?或許。但這種「挑刺」正是防微杜漸的必要之舉,因為真理若沒有邊界,就會在熱情的擁抱中被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