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是世界大趨勢,被國民自稱為「孤獨死大國」(來源:菅野久美子的著作)的日本,近年關於長者照顧題材的戲劇越來越多,畢竟劇本能順手拈來——無論是改編自文字或漫畫作品,或者借鑑真實案件,加上能找到越來越華麗的演員陣容(題材太貼身,對演員也有吸引力),從而吸引更多觀眾收看,出現另類教化作用(?)

《孤獨死又怎樣》由國民女星綾瀨遙,配角又有知名老戲骨國村隼及松坂慶子,的確能夠吸引原本對「孤獨死」無興趣的觀眾收看
《孤獨死又怎樣》就是改編自カレー沢薫的漫畫《想一個人死去(ひとりでしにたい)》(日文劇名與漫畫同名),講述一名39歲的單身中女山口鳴海(綾瀨遙),看到孤獨死的姑媽死狀可怕,為免步其後塵而相親,卻處處碰壁,更遇上了年下男同事那須田(佐野勇斗)嗆她「覺得結婚就能安心,這可是昭和時代(老派)的想法吧?」令她發現防範孤獨死的方法原來不是結婚,而是臨終規劃?!
儘管人設(如中女遇上年下男)令人聯想到常見的愛情劇,卻沒有如觀眾預期的粉紅泡泡,或者「女性當自強」「要活出自我」的進步女權劇情,反而是透過女主角與父母、前男友及同事的分別溝通,以及被年下男同事毒舌「攻擊」後,不斷反芻自己的固有想法,為自己(及觀眾)帶出有關孤獨死的不同思考議題。
飾演那須田的佐野勇斗,設定是年輕菁英,因為「孤獨死」對女主角鳴海產生興趣並刻意搭訕,當觀眾以為是走向「互相了解並成為真愛,克服孤獨死」的傳統愛情劇套路時,劇情卻有意外的發展!
沉重的生死議題,配搭輕鬆浮誇的漫畫風格(據說原著的確如此跳脫),本來就容易出現違和感,加上鳴海最初的天真無知亦令人惱火,以致部份觀眾感到不適(看到有感想以為故事講述「追星獨身小資女要如何燦爛地活着」,認為貨不對辦),然後基於原著仍然連載中,劇集卻在第6集完結(因為NHK的劇集長度通常是這樣),鳴海與弟弟就父母老後照顧的矛盾斷得兀突,搞得很像被腰斬…
種種原因令劇集口碑兩極,個人亦不敢隨便推薦給朋友,但因為裡面有太多令人「驚醒」的反思,作為跟女主角年齡處境相似的中女,要整理《孤獨死又怎樣》教會我的四件事!
臨終規劃的第一步,是父母的臨終規劃?
鳴海被姑媽的死刺激,從計劃「婚活」到「終活」(臨終規劃),卻與同事傾談時發現自己身為子女,有照顧父母老後的責任,就算她有一刻生出了「祈求父親能先行一步」的念頭,到頭來還是明白自己不能避開,更意識到將來假如需要辭去工作去照顧父母,更會因為失去收入而導致經濟狀況崩潰!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雖然她的雙親仍然健康,但暗藏危機——已退休的爸爸(國村隼)曾是日理萬機的昭和上班族,退休後卻留在家中百無聊賴,過份依賴妻子(松坂慶子)打理日常生活,認為就算她比自己先行一步,還有女兒可以照顧自己;而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表面上對丈夫百般順從,暗地裡卻累積對家庭的各種不滿,正蘊釀「熟年離婚」?!
透過要為父母進行臨終規劃,讓鳴海揭開了「潘朵拉盒子」,儘管父親各自的問題看似非常棘手,但先把炸彈發現並拆出,總比到問題出現時才拆彈好吧?
長者(父母)照顧一定由單身女兒負責?
生於小康之家的鳴海,家境相對富裕寬鬆,能夠在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找到自己喜歡的博物館策展工作,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同齡女性狀況的無知,要透過與同事及客人的交流,才知道自己完全不理解長者老後會有的問題,甚至更恍然一個殘酷的事實——無論家裡有多少兄弟姊妹,單身女性通常會被預設為父母的「主要照顧者」。(如果只有姊妹的話,無論長幼,單身者則被理所當然認定為主要照顧者,那是後話)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就如劇中鳴海同事埋怨,母親患有認知障礙症,失去自理能力,兄長卻像事不關己,完全不參與申請護理服務手續、與照護人員溝通、打理母媽日常生活的狀況,只會偶爾來探望一下,說著「你沒事吧」及摸臉等「不負責任的關懷」動作,令她震怒非常!現實亦有不少類似的情況,更誇張的是近日社會新聞:香港發生了長女弒母殺弟的倫常慘案——年邁母親,配上年過40有唐氏綜合症及認知障礙症的弟弟,搞得明明自己有精神病紀錄,卻因為身為長女而負上照顧者責任。
劇中無論父親或弟弟(小關裕太),都認定單身的鳴海是照顧老後雙親的唯一人選,甚至因為父親她響,決定要趁健康時做臨終規劃,竟然被弟弟連番質疑:姊姊不結婚又遊手好閒(?)不想照顧父母才勸他們做臨終規劃,她究竟有多自私(?!)明明有姊姊,為什麼要把父母交給別人或送養老院?自己已婚讓父母抱孫,已盡孝道,所以姊姊應該以照顧父母來盡孝(?!)這些質疑並非憑空捏造,而是現實中單身中女從親人口中聽過多次的埋怨,很有既視感!
選擇單身,就要有面對老後時啟動「困難模式」的覺悟
多年來隨心而行,只沉迷「追星宅」生活的鳴海,儘管年輕時有拍過拖,但仍然選擇單身最快樂的生活,不過經過姑媽孤獨死,及被那須田的分析衝擊後,她開始審視自己生活上的各種舉動,才發現自己對社會上的狀況很無知(例如不了解社會各種福利金制度,亦不清楚離婚後父母雙方能拿多少錢),更會在沒有惡意的情況下惹人不快,例如問曾經參加過人家父親喪禮的同事「你爸媽健在嗎?」
甚至以為是和平分手的前男友(滿島真之介),都沒注意到當年相處時敷衍了事、「跟你一起是浪費時間」的臉,已經深深刺痛了對方,被記恨多年後找機會反擊。雖然重遇前男友後,讓鳴海明白到家人才會原諒包容自己的無禮隨意,或者「自我中心」的言行舉止,亦體會到面對父母或自己的臨終規劃,依賴家人是「簡單模式」,而如果選擇不組織家庭,就要面對依賴外人、一言一行步步為營的「困難模式」。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只是,除了伴侶之外,還有其他意外成為家人的外人——如鳴海的弟婦(恆松祐里),從初次與弟婦見面時,無意中流露出學歷的優越感,後來相處時也不自覺地擺著大姑的架子,對弟婦如何養育侄兒指指點點。儘管她不認為自己有像姑媽一樣,刻意用說話諷刺媽媽(也是姑媽的弟婦),卻掉以輕心地「歷史重演」,為自己臨終規劃的「困難模式」增添難度!
沒有真正的事不關己,就算想一個人活著及死去,人際關係還是很重要
雖然那須田對鳴海說過「以為結婚就能夠對未來安心,那是昭和年代的想法吧?」但經過鳴海不斷梳理自己各種人際關係,還是有掙扎過「有伴侶對老後生活較好吧?」只是她最後有坦率地承認「凡事只考慮自己,自我中心是本性不能改」,明白「無人是孤島」這條人生處世大道理,覺悟到就算想「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死去」,都不能迴避不同形式的人際關係。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孤獨死又怎樣》截圖
鳴海從「認識」姑媽的孤獨死與背後真相,到理解並遊說爸爸別依賴妻女照顧,要進行臨終規劃,還有先要整理資產財務(當然說客是那須田);發現媽媽想離婚,近年沉迷的興趣(跳Hip-hop舞),以及背後多年來對家庭累積的不滿;透過整理自己的保險單,重新審視自己當年對待前男友的態度,亦引伸出如何面對當下與父母、弟弟及弟婦的關係,一步步印證「沒有真正的事不關己」。
儘管受到劇情篇幅所限,弟弟與弟婦的部份有點不明所以(看噗浪的網友整理,發現劇集刪除了很多細節),剛剛開竅的鳴海如何在「一個人生活及死去」的生活規劃打拼,還有更多空間可以描述。既然原著還在連載,劇集亦在日本頗受好評,不如開拍第二季,把原著的故事繼續呈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