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靈潮之島的海域,情緒並不是表面那層起伏的浪,而是深海下緩緩流動的暗潮。
你或許曾以為,讓你痛苦的是外在事件——他人的言語、突如其來的變故、現實的殘酷。 但《情緒之書》要告訴我們,真正左右你感受的,不是浪,而是你對浪的詮釋。
這種觀點並非空中樓閣,它根植於古老的哲學土壤——斯多葛主義。愛比克泰德曾說:「困擾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對事物的判斷。」 這句話,像是一把潛水燈,照亮我們與情緒之間那條被忽略的中介地帶:個人意義。
同一陣風,有人將它視為助力,有人卻感到阻力。 同一場雨,有人覺得浪漫,有人只想躲避。 真正的差別,不在事件,而在我們的心海地圖。
一、從浪潮到地圖:情緒的可解析性
許多人對情緒的印象,是混亂且不可控的。
悲傷像是突如其來的暴雨,焦慮像是夜裡的暗流,憤怒像是海嘯般衝擊而來。 然而,《情緒之書》揭示了一個關鍵:情緒其實有它的邏輯,甚至遵循規律。
書中用「情緒公式」的思路讓我們重新審視這些體驗:
情緒 = 個人意義 × 主觀評價
換句話說,我們的感受並不是對外在事實的直接反應,而是經過了意義的轉譯。
當這層轉譯清晰可見,情緒便不再是吞沒船隻的巨浪,而是可以預測、甚至駕馭的潮汐。

二、控制二分法:航行的羅盤
在靈潮之島的地圖上,有一個古老的羅盤——控制二分法。
它提醒我們,人生中有些事是可控的,有些事則如天氣與潮汐,無法改變。
可控的海域:
- 你的想法與判斷
- 你的選擇與行動
- 你的情緒反應
- 你的價值觀
不可控的海域:
- 他人的行為
- 外在環境變化
- 過去發生的事
- 未來的不確定性
真正的技巧,不在於硬闖不可控的水域,而是在可控範圍內穩定航行,並接受不可控的存在。
這並非消極,而是一種智慧——將精力集中在能撼動的方向上。

三、從個人到商業:情緒作為資產
很多人讀到這裡,會以為情緒管理只適用於個人生活,
但《情緒之書》提醒我們,情緒其實是社會與商業場域中的高價值資產。
在領導中,情緒自覺可以防止領導者陷入情緒化決策,並用穩定的狀態感染團隊。
在團隊管理中,理解情緒規律能化解衝突,建立心理安全感。
在品牌行銷中,情緒價值甚至比功能價值更能促成購買——因為人們購買的,不只是產品,還有與之連結的故事與意義。
換個角度看,情緒就是市場的潮水。
你讀懂它,就能順勢而為;你無視它,就可能在看不見的暗流中偏離航道。
四、靈潮之島的五道潮汐試煉
為了幫你感受這本書的力量,我們設計了五道「潮汐試煉」——
五個簡單的情境選擇,幫你快速測出你在情緒之海中的航行模式。
也許你是觀浪的分析者,也許你是迎浪的行動派,
或是等浪的迴避者,抑或呼朋引伴的情感型水手。 不論是哪一種,這只是啟程的前奏。
五、深海的十道隱藏洋流
真正的寶藏藏在深海。
那裡有十道隱藏的洋流——十個更具穿透力的情境問題, 會帶你探索情緒背後的原初信念、行動驅動力與關鍵心理模式。
解鎖這十題,你將獲得:
- 專屬解析報告:你的情緒結構圖+暗潮動力分析
- 一對一語場諮詢(20 分鐘):在線上與引導師對話
- 靈潮之島地圖上的專屬航標:為你的心海定位
六、啟程的邀請
🌌 五題潮汐試煉,只是開啟地圖的鑰匙。
深海的十道洋流,正在等你親自航行—— 因為真正能駕馭情緒的人,不是避開風浪的人,而是懂得用浪前行的人。
💠 立即開啟你的深海航程
【點我報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