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為什麼讓人更痛苦?——AI時代的自救地圖與資本主義反擊指南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我們曾經相信,科技的進步會讓人類更幸福。從網路、智慧手機到人工智慧的崛起,每一波浪潮都打著「改善生活」的名號衝進來,讓我們誤以為只要跟上趨勢,就能過上更美好的日子。

但現實很殘酷。你環顧四周,會發現:便利性提升了,快樂感卻在倒退。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焦慮變多了,房價變高了,薪資變扁了。AI 再聰明,月底還是有人吃泡麵。

科技,怎麼變成了讓多數人痛苦的根源?

一、科技進步的痛苦機制:壓縮中間階級、放大不平等

以台灣為例,平均薪資看起來是5萬8,但中位數卻只有3萬8。這代表有一半以上的人,其實過著遠低於「平均數據」的生活。而那被拉高的平均值,是由極少數的金領階層拉上去的,尤其是集中在科技業與金融業。

高科技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沒錯。但這些財富不是全民共享,而是流入了少數人手中。這些人再把錢拿去買房、炒股、投資地產,於是房價跟租金飆升,整個社會成本上升,而低薪的多數人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這不只是經濟現象,而是一種心理壓縮感:你越努力,卻感覺越無能;你越焦慮,卻越無法突破。AI、5G、區塊鏈、元宇宙一個一個冒出來,但你只覺得自己跟不上,不屬於這場遊戲。

最諷刺的是:科技是中性的,但資本主義讓它變成選擇性釋放的毒品。


raw-image

二、大腦創造的困局:痛苦不是來自現實,而是來自你相信自己無能

你不是不會用AI,也不是不懂科技。你是被困在一個思想迷宮裡面。

這個迷宮的牆上寫著:

  • 「我不會創作內容」
  • 「我不是金領」
  • 「我不是技術人」
  • 「我沒有粉絲,做什麼都沒用」


    這些聲音不是事實,是你自己大腦創造的心理困局。這正是科技讓人痛苦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它本身,而是因為人類無法處理這種快速變動下的自我比較與價值焦慮

所以你選擇停滯,假裝不想進步,實際上是怕進步後失敗。


三、反轉劇情:AI其實是給普通人開的外掛,只是你沒開起來

現在給你一個新的思路:

AI 不會取代你,它只會取代「不會用 AI 的你」。

AI 的能力不是為了金領打造,而是為了像你這樣:

  • 想寫小說但卡關
  • 想經營社群但懶
  • 想做副業但怕丟臉
  • 想變現但覺得自己沒內容

的人打造的神級外掛。

你唯一需要做的事,不是變聰明、變有錢、變厲害,而是:

學會怎麼用AI幫你放大你現在就有的那些破碎技能與微弱創意。


四、具體方法:在資本主義的規則裡駕馭AI力量

現在我們進入實作階段,也就是:如何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資本主義系統裡,反過來使用AI,幫助自己脫困甚至變現。

🔹 策略一:成為「稀有供給」

你不需要是全職作家或創作者,但你可以開始寫自己的觀點、記錄你對生活的觀察。用AI幫你改文案、整理語氣、包裝敘事,讓你說話的樣子變成「可被轉發的內容」

舉例:

  • 你跟AI對話 → AI幫你整理成內容骨架 → 發文
  • 你講出某個故事或生活片段 → AI變成短篇故事 or Instagram貼文腳本

你不是沒有內容,你只是沒有系統化表達。AI可以做到這一點。

🔹 策略二:提高內容效率,成為「一人內容工廠」

一篇文章你寫三天,AI五秒就產出五篇。你做YouTube腳本、Podcast大綱、電子報內容,全都可以交給AI先幫你起草。你只要優化語氣和想法,就能當創作總監而不是搬磚奴工。

你以為內容是靠「靈感」?不,靠「系統 + 工具」。這就是資本主義裡的高段位生存者在玩的。

raw-image

🔹 策略三:產品化,讓你賺到錢

你有內容之後,接下來是包裝:

  • PDF電子書
  • 知識型訂閱服務(Notion包、AI prompt大全、角色語錄庫)
  • 人設虛擬角色(可賣貼圖、語音包、劇情體驗)
  • 教學課程(AI如何幫助小說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這不是夢幻操作,這是現在全世界一堆小帳號、無名創作者正在做的事,只是你還沒開始。



五、結語:科技不會讓人痛苦,只有錯誤的認知會

如果你還在原地問:「AI是不是會讓我失業?科技是不是讓人生更難過?」那你已經錯過了太多次選擇站起來的機會。

科技是工具,不是救贖;AI是放大器,不是救世主。

你要怎麼用它,它就怎麼定義你。

你可以用它逃避,也可以用它改變;你可以當個抱怨科技奪走生活的人,也可以成為用科技打造自己新生活的人。

如果你願意開始,你就會發現:

你不是沒內容,你只是沒整理。你不是沒能力,你只是還沒上場。

AI 不會強迫你發光,但它願意當你手上的聚光燈。

現在,該你決定要不要打開它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菁式記錄
9會員
74內容數
我是 Emily 吳黛菁,哲學諮商師與 AI 合作師,專注於提問力、閱讀教育與情緒修復。透過品味閱讀交流會與 AI 工具,帶領學員實踐哲學思維,建立理性對話力與自我成長力。
菁式記錄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我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是老二?」「為什麼我總是得不到肯定?」 但也許,我們該問的不是「為什麼是我」,而是—「誰決定了價值的排序?我為什麼相信它?」 🔍 當我們被偏愛,我們真的比較幸運嗎? 有些人說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是家中被期待的那一個。 有讀者投書說: 我是兒子,是第二胎,是
Thumbnail
2025/08/02
我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是老二?」「為什麼我總是得不到肯定?」 但也許,我們該問的不是「為什麼是我」,而是—「誰決定了價值的排序?我為什麼相信它?」 🔍 當我們被偏愛,我們真的比較幸運嗎? 有些人說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是家中被期待的那一個。 有讀者投書說: 我是兒子,是第二胎,是
Thumbnail
2025/07/28
當我們終於可以遠距工作,卻更不知道該住在哪裡——是回家鄉、留都市,還是成為數位遊牧者?《我身安處是職場》不給你標準答案,而是帶你拆解九大關鍵點,重新思考「哪裡能讓我活得像自己?」這次的品味閱讀交流會,邀你一起來對話:如果人生是一張移動地圖,我們怎麼選擇自己的安身之所。
Thumbnail
2025/07/28
當我們終於可以遠距工作,卻更不知道該住在哪裡——是回家鄉、留都市,還是成為數位遊牧者?《我身安處是職場》不給你標準答案,而是帶你拆解九大關鍵點,重新思考「哪裡能讓我活得像自己?」這次的品味閱讀交流會,邀你一起來對話:如果人生是一張移動地圖,我們怎麼選擇自己的安身之所。
Thumbnail
2025/07/19
《情緒靈敏力》指出,情緒不是該被壓抑或控制的敵人,而是能引導我們認識內在真實的訊號。透過「覺察、抽離、依循價值行動」的四步驟,我們能在情緒來襲時保留空間,選擇不被牽著走。挫折並非失敗,而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土壤,靈敏地回應它,我們才能活出更自由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7/19
《情緒靈敏力》指出,情緒不是該被壓抑或控制的敵人,而是能引導我們認識內在真實的訊號。透過「覺察、抽離、依循價值行動」的四步驟,我們能在情緒來襲時保留空間,選擇不被牽著走。挫折並非失敗,而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土壤,靈敏地回應它,我們才能活出更自由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有被開發的個人潛能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科技越發達越趨文明的現代,貧富差距變大,人有無被開發潛能的差距也變大,這拉鋸加大的主因,都來自於那個“文明症”。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有被開發的個人潛能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科技越發達越趨文明的現代,貧富差距變大,人有無被開發潛能的差距也變大,這拉鋸加大的主因,都來自於那個“文明症”。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在《科技大歷史(上):不想超級焦慮和迷惘,就要懂科技趨勢的底層邏輯》中,我們深入探討了科技進程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了解科技的底層邏輯是降低個人焦慮的關鍵,透過回顧人類與科技的共同歷程,我們得以結合科技與人文思維,洞悉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和文明。掌握溝通和人文素養成為在AI時代保持人性的關鍵。
Thumbnail
在《科技大歷史(上):不想超級焦慮和迷惘,就要懂科技趨勢的底層邏輯》中,我們深入探討了科技進程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了解科技的底層邏輯是降低個人焦慮的關鍵,透過回顧人類與科技的共同歷程,我們得以結合科技與人文思維,洞悉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和文明。掌握溝通和人文素養成為在AI時代保持人性的關鍵。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7 人生八苦與修行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佳來自執著,比較,貪嗔癡。世事幻變無常,只有變幻才是永性,人生衝衝,不要執著比較恐懼,修習佛法,了悟無常,斷除貪瞋癡,清淨心靈!順其自然,各走各路,自得其樂。 呼應上一篇,人工智慧主導的未來,人類轉為以專家導
Thumbnail
7 人生八苦與修行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佳來自執著,比較,貪嗔癡。世事幻變無常,只有變幻才是永性,人生衝衝,不要執著比較恐懼,修習佛法,了悟無常,斷除貪瞋癡,清淨心靈!順其自然,各走各路,自得其樂。 呼應上一篇,人工智慧主導的未來,人類轉為以專家導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進程快得駭人的時代,我們有時在追趕,好像沒有跟上浪潮就會被淘汰。近年走訪不同國家與城市時,發覺科技應用程度某種程度上,展現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各式炫目新穎的視覺展現、建築與活動,科技、創新與城市的文化背景交織,豐富了一個城市的獨特性與吸睛(金)力。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進程快得駭人的時代,我們有時在追趕,好像沒有跟上浪潮就會被淘汰。近年走訪不同國家與城市時,發覺科技應用程度某種程度上,展現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各式炫目新穎的視覺展現、建築與活動,科技、創新與城市的文化背景交織,豐富了一個城市的獨特性與吸睛(金)力。
Thumbnail
★看似客觀中立的機器運算,可能在學習人類提供的資料後,再複製社會偏見與歧視,形成「自動不平等」!
Thumbnail
★看似客觀中立的機器運算,可能在學習人類提供的資料後,再複製社會偏見與歧視,形成「自動不平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