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核三公投第三場意見發表會評論:能源未來的理性抉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25年8月23日的全國性公民投票第21案,聚焦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核三)經主管機關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成為台灣能源政策的焦點。中央選舉委員會舉辦的第三場意見發表會,由正方代表黃士修與反方代表甘崇緯(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展開激烈辯論,涵蓋能源安全、核廢料處置、地質風險與經濟成本等面向。結合深度網路搜索的最新報導與數據,這場辯論不僅為公投預熱,更凸顯台灣在能源轉型中的挑戰與抉擇。

雙方論點概述

正方黃士修強調廢核後台灣供電危機,95%電力依賴火力,導致空污與電價上漲。他引用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報告,稱福島核災輻射未造成死亡或癌症增加,駁斥「核災恐懼」。黃士修主張核三耐震能力達1.384g,遠超地震標準,且成本低(每度1.5元),重啟一年可省600億元,援引美國、歐盟將核能視為綠能過渡,強調其對國家安全與經濟的必要性。他批評反核團體散布謠言,指核廢料技術已成熟,反核等同「反美賣台」。

反方甘崇緯從工程師視角切入,強調核三為40年老舊第二代反應爐,已除役,延役風險高。他列舉核三事故史(如1985年汽機洩漏火災、2001年全黑事件、2013年警報忽略),指出「浴缸曲線」顯示老化期故障率上升。甘崇緯表示備轉容量率維持6.2%以上,證明不缺電;延役需5年以上、數千億元成本,且核廢料處置無解,蘭嶼低階儲存已飽和,高階儲存場2055年才啟用,難符歐盟標準。他以烏克蘭為例,主張分散再生能源更具戰時韌性。

辯論火花四射,正方批評反方政治化,反方則強調地質風險(如恆春斷層)與科學理性。雙方皆以數據為基礎,避免過度情緒化,凸顯穩定供電與長期風險的權衡。

網路搜索與公共討論洞見

深度網路搜索顯示,核三公投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央社報導,總統賴清德8月13日重申核電重啟需「安全無虞、核廢有解、民意支持」三原則,並強調程序正當性,呼籲投不同意票。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即便公投通過,重啟需完成安全檢驗與核廢處置方案。 RFI分析,公投綁定立委罷免案,可能推高投票率,但正反意見分裂:支持者憂AI時代供電不足,反對者關注核廢與屏東在地公平。 民眾黨網站文章呼籲公投避免能源政策蹉跎,強調未來性。

環境部監測網數據顯示,2025年8月12日多地AQI良好(如基隆18),PM2.5平均15μg/m³,較2018年降三成,顯示空品改善未因廢核逆轉。 IQAir報告確認,2025年AQI標準更嚴(良好上限12.4μg/m³),但趨勢穩定。 地球公民基金會推文強調,空污防制區調整有助監管,需科學數據支撐。 公視報導,民調顯示支持重啟佔多,但綠色和平組織憂延役拖累再生能源進展。

IEA《Global Energy Review 2025》指出,2024年再生能源成長6%,太陽能與風力主導,核電增幅僅4%,預計2026年再生能源發電量超煤。 中長期展望預測2050年再生能源佔比達90%,核電約10%,呼應反方對全球趨勢的論述。

評論結語

第三場發表會深化核三重啟爭議,黃士修強調經濟與安全效益,甘崇緯則聚焦老舊風險與轉型機會。最新數據顯示,再生能源快速成長,空品改善趨勢穩健,顯示廢核未導致危機,但供電穩定性與長期風險的平衡仍需謹慎權衡。公投應成為理性對話的起點,促進科學與共識並重的能源政策,讓台灣在轉型路上兼顧穩定與永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KmanTW 的 沙發
1會員
76內容數
TKmanTW 的 沙發 不專業的生活演變
TKmanTW 的 沙發的其他內容
2025/08/14
2025年8月23日的全國性公民投票第21案,聚焦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核三)經主管機關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引發社會熱議。中央選舉委員會舉辦的第二場意見發表會,由正方代表翁曉玲(立法委員)與反方代表林子倫(台大教授)展開論辯,圍繞能源安全、環境健康、國際趨勢及經濟成本等面向展開。
2025/08/14
2025年8月23日的全國性公民投票第21案,聚焦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核三)經主管機關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引發社會熱議。中央選舉委員會舉辦的第二場意見發表會,由正方代表翁曉玲(立法委員)與反方代表林子倫(台大教授)展開論辯,圍繞能源安全、環境健康、國際趨勢及經濟成本等面向展開。
2025/08/13
2025年8月23日全國性公民投票,針對核三廠延役的正反雙方論述,以及網路上的公共討論,探討臺灣能源政策的複雜性與挑戰。正方強調能源安全及核電的穩定供電能力,反方則重視安全程序與科學驗證,並呼籲以數據為基礎做決定。網路討論涵蓋安全、經濟及環境等面向,顯示公投議題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社會共識的考驗。
Thumbnail
2025/08/13
2025年8月23日全國性公民投票,針對核三廠延役的正反雙方論述,以及網路上的公共討論,探討臺灣能源政策的複雜性與挑戰。正方強調能源安全及核電的穩定供電能力,反方則重視安全程序與科學驗證,並呼籲以數據為基礎做決定。網路討論涵蓋安全、經濟及環境等面向,顯示公投議題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社會共識的考驗。
Thumbnail
2025/08/13
在台灣政壇,民調數字往往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執政者的壓力與民眾的情緒。近期,大罷免投票結果出爐後,總統賴清德的個人聲望似乎遭遇重挫,有人用「雪崩式地下跌」來形容,也有人感慨民進黨支持者士氣低迷,仿佛「天塌下來」了。但真的如此嗎?
2025/08/13
在台灣政壇,民調數字往往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執政者的壓力與民眾的情緒。近期,大罷免投票結果出爐後,總統賴清德的個人聲望似乎遭遇重挫,有人用「雪崩式地下跌」來形容,也有人感慨民進黨支持者士氣低迷,仿佛「天塌下來」了。但真的如此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4)針對核安會專報,從近日連續有感地震對核安影響、日本含氚廢水排放監控,到新媒體公眾溝通能力,多方面通盤檢視核安會效能。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4)針對核安會專報,從近日連續有感地震對核安影響、日本含氚廢水排放監控,到新媒體公眾溝通能力,多方面通盤檢視核安會效能。
Thumbnail
本文是作者分享對台南海淡廠最有利標評選和決標的流程,以及猜測的決標日期,在國統聯盟優秀的前提之下,同時期招標的台南和新竹兩案,國統當能拿下至少一案:台南廠
Thumbnail
本文是作者分享對台南海淡廠最有利標評選和決標的流程,以及猜測的決標日期,在國統聯盟優秀的前提之下,同時期招標的台南和新竹兩案,國統當能拿下至少一案:台南廠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世界矚目的台灣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從選戰結果可以發現有:二個確定、打破三個魔咒、四個選戰趨勢。 第一個確定:三腳督沒有發生棄保民進黨賴蕭配拿下558萬(40.05%)、侯康配467萬(33,49%)、柯吳配拿到369萬(26.46%)。台灣選制總統單一席次加上相對多數勝選,容易形成二黨制,三強鼎立是
Thumbnail
世界矚目的台灣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從選戰結果可以發現有:二個確定、打破三個魔咒、四個選戰趨勢。 第一個確定:三腳督沒有發生棄保民進黨賴蕭配拿下558萬(40.05%)、侯康配467萬(33,49%)、柯吳配拿到369萬(26.46%)。台灣選制總統單一席次加上相對多數勝選,容易形成二黨制,三強鼎立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2024年總統政見的發表會,於12/20、12/22、12/26、12/28的晚上7點登場,而每位候選人都用有限的時間來向台灣的人民展現其政見和領導理念。本文將一次整理各總統候選人的政見,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4年總統政見的發表會,於12/20、12/22、12/26、12/28的晚上7點登場,而每位候選人都用有限的時間來向台灣的人民展現其政見和領導理念。本文將一次整理各總統候選人的政見,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04/03/21 如果在野黨有遠見發現命運軌道末端藏著巨大的災難,也只應戒慎恐懼的面對並提出備案。這個責任甚至比執掌政權更為沉重艱鉅,特別需要以大包容、大智慧,建構具有競爭力和說服力的替代論述,堅定不移地抗拒將台灣多元民主鎖入同質化以對抗異端的危險趨勢,才能為民主的兩黨制和台灣前途保留一線生機。
Thumbnail
2004/03/21 如果在野黨有遠見發現命運軌道末端藏著巨大的災難,也只應戒慎恐懼的面對並提出備案。這個責任甚至比執掌政權更為沉重艱鉅,特別需要以大包容、大智慧,建構具有競爭力和說服力的替代論述,堅定不移地抗拒將台灣多元民主鎖入同質化以對抗異端的危險趨勢,才能為民主的兩黨制和台灣前途保留一線生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