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とAIは告げた》:當 AI 變成法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書名:有罪、とAIは告げた

作者:中山七里

推薦度:★★★★ 4/ 5

有聲書表現:★★★ 3 / 5

購書平台:Amazon(電子書)/ Audible(有聲書)




純粹是看到AI兩字,就腦衝下單來看的小說。好奇中山七里會如何用 AI 作為引子,搭建法庭故事。


⬛AI 法官「法神」的登場

小說描寫法官案量暴增,日復一日淹沒在卷宗中,身心俱疲。日本因國際與政治壓力,被迫引進來自中國的 AI 法官「法神」。這個系統號稱能在判決中「精確再現」真人法官的倫理觀、知識、文筆與裁決邏輯,不單是模仿,而是「再現」法官的思維與風格。

故事藉由一件社會矚目的重大刑案,一名剛滿十八歲的少年,長年遭父親家暴。某日爭執中,少年朝父親連刺十五刀,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的重罪

死刑,還是無期徒刑?真人法官與 AI 法官「法神」的判斷,會殊途同歸,還是分道揚鑣?

「法神」的效果顯著,讓許多真人法官躍躍欲試。也帶來哲學上的質疑。有一段法官的獨白耐人尋味:

「はじめは自分の書いた判決文と照らし合わせて〈法神〉の再現性を確認する。次は〈法神〉の弾き出した判決文が自分の考えと一致するか試してみる。これが現時点の俺です。ここまではまだ、俺の出した結論が先にあるので自主性が保たれていると言えます。でも、判断に迷って、先に〈法神〉の判決文を読んでから自分の意思を確かめる。つまりカンニングのような真似をするようになった場合、俺の自主性は保たれていると言えるのでしょうか

「一開始,我會將自己寫的判決書與〈法神〉的內容比對,以確認它的再現性。接著,我會嘗試判斷〈法神〉算出的判決書是否與我的想法一致。這就是目前的我。到這一步為止,結論仍是我先得出的,因此可以說自主性還在。但是,若是在判斷猶豫時,先讀〈法神〉的判決書再確認自己的想法——也就是做出像作弊一樣的舉動,那麼,我的自主性還能算是保有的嗎?

這個想法真的很有趣,感覺也可以用來思考GPT的存在。當我們還沒有形成任何想法,就先閱讀 GPT給 的答案,我們的大腦早在不知不覺間被AI的敘事框架塑造,之後的判斷變得只是「修飾」而非「獨立推論」。我們以為是自主思考,實際上不過是沿著 AI 預先劃出的軌道前行,而這條軌道的方向,取決於演算法背後的資料來源與隱藏偏見。如果我們失去對起點的掌握,後續的判斷與選擇,也就很難再稱得上真正屬於自己,容易產生偏見或偏誤。


⬛資料真實性與演算法的黑箱

小說也提醒另一可能的問題:

餵養給 AI 的資料,絕對正確嗎?有沒有被刻意篩選?更新是否與時俱進?這些細節,都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左右案件的走向與罪責的輕重。

這讓我想到Harari《連結》書中的案例:

2013 年,美國威斯康辛州的 Eric Loomis 因駕車槍擊案被捕。量刑時,法官參考了名為 COMPAS 的犯罪風險評估演算法,評估他「高再犯風險」,於是判了六年徒刑,比同類案件高得多。Loomis 上訴,要求公開演算法細節,卻因涉及商業機密被拒。批評者指出,就算資料無誤,也可能被錯誤解讀;而被告,不可能反駁所有公開資訊中隱藏的偏見。

Harari在書中問過一個看似簡單卻深奧的問題:「究竟什麼叫『相關』?」

「這種做決定的方式,雖然對我們來說可能很陌生,但顯然也有些潛在的優勢。一般來說,做決定的時候能考慮到所有相關的資料點,而不只是去看一兩項比較突出的事實,通常都是好事。但究竟哪些資訊才算『相關』,還有很多爭論的空間。要核貸的時候,是誰能決定智慧型手機型號或膚色算不算相關呢?」

⬛人類與 AI 的終極審判

或許,未來,真正的審判,不是在法庭,而是在面對 AI 的那一刻,我們究竟是掌握AI的人,還是被AI牽著走的人?

我覺得中山七里在小說裡想表達的,其實與Harari以下的警告,遙相呼應,很適合拿來做這篇心得的總結:

「人類其實既是地球上最聰明、也是地球上最愚蠢的動物。我們既聰明到能夠製造出核彈與超智能演算法,也愚蠢到就一股腦兒把這些東西都製造出來,都還沒搞清楚自己能不能控制它們,說不定會反受其害。我們到底為什麼會這麼做?是不是人類本性裡有什麼特質,逼得我們走上這條自我毀滅的道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10會員
54內容數
選書時光,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這裡有: ✦ 中、英、日三語選書 ✦ 小說、散文、非小說、Audible有聲書 ✦ 精選書摘與心得 選書交給我們,閱讀交給你。 如果你也喜歡靜靜讀書、慢慢生活,歡迎追蹤我們,一起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2025/08/10
《32歳。いきなり介護がやってきた。》是一位三十多歲女性的真實告白,在父親失智、母親病逝之際,她一邊照顧、一邊學會如何面對崩潰與脆弱。這不是一本教人堅強的書,而是教我們在疲憊中承認「我需要幫忙」,也提醒我們:照顧他人前,先學會溫柔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2025/08/10
《32歳。いきなり介護がやってきた。》是一位三十多歲女性的真實告白,在父親失智、母親病逝之際,她一邊照顧、一邊學會如何面對崩潰與脆弱。這不是一本教人堅強的書,而是教我們在疲憊中承認「我需要幫忙」,也提醒我們:照顧他人前,先學會溫柔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2025/08/09
由照顧父母走入失智照護現場,單親媽媽ゆるりと以真實筆觸紀錄介護歷程,融合專業與親情掙扎,提醒我們:照顧家人,也別忘了照顧自己。一本寫給所有照護者的溫柔陪伴書。
Thumbnail
2025/08/09
由照顧父母走入失智照護現場,單親媽媽ゆるりと以真實筆觸紀錄介護歷程,融合專業與親情掙扎,提醒我們:照顧家人,也別忘了照顧自己。一本寫給所有照護者的溫柔陪伴書。
Thumbnail
2025/08/07
結合懸疑與社會關懷的小說,帶領讀者深入手語與聽障者的世界。主角荒井在聲音與無聲之間掙扎。小說藉由命案推理,揭露語言權力與邊緣處境,引發對溝通本質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5/08/07
結合懸疑與社會關懷的小說,帶領讀者深入手語與聽障者的世界。主角荒井在聲音與無聲之間掙扎。小說藉由命案推理,揭露語言權力與邊緣處境,引發對溝通本質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14天每天超過10小時共2,700餘張圖片生成大量操作,AI繪圖用於商業製作的利與弊。
Thumbnail
14天每天超過10小時共2,700餘張圖片生成大量操作,AI繪圖用於商業製作的利與弊。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法律百科 X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共同舉辦講座「當 AI 成為藝術家?——攝影、科技與法律的對話」,邀請專研智慧財產權法與科技法的黃絜老師,進行法律與攝影產業的交流。
Thumbnail
法律百科 X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共同舉辦講座「當 AI 成為藝術家?——攝影、科技與法律的對話」,邀請專研智慧財產權法與科技法的黃絜老師,進行法律與攝影產業的交流。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AI技術蓬勃發展之際,相對席捲而來的著作權爭議浮現,AI學習建構在過去存在的大量資料基礎之上,過程引用資料是否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呢?又未得授權,那是否具有合理使用的可能?而由AI產出的作品又是否具有著作權的保障?
Thumbnail
AI技術蓬勃發展之際,相對席捲而來的著作權爭議浮現,AI學習建構在過去存在的大量資料基礎之上,過程引用資料是否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呢?又未得授權,那是否具有合理使用的可能?而由AI產出的作品又是否具有著作權的保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