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家族介護のリアルストーリー :父を支えた在宅介護の現実: 在宅介護・施設介護を迷う人へ 介護者の負担を軽くするサービス活用法》
作者:ゆるりと推薦度:★★★★ 4/ 5
購書平台:Amazon (電子書)

書名:《家族介護のリアルストーリー:認知症による「徘徊」で母が消えた日 行方不明高齢者と家族の現実》
作者:ゆるりと
推薦度:★★★★ 4/ 5
購書平台:Amazon (電子書)
⬛介護書寫的多元與成熟
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愈來愈多書籍與討論開始聚焦在延緩失智、長照制度、照護者支持等議題。日本走得更早,書市相對更成熟,從第一線照顧經驗到制度分析,題材相當多元。
⬛從女兒到照護者:雙重角色的真實告白
《家族介護のリアルストーリー:認知症による「徘徊」で母が消えた日 行方不明高齢者と家族の現実》、《家族介護のリアルストーリー :父を支えた在宅介護の現実: 在宅介護・施設介護を迷う人へ 介護者の負担を軽くするサービス活用法》兩本書的作者ゆるりと,是位獨生女,也是單親媽媽,育有兩個女兒。她從照顧失智的父親開始,直到父親離世,接著母親也罹患失智。兩書為照護父與母的現場紀錄。
即便本身就是長照專業的「介護相談員」,她仍坦言:
面對父母的衰老與失能,腦中總會浮現他們健康時的模樣,那些過往的記憶反而成為情緒的重擔。專業,也無法讓人免於心痛。
⬛喘息,是對自己與家人最深的照顧
但也因為專業背景,她懂得在工作、家庭與照護之間取得平衡,適時將部分責任交給第三方機構,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不只照顧父母,也照顧好自己。

這讓我想起另一本NHK特別採訪小組出版的《我殺了我的家人:「照顧殺人」當事者的自白》。裡頭有項調查。問照護者:「是否曾想過對照護對象動手?是否曾想過一起死?」結果竟有高達 24% 的人回答「有」或「偶爾有」。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如此掙扎——多麼驚人的數字。
《我殺了我的家人》中也說,社會常對我們灌輸一種「名為家人的詛咒」:
- 「家人的事情就應該在家裡面解決」
- 「家人來照顧是理所當然的」
- 「家人一定得互相幫忙」
但我們卻忘了:「照顧重要之人的『你』,也是重要的。」
透過ゆるりと的書,藉由她過來人經驗,可以瞭解:
- 如何從日常細節察覺長輩的記憶異常?
- 如何辨識失智者的不安全行為(如徘徊)?
- 何時該轉向機構安置,而不是獨力苦撐?
⬛寫給照顧中的你:願我們都能善待自己
沒有賣弄專業,也不煽情,小插圖與專欄親切實用,貼心提醒。
這是一本為第一線照護者,及為那些「正在照顧」或「即將踏入照顧現場」的人所寫的書:
- 給那位維持家中秩序的經濟支柱,
- 給來回奔波於醫院與超市之間的中年子女,
- 也給那個始終開不了口說出「我快撐不住了」的你我。
願我們都能在老去之前,學會善待彼此,也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