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中學訓美國暑期課程後,一年在台灣的時間,還要寫論文、實習,仍然有諸多事情……這周,我的指導老師來台北指導我們,期間另一位同學問了老師,她想帶學生辦一份雜誌,帶學生訪問各行各業來做成這份雜誌,她問老師進行的方式,老師看著她,微笑著說:這個訪問跟雜誌是你的需要,還是青少年的需要? 同學一時語塞,表示因為她自己覺得很有興趣也覺得可以幫助青少年所以決定做這件事,老師再次微笑問她:好,那麼這件事是誰的需要?同學一時語塞,過了一下,她也很坦誠的說,但是如果我都沒有興趣的主題,我要怎麼陪著青少年做呢?老師說:噢~的確,但是這正是當蒙特梭利老師困難的地方,研究的主題必須是基於青少年們的需要,而不是成人的! 頓時,大家都一片安靜,另一位問:但是很多青少年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啊? 老師開始說,你可以觀察、發問、討論……然後跟大家一起寫出來,首先,會有青少年的個人需要,都可以寫,然後分類,最後,討論其中什麼是整個社群需要的(社群白話來說,指的是這些讀同一學校同一班級的每個人)這是個練習的過程,然後選出幾個主題跟分組開始進行…… 原則是,是根據青少年社群的需要! 在場有人說了,這……青少年常常離題…… 老師說:這是過程,每一次都是在練習,還有研究的過程會因為青少年的討論跟研究有可能轉變方向,要給他們彈性,不是只能照計畫…… 頓時大家的表情…… 老師說,是的,真的很難,當蒙特梭利中學老師真的很難……
這讓我想起在美國受訓時,跟另一位已經是奈及利亞蒙特梭利學校的校長同學聊天時,我說學生研究的過程在台灣都是老師研究好,讓學生跟著寫學習單啊~她說,不是,蒙特梭利中學是,這個研究本身就是學生自己走、自己生出屬於他們的學習單或研究!這周再次被提醒!
讓青少年練習好好說出個人需求,但更一步討論整個群體的需求……這是一個從個人到小社會的思考過程,正在幫助青少年成為未來社會的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