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在特殊教育行業工作,看到很多疑似發育遲緩,疑似學習困難或過動自閉的孩子
當爸媽來求助的時候,有的很直接會發現是教育問題,當然有的是生理問題
教育行業不能處理生理問題,所以需要轉介給醫生,關於教學問題,想分享幾個例子一個三歲坐不直的孩子
看到這孩子第一眼的時候我嚇到,怎麼有個身材這麼大的寶寶,詳細了解後,因為小的時候孩子在家摔倒撞到頭,保母被爸媽責怪,之後總是把孩子背在身上,出門都用推車,小孩錯失了該發展運動的時機,所以才會還像是個寶寶。
還有個兩歲半沒有語言的孩子,被診斷自閉
和孩子互動後覺得孩子很正常,只是不說話,了解之後發現平常家人都幫孩子做好所有事,時間到給飯餵水,哭兩聲立刻被滿足,手抬起來就立刻幫他拿東西,所以這孩子根本不需要說話。家人給到很好的照顧,但也少了練習語言的機會。
自己當媽後,我非常在乎和孩子的互動,互動是雙向的,我給他內容,他也需要反饋,雖然寶寶小的時候反饋是很少,很沒成就感,但認真觀察還是有的
為什麼繪本分享要講這麼長的前言呢?因為持續做這件事讓我看到孩子的語言發展跟家長的輸入有極大的關係
1.有講都比沒講好:有講故事給寶寶就等於有給寶寶語言的刺激,給他吸收新東西的管道,對寶寶來說都是好的
2.持之以恆的講:之前提過,寶寶小時候講故事超級沒有成就感,就是對牛彈琴,但堅持下去總會有點成效
3.怎麼講?:很多爸媽都會拿著書然後想說怎麼講?有的童書根本沒有字,有的字超多。每個寶寶對於能吸收的長短又不同,該怎麼拿捏?
4.書怎麼選?:市面上的書百百種,哪種適合?多大孩子可以自己看?要順便教英文嗎?
我的寶寶目前還沒滿兩歲,句子長度可以超過十個字,這不是炫耀,只是想說選對書籍和用對方式陪讀,寶寶可能都能達到這樣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