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泛自閉症的學生/孩子,我們可以怎麼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每隻色鉛筆都要擺整齊,對著特定的物件有著執著例如火車或者小汽車,吃東西挑食只吃特定的食物,對聲音特別的敏感而導致情緒起伏非常大,這些都好像是我們能在自閉症孩子身上所聽聞到的故事與細節。


我們可以常常發現這些有著泛自閉症診斷的孩子有些常見的議題,例如缺乏了同理心、難以溝通、相當的頑固、無來由的情緒、人際問題等。


而這些現象都是我們需要去理解自閉症孩子所會有的特質,而面對這群大家口中「星星的孩子」,我們可以給予什麼樣的協助與策略呢?


經由國外學者所提出的發現是泛自閉症的孩子似乎有著在「鏡象神經元」上的缺陷,所謂「鏡像神經元」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行為、意圖和情緒;它讓我們能夠模仿學習他人的動作;它促進了通過肢體動作和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它還賦予我們同理心,使我們能夠感同身受。


然而在當今世代,我們也無法排除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但至少能讓我們知道泛自閉症的孩子在同理心上有著不足,而我們是否能藉由他其他的能力來補足他所不足的地方。


我們首先可以藉由泛自閉症孩子們對於記憶以及邏輯能力上的優勢來協助他們來做同理心的反應。


在高功能自閉症的孩子在邏輯與記憶上的優勢,我們可以讓他們學習在什麼樣的情境、表情之下,可以如何做反應。


讓他們藉由理解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可以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經由練習後甚至確認孩子是否知道是很重要的步驟。而當然也是在一個拆解的大原則下來一步一步的陪同孩子針對不同的情境學習如何做反應,甚至是養成了習慣、記憶,而將這個反應能記起來。


自閉症孩子經常做事會倚靠自己的邏輯思考,所以我們需要知道「孩子在想什麼」。


自閉症孩子的不願意聽話、配合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故事呢?


例如自閉症孩子在學校不願意分享東西給同學,是因為什麼原因?

經由了解,有可能是因為我的東西看起來比較新,而同學要交換的東西看起來比較舊,感覺不公平。

但對於一般的師長會認為「你太自私了,怎麼只想到自己」,一般的孩子聽到或許會把手裡的東西鬆開手,懂得「禮讓」,但對自閉症的孩子可不是這麼一回事,你需要從他們「在想什麼」而去協助孩子練習思考及鬆動自己的想法。


例如今天如果想要大家一起玩,那可以如何做,該做什麼才好,陪伴這些星星的孩子,你需要的是陪伴他整理他會有的擔心以及想法,而在陪伴他的同時,事實上你也正在教導他,在這樣的情境下你可以學習如何與其他人共用東西這件事。


泛自閉症孩子的固著可以從他「背後的原因」來介入。


固著、固執是泛自閉症經常有的表現,例如孩子「一定要...才可以...」。


而孩子背後的原因其實都不太相同,「耐心的去理解」會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一個孩子很堅持的要把每隻彩色鉛筆排好,我問了他為什麼要排這樣呢?


孩子告訴我因為這是彩虹。而彩虹的顏色跟著一定的順序,我才發現在這個孩子的生活當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彩虹,他很幸福的活在一個彩虹的世界。


但我也必須教會這個孩子,彩虹不會無時無刻的出現,有的時候顏色會有不規則、沒定律的出現,而他需要學習的卻是面對這種不符合自己預期的情況時,所需要擁有的「彈性」,如何去忍耐、安穩「沒有彩虹出現的不安」。


製造情境會是我們需要做的,因為這個情境能讓我們有機會去調整孩子固著的可能性。


覺察自己的需求,然後就會是進行行為塑造(Shaping),我們可以再加入行為規範、增強、削弱這些技術進來。


同時我們也需要討論出替代的因應方式,讓孩子知道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會只有一個。


例如當孩子有不能因應以及不能立刻馬上請求老師協助的時候,是否有替代方案,例如先找同學幫忙、其他老師、自己找工具等。


漸進式的策略會是非常有效的,一步一步的陪孩子進行練習,而去鬆動自己的固著。

漸進式的方式允許了孩子更願意溝通、妥協甚至改變。


在學校經常可以發現泛自閉症的孩子往往也伴隨著情緒障礙的現象。


情緒的認識對於有些大人是困難的,而小孩更是除了原生情緒(Primary Emotion)外,很難理解其他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


泛自閉症的孩子更有可能因為對於情緒的不理解與不認識而感到不舒服,而有了非常大的情緒反應。他們經常因為自己的固著以及情境的不適(聲音很大聲,溫度太高感受到很熱,聽到有人憤怒大聲地斥責),而有著非常大的不安與焦慮。


那麼我們就會需要和孩子討論我們要怎麼來處理自己的焦慮與不安,學會轉移注意力嗎?

還是有沒有可以讓自己不會過度焦慮的情形?例如聲音過大,那麼耳塞是否可協助,還是將孩子帶到可以隔絕音量過大的空間讓他能冷靜下來。

若是溫度太高太熱是否有冰袋或是其他的解決策略,大聲斥責及憤怒的聲音是否能用其他方式表達?


對於焦慮的泛自閉症孩子,我們也能藉由預告來讓孩子們能適應焦慮,甚至練習讓自己緩解焦慮的方式。


而這些不是溺愛,而是更多的體諒與等待,因為終將一天他可以學會。


面對這些泛自閉症的孩子,我們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及體力來教導他們。


我曾經為了學校的特教生家長舉辦了一場家長團體,在家長團體中充滿的盡是挫折以及辛苦累積而成的聲音,對學校的老師來說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是當中可能並非專業,而是從小帶著孩子一路看醫生看到大的家長們呢?


有的時候我看見了家長們的挫折,同時我也看見了孩子們的挫折。


這讓我想到了孩子剛誕生下來,我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但我非常想帶著你來認識這個世界,認識我,並知道我愛你。


孩子不是故意的,大人也不是故意的。


只是大人與小孩真的不懂也不會,依循著經驗去學習和練習。


想邀請每一個人都能從過程當中看見孩子也有表現好的那一面,而不是當大家都告訴你,你的孩子有多糟的時候,連你也加入了那個謾罵的行列。


我曾經在家長諮詢時告訴了一位極其受挫的家長:「你才是最了解孩子的那個人,請不要放棄他。」


我們不以結果來評價孩子是否進步,而是能在過程中的進步就給予孩子讚賞,不要讓孩子掉入了自我否定的深淵中。


這裡是裕禾診療室,歡迎你與我聊聊你的心裡事。


avatar-img
42會員
32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與你分享生命中點點的心理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裕禾診療室 的其他內容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電影或影集中常以「天才但很怪咖」的方式來呈現自閉症的樣貌,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更多平凡而不容易得到更多關注的孩子,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是自閉症/亞斯吧。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自閉症孩子爸爸分享心路歷程,提到自閉症的病因、症狀及困難,以及父母所面臨的挑戰,並提及早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針對疑似或剛被診斷出ASD孩子的家庭,介紹了自閉症的特徵、照顧者的需要以及多種療法介入方式。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本文提供給自閉光譜障礙症特質兒童家長的對策建議,包括排除醫學問題、保持耐心、逐步嘗試、注意食物的質地、提供選擇及控制、注意給予獎勵以及諮詢專業人員的建議等。
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什麼事? 自閉症者對事物安排的執著。 認識崩潰和鬧脾氣的不同。 如何因應崩潰和鬧脾氣。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今天是第一次嘗試和計畫內的其他老師們一起評估小朋友,對我來說是蠻新奇的經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電影或影集中常以「天才但很怪咖」的方式來呈現自閉症的樣貌,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更多平凡而不容易得到更多關注的孩子,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是自閉症/亞斯吧。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自閉症孩子爸爸分享心路歷程,提到自閉症的病因、症狀及困難,以及父母所面臨的挑戰,並提及早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針對疑似或剛被診斷出ASD孩子的家庭,介紹了自閉症的特徵、照顧者的需要以及多種療法介入方式。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本文提供給自閉光譜障礙症特質兒童家長的對策建議,包括排除醫學問題、保持耐心、逐步嘗試、注意食物的質地、提供選擇及控制、注意給予獎勵以及諮詢專業人員的建議等。
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什麼事? 自閉症者對事物安排的執著。 認識崩潰和鬧脾氣的不同。 如何因應崩潰和鬧脾氣。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今天是第一次嘗試和計畫內的其他老師們一起評估小朋友,對我來說是蠻新奇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