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日記D42 『返祖』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親愛的,你好嗎?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返祖現象」。

這幾天重新翻起倪匡的科幻小說〈再來一次〉。

故事裡的蒙博士嘗試讓年邁的生命「再來一次」,以重啟基因的方式讓人回到原始狀態。

但實驗的結果卻讓受試者變成巨大而異形的胚胎、甚至出現類似三葉蟲的生物。

這場對返祖現象的操弄,最終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現象。

例如有些金魚,會長出野生鯉魚才有的背鰭;人類偶爾也會出現如多乳頭、尾骨突出、身體細毛過多等現象,都是基因記憶的一種「返祖」。

這些案例也帶來了我們今天的兩層啟發:

第一層啟發:返祖現象提醒我們,真正的風險,不是進步太慢,而是徹底抹去了回頭的可能。

返祖現象本質上是一種生物的備份機制:

某些基因雖不再被啟動,卻仍潛伏在我們的 DNA 中。

它們可能在環境劇變時成為生存優勢,也可能讓我們看見過去的痕跡仍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延續。

那麼,如果我們為了效率、表現與控制,刻意透過基因編輯、品種純化、文化革新將這些「舊有機制」刪除乾淨呢?

我們會不會在未來某一天,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可以回頭的路?

現代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曾提供過一個想法:

「基因與文化的演化都不是單向淘汰,而是多路備援。」

大自然從不只走一條最短路,而是同時留下多條「備案」,等待未來的機會與風險。

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

在這個資訊透明、技術快速更迭的時代,我們是否太急於刪除那些看似落伍的語言、技術、知識與制度?

當我們連「錯的」、「老的」、「不符合潮流的」也一起剪去,是否也將最終的容錯機制一併移除?

也許返祖現象要提醒我們的,不只是基因的韌性,

而是這個世界原本就不完美,

真正的系統不是毫無冗餘,而是有機地**「保留一點可以重來的空間」**。

第二層啟發:返祖現象也提醒我們,除了基因,我們能留下什麼給下一代?

我們的個性、價值觀、人生成就,往往不只是個體的選擇,

其中也含藏著世代傳遞的影子。

你身上的幽默感、頑強的意志、某些說不清的習慣與信念,

很可能來自你未曾謀面的祖輩——而這種返祖,也是一種生命的延續。

那麼,換個方向思考——

除了基因,我們可以留給後代什麼?

語言、故事、信念、愛的方式、面對困境仍選擇堅持的勇氣,

這些也許不是 DNA 裡的資料,但卻是另一種精神層面的「遺傳」。

如《基因編輯大革命:CRISPR如何改寫基因密碼、掌控演化、影響生命的未來》中所寫:

「基因帶來形體,文化形塑人心。」

我們不只是遺傳下去的生物,更是傳承下去的精神。

返祖,不只是回頭,而是傳遞。

當我們回望來時路,是否也在思考要將什麼繼續帶往前方?

你呢?

你是否曾察覺自己身上,藏著祖先留下的特質或影子?

你又希望,為未來的孩子留下怎樣的痕跡與禮物?

期待聽聽你的分享。祝願你有個寧靜、豐盛的一天。

——企鵝不捨小書房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企鵝不捨的沙龍
3會員
99內容數
歡迎來到 企鵝不捨小書房 的線上角落。這裡不僅是一家實體書店,更是一個靜靜等待你駐足的思想棲地。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遇上難題——是否該冒險?該妥協嗎?要堅持理想,還是先顧眼前?在這樣的時刻,希望這些文字能成為你的燈塔。
企鵝不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以「經驗與知識」為啟發,指出知易行難的普遍現象。引用皮亞傑觀點,強調知識非灌輸,而是被建構出來,需經歷「撞牆」與「痛感」方能催熟。知識是別人給的地圖,經驗才是自己走過的路。其次,引用杜威所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學習非紙上談兵,而是不斷試錯、調整,最終內化。真正的智慧源於親身經歷。
Thumbnail
2025/08/15
以「經驗與知識」為啟發,指出知易行難的普遍現象。引用皮亞傑觀點,強調知識非灌輸,而是被建構出來,需經歷「撞牆」與「痛感」方能催熟。知識是別人給的地圖,經驗才是自己走過的路。其次,引用杜威所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學習非紙上談兵,而是不斷試錯、調整,最終內化。真正的智慧源於親身經歷。
Thumbnail
2025/08/14
以「物流」為關鍵詞,指出其全球產值巨大,並強調世界運轉核心在於「運到哪裡」。啟發一:物流難處不在距離,而在能否標準化。「最後一哩路」因牽涉人性,技術難駕馭,卻是創新源頭。啟發二:AI不應被視為取代物流人員,而是重塑工作定義。
Thumbnail
2025/08/14
以「物流」為關鍵詞,指出其全球產值巨大,並強調世界運轉核心在於「運到哪裡」。啟發一:物流難處不在距離,而在能否標準化。「最後一哩路」因牽涉人性,技術難駕馭,卻是創新源頭。啟發二:AI不應被視為取代物流人員,而是重塑工作定義。
Thumbnail
2025/08/13
以台北南港新百貨與塞車現象為引,探討城市發展及解決問題的兩種思維。引用珍·雅各觀點:一是「加強交通運輸」,二是「改變城市結構」發展多核心生活圈。啟發一:若僅在問題本身找解法,可能陷入「內卷」,治標不治本。啟發二:真正有效的改變在於「問題外部」重新設計結構,跳脫框架,重設路線,反而更有出路。
Thumbnail
2025/08/13
以台北南港新百貨與塞車現象為引,探討城市發展及解決問題的兩種思維。引用珍·雅各觀點:一是「加強交通運輸」,二是「改變城市結構」發展多核心生活圈。啟發一:若僅在問題本身找解法,可能陷入「內卷」,治標不治本。啟發二:真正有效的改變在於「問題外部」重新設計結構,跳脫框架,重設路線,反而更有出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