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費不是說說而已!》你一定要懂的「勞動事件法第 38 條」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加班費不是說說而已!》你一定要懂的「勞動事件法第 38 條」

你知道嗎?在台灣,只要出勤紀錄上有打卡、簽到或簽退紀錄,法律很容易就直接推定那些時間都是工作時間!

這就是《勞動事件法》第 38 條的核心精神——工時推定原則。

換句話說,即便員工「延長留在公司的時間卻未必在工作」,只要出勤紀錄顯示超時,雇主就有給付加班費的責任,除非雇主能提出有效反證證明員工並非提供勞務。

💡 雇主該怎麼做才能合法管理加班?


1️⃣ 建立並確實運作「加班申請制度」:

確保加班前員工必須申請、直屬主管必須核准,制度不能只是掛在牆上的規範。

2️⃣ 履行「即時更正義務」:

若發現員工的出勤紀錄異常,必須在發薪前與員工確認並修正,明確區分「延長工作時間」或「個人因素滯留公司」。

3️⃣ 利用電子系統管理超時紀錄:

系統可自動提示員工確認異常工時,並引導補行加班申請程序。

📌 延伸:員工離開辦公室後的工時如何認定?

依據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1項規定:如雇主有使勞工每日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者,或每週工作超過40小時者,應依法給付加班費。

若員工在公司外仍在執行職務(例如:回覆工作訊息、處理緊急報告等),並且出勤紀錄或相關證據能顯示其工作情況,同樣推定為工作時間。

如果雇主在下班時間透過通訊方式指示勞工執行公務,則應依法給付加班費。 

但若員工下班後回覆訊息或接電話,只是單純的資訊分享,不需要立即處理,則不屬於加班。 

企業若想區分私人時間與工作時間,則需要明確規範,例如:要求員工標註遠端工作的起訖時間,並建立核准流程,避免將加班責任轉嫁給勞工,維護勞資雙方合理的契約關係。 

而勞工也應主動記錄工作起訖時間,並留存相關通訊、文件等紀錄,作為請求加班費的佐證,並尋求專業協。 

✅ 小結:勞資雙方都應了解「工時推定原則」,企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不僅合法合規,也能避免加班費爭議,更能維護良好的勞資關係。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suting Lin的沙龍
29會員
694內容數
Tsuting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我們常常太忙著模仿別人,卻忘了自己本來就有一種存在的方式。我們不必急著成為多功能的存在,也不需羨慕別人的容量與速度。接下來的14天,我們一起用生活中最日常的器物作比喻,緩緩談論自我價值、承擔與成長的選擇。願所有正在努力成為「更適合自己樣子」的你,能好好接住原本那個珍貴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19
我們常常太忙著模仿別人,卻忘了自己本來就有一種存在的方式。我們不必急著成為多功能的存在,也不需羨慕別人的容量與速度。接下來的14天,我們一起用生活中最日常的器物作比喻,緩緩談論自我價值、承擔與成長的選擇。願所有正在努力成為「更適合自己樣子」的你,能好好接住原本那個珍貴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18
人生,不該只是「撐著過」。這是一個關於學會放下、重新生活的故事。他是長子,是努力過活的代表,也是你我身邊那個「總是撐住」的人。從高壓職場到非營利組織,從扛起全家的責任到學會說「我累了」,這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故事,而是所有在生活裡努力過頭的你,最終願意放下焦慮、擁抱平凡、學會好好呼吸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8/18
人生,不該只是「撐著過」。這是一個關於學會放下、重新生活的故事。他是長子,是努力過活的代表,也是你我身邊那個「總是撐住」的人。從高壓職場到非營利組織,從扛起全家的責任到學會說「我累了」,這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故事,而是所有在生活裡努力過頭的你,最終願意放下焦慮、擁抱平凡、學會好好呼吸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8/18
在忙碌與內耗之間,我們常常迷失方向:職業是否符合天命任務?人生的下一步該往哪裡? 這篇文章列出三個深度自我提問,並提供實用思考方向,幫助你看清靈魂藍圖,找到真正想走的人生道路。 放下低頻的內耗,從今天開始,踏出屬於自己的天命舞台第一步。
Thumbnail
2025/08/18
在忙碌與內耗之間,我們常常迷失方向:職業是否符合天命任務?人生的下一步該往哪裡? 這篇文章列出三個深度自我提問,並提供實用思考方向,幫助你看清靈魂藍圖,找到真正想走的人生道路。 放下低頻的內耗,從今天開始,踏出屬於自己的天命舞台第一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部分工時人員未必就是屬於定期契約! 按《勞基法第 9 條》 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 並未將部分工時排除在外喔。 勞動部 111 年 3 月 14 日勞動條 1 字第 1110140177 號函修正
Thumbnail
部分工時人員未必就是屬於定期契約! 按《勞基法第 9 條》 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 並未將部分工時排除在外喔。 勞動部 111 年 3 月 14 日勞動條 1 字第 1110140177 號函修正
Thumbnail
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 「勞工因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者,工資照給,其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勞工因勞資爭議,告雇主了要給公假? 不是的。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01月13日(85)台勞動二字第100419號函: 「有關勞工與雇主因勞資爭議事件出席主管機關加開之協調或調解會議或經法院之傳喚
Thumbnail
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 「勞工因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者,工資照給,其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勞工因勞資爭議,告雇主了要給公假? 不是的。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01月13日(85)台勞動二字第100419號函: 「有關勞工與雇主因勞資爭議事件出席主管機關加開之協調或調解會議或經法院之傳喚
Thumbnail
請假是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因此雇主無法否準合法行使請假權利。然而,若公司確實有制定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則勞工於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若無正當理由拒絕依規定請假,仍可能視為「未請假」而構成「曠職」喔。
Thumbnail
請假是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因此雇主無法否準合法行使請假權利。然而,若公司確實有制定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則勞工於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若無正當理由拒絕依規定請假,仍可能視為「未請假」而構成「曠職」喔。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統包加班費可以,原則如下: 雇主與勞工因確定延長工作時數有困難,或為便利計算薪酬,就應給付勞工含加班費在內之工資,雖非不得採取一定額度給付。 但仍須可區分何者為平日工資,何者為加班費,以判斷延長工時工資之給與,是否合於法律規定之標準。 如其給付優於勞基法第24條、第39條規定,固得拘束勞雇雙方
Thumbnail
統包加班費可以,原則如下: 雇主與勞工因確定延長工作時數有困難,或為便利計算薪酬,就應給付勞工含加班費在內之工資,雖非不得採取一定額度給付。 但仍須可區分何者為平日工資,何者為加班費,以判斷延長工時工資之給與,是否合於法律規定之標準。 如其給付優於勞基法第24條、第39條規定,固得拘束勞雇雙方
Thumbnail
時至今日,依然時常聽聞「負時數」的問題,真的是深感荒謬。所謂「負時數」是指勞工未達每月固定的工作時間,就需要無償加班、扣假...等方式補足時數的制度,不過這些制度很明顯屬於違法;其實民法第487條已對「受領勞務遲延」作出明確規範:「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者,受僱人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仍得請求報酬。」
Thumbnail
時至今日,依然時常聽聞「負時數」的問題,真的是深感荒謬。所謂「負時數」是指勞工未達每月固定的工作時間,就需要無償加班、扣假...等方式補足時數的制度,不過這些制度很明顯屬於違法;其實民法第487條已對「受領勞務遲延」作出明確規範:「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者,受僱人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仍得請求報酬。」
Thumbnail
我國勞工之離線權雖然尚未立法明文保障,但從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行政指導與司法實務來看,企業於立法「前」仍負有一定之法律風險,不可不慎。
Thumbnail
我國勞工之離線權雖然尚未立法明文保障,但從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行政指導與司法實務來看,企業於立法「前」仍負有一定之法律風險,不可不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