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習勞動法-「請假」屬於勞工法定權利,雇主不能拒絕合法的權利行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勞動法本質上是一種「課雇主義務」的法律、是針對雇主的規範,因此勞動法基本上並「不會賦予勞工權利」(可參閱:從零開始學習勞動法-勞動法的性質與目的);但仔細翻閱勞動法後,也可以發現一些少數特例,如:「請假」即是由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從法律面來看,其實雇主僅能制定請假程序、要求勞工出示必要的請假證明(證明請假事由為真),若勞工確實已經履行相關請假程序與義務,雇主並沒有准駁勞工請假的權利

一、請假是勞工權利,給假是雇主義務

勞工請假權利出自於勞動基準法第43條,如下:

  • 勞動基準法第43條:

「勞工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資給付之最低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從上開條文,可明顯地知悉請假的發動權在於勞工(勞工得請假,意即勞工可以選擇請假),又相關請假的法律規範(即勞工請假規則)也並未賦予雇主准駁權,因此可以當然得出「請假為勞工權利」,且雇主不能拒絕勞工依法行使權利的結果。

誠然,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有以下規範:

「勞工請假時,應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但遇有急病或緊急事故,得委託他人代辦請假手續。辦理請假手續時,雇主得要求勞工提出有關證明文件。」

但仔細查看本條文的法律文字,其實也僅僅是賦予雇主要求請假證明的權利,而非賦予雇主准駁請假的權利,因此雇主能否以勞工沒有提供請假證明,而否准勞工請假呢,以下判決有明確地說明:

  • 臺灣高等法院 臺南分院 95 年度勞上易字第 18 號民事判決:

是勞工依法得請求雇主給予病假,一旦事前以口頭或書面對雇主表示請假之理由及日數,即行使其法定請假權利雇主並無准駁之權限,亦不得以工作規則附加核准病假之條件,否則該工作規則即屬違反上開強制給假之規定而無效。至雇主得要求勞工提出證明文件,僅在確認勞工之請假事由是否正當,非謂勞工未提出證明文件前,雇主得拒絕給假。」

二、雇主沒有請假准駁權,但仍可制定請假程序以為管理

想必看到上面「雇主沒有請假准駁權」的說明,許多雇主會氣的跳腳表示:

「不能拒絕勞工請假,豈不是勞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要回答這個質疑前,我們可以先看看以下勞動基準法的規範:

  • 勞動基準法第70條第6款:

「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應依其事業性質,就左列事項訂立工作規則,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並公開揭示之:六、考勤、請假、獎懲及升遷。」

  •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2款

勞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二、工作開始與終止之時間、休息時間、休假、例假、休息日、請假及輪班制之換班。」

勞基法確實賦予勞工的請假權利,因此雇主對於勞工合理的請假請求,並無直接拒絕、否准的權利;然而,勞基法同時也賦予雇主制定「工作規則」以進行管理的權利,且從上開法規範中,也能明確看到工作規則與勞動契約可以規定「請假(程序)」,既雇主可以制定相關程序,勞工基於勞動契約的從屬特性,自然需要配合雇主合法、合理的程序,有以下判決可證明:

  •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99 年勞上易字第 42 號民事判決:

「再既然雇主得要求勞工提出有關證明文件,則被上訴人公司所訂工作規則規定請病假應提出證明文件,亦非無據。而勞工請假規則亦規定勞工請假,應事先請假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足見勞工欲請假,仍須依相關規定辦理並非可以恣意而為。」

  • 最高法院 97 年台上字第 13 號民事判決

「勞工於有事故,必須親自處理之正當理由時,固得請假,然法律既同時課以勞工應依法定程序辦理請假手續之義務。則勞工倘未依該程序辦理請假手續,縱有請假之正當理由,仍應認構成曠職」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簡單的概念:

當公司有制定合理、合法的請假程序,勞工請假自然應依規定辦理、完成相關程序,如果勞工未依規定完備請假程序,可以認定勞工仍處於「未請假」狀態,若勞工無故未依約到班,仍可以認定屬於曠職(還是需要確認沒有完成請假的原因

反過來說,公司若沒有明確、可執行的請假制度與程序,那麼自然回歸勞工請假規則的規範辦理,而請假規則只有「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的限制,若勞工完成上述程序,便屬於請假完成、雇主應給假,只能在事後要求請假證明,以查證請假事由與事實是否相符。

所以重點在於,公司有沒有完整、合理的請假制度,如果沒有相關制度,自然很難拘束勞工,當雇主棄置自己的管理權利就不要抱怨勞工濫用權利

三、補假程序與查驗請假證明的必要性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雖然請假「理論上」應該事前提出,但事實上會請假大多是針對臨時、突然發生的事故居多,因此公司當然應該准許勞工臨時提出請假申請,並建立「事後補假」程序,要求勞工於指定期限內,完備請假程序與相關請假證明文,而勞工自然也需要依規定辦理相關補請假程序。

  • 勞動部104 年 05 月 04 日勞動條 3字第 1040130742 號函:

「勞工請假時,若以通訊軟體(如:Line)告知雇主請假理由及日數,事後仍應依工作規則之規定或勞動契約之約定辦理請假手續。」

勞工尚未完成請假程序前,仍應維持「未完成請假,就不算請假」的原則,既然勞工「未請假」,則該日自然屬於「未出勤」而無法請求工資;公司在同仁完成請假程序前,就同意勞工請假申請與發給薪資,則事後不能再變更該決定,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阿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0)台勞動二字第30260號函:

「勞工於請病假時,如未檢附醫療證明,雇主仍予准假並發給工資,則事後不得改以其他假處理。」

針對因緊急事件臨時請假、需要事後補假的狀況,建議應於工作規則中明文,至遲應於薪資結算前N日完成補假程序,以確保有充分時間可彙整勞工差勤狀況,並計算勞工薪資;當公司已建構完整、明確且可執行的程序,但勞工卻無正當理由、逾期未完成補假程序,事後雇主便可以拒絕接受勞工的補假申請,請假當日可視為曠職。

  • 是否為「無正當理由」曠職,可以作為勞基法懲戒解僱的依據,仍需個案認定

此外,若因為勞工延遲請、補假程序,而導致雇主薪資計算程序延宕、無法於約定發薪日完整發給勞工當月完整薪資(例如:5日發薪,勞工當日完成補假程序),此時應可認屬不可歸責雇主事由,尚不至於直接違反勞基法第22條第2項「工資全額給付」的規範,畢竟民法對此有免責規範;但為避免爭議產生,仍請與勞工清楚地說明、約定「請假當日」薪資將延後至次一個發薪日發給,延遲發給不至於違法的法依據:

  • 民法第230條:

「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導致遲延給付者,債務人不負遲延責任。」

附帶提醒,若勞工已完成請假程序,但事後被發現請假事由與事實不符,此時依然不能片面變更取消勞工的請假更不能直接以曠職論處,但公司仍然可以在工作規則、勞動契約中明文規範,如以下函釋說明: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7)台勞動二字第057926號函:

「二、勞工依勞工請假規則請事、病假並經事業單位核准,請假期間未出勤與『曠職』有別,惟勞工請事、病假後自行出國,如請假事由與事實不符,事業單位可否據以處罰,需視其是否違反工作規則或勞動契約有關規定而定。」

四、小節

覺得文章、推論太長,字太多、懶得看、只想知道結論:

  1. 勞工依法享有請假的權利,雇主不能拒絕勞工合法行使請假權利
  2. 雇主應制訂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勞工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請假
  3. 公司不能否准勞工請假,但勞工未依規定請假,就不算「依法行使請假權利」(前提是
  4. 勞工未依規定請假,雇主應釐清勞工未依規請假的原因(能為而不為,可視為曠職
  5. 公司不能推翻已核定的請假,也不能要求返還已核定請假期間的薪資
  6. 補假完成前,視同未請假(出勤記錄部分,應另外進行註記)
  7. 若因補假程序延宕,導致請假期間薪資無法核實計算,仍應與勞工約定補發薪資的方式與日期
avatar-img
73會員
62內容數
勞動法其實是相對平易近人的法律,沒有太多艱澀的文字。我個人深信只要花點時間累積與學習,其實一般民眾(不管你是勞工、雇主或人資)都能妥善地處理多數狀況。勞資爭議的發生確實難以避免,但只要事前將相關概念了解清楚、處理時妥適援引法律規範進行風險管理,事後大多能將爭議較完整地處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勞資手札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針對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以及通勤事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進行探討,希望讀者能夠更簡單瞭解職業災害的判斷準則。
相信你各位應該大多聽聞以下說法「勞基法很複雜,搞慘老闆」,但其實整部勞動基準法僅僅只有86條而已,所以勞基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畢竟,將86條中比較不常使用的除童工、女工、技術生、監督與檢查、罰則扣除以後,剩下的條文也沒多少條,但為甚麼許多人資還是搞不定勞動法呢?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我們小公司採用人性化管理,請假不扣薪、採用彈性工作時間、上下班也不用打卡,員工都很開心、沒有意見,為甚麼勞動局要罰我?搞得我們現在強制員工上下班時間、要求打卡,真很擾民!!」-這說法並不少見,不過會有此說法、想法的雇主,顯然對於「出勤紀錄」從根本上就有了錯誤的認識。  一、有關出勤紀錄的法規範依
勞動基準法並不是唯一處理勞資關係的法規範,勞資關係的權利義務透過不同的法規交織而成。針對行政、司法機關如何看試用期,進行介紹。此外,文章還提及約定試用期的目的、試用期是否影響勞工的身分以及試用期解僱的相關內容。
【從零開始學習勞動法】 勞動法相對其他法律而言,並不是那麼困難的專業,但實務中仍很多的錯誤觀念,這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錯誤觀念,時常會影響我們學習勞動法的路徑;因此,我們希望能先從基本的概念學習提供給各位,並利用這些基礎概念去解答實務問題。 其實大原則、方向正確,處理一般實務爭議時就不會出太大的錯
本文針對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以及通勤事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進行探討,希望讀者能夠更簡單瞭解職業災害的判斷準則。
相信你各位應該大多聽聞以下說法「勞基法很複雜,搞慘老闆」,但其實整部勞動基準法僅僅只有86條而已,所以勞基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畢竟,將86條中比較不常使用的除童工、女工、技術生、監督與檢查、罰則扣除以後,剩下的條文也沒多少條,但為甚麼許多人資還是搞不定勞動法呢?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我們小公司採用人性化管理,請假不扣薪、採用彈性工作時間、上下班也不用打卡,員工都很開心、沒有意見,為甚麼勞動局要罰我?搞得我們現在強制員工上下班時間、要求打卡,真很擾民!!」-這說法並不少見,不過會有此說法、想法的雇主,顯然對於「出勤紀錄」從根本上就有了錯誤的認識。  一、有關出勤紀錄的法規範依
勞動基準法並不是唯一處理勞資關係的法規範,勞資關係的權利義務透過不同的法規交織而成。針對行政、司法機關如何看試用期,進行介紹。此外,文章還提及約定試用期的目的、試用期是否影響勞工的身分以及試用期解僱的相關內容。
【從零開始學習勞動法】 勞動法相對其他法律而言,並不是那麼困難的專業,但實務中仍很多的錯誤觀念,這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錯誤觀念,時常會影響我們學習勞動法的路徑;因此,我們希望能先從基本的概念學習提供給各位,並利用這些基礎概念去解答實務問題。 其實大原則、方向正確,處理一般實務爭議時就不會出太大的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管理之術不等於運用勞動法令! 新進員工約定報到當日,因家屬當日凌晨往生要不要給喪假呢? 這是很單純的在論述勞動法令啦;對公司領導與管理而言,並無法有效激勵團隊成員與解決問題。 從以終為始的邏輯而言 如果公司不給假,員工入職後申請喪葬津貼,勞保局也核發了,公司怎麼去跟員工說明呢? 因為
勞檢是什麼?你可能在新聞或同事口中聽過這個詞,但你真的了解勞檢的內容及重要性嗎?勞檢,或稱勞動檢查,是政府為確保公司遵守勞動法規,保障勞工權益而進行的檢查。這些檢查包括工作環境、安全措施、工時安排、薪資發放及各類休假制度。瞭解勞檢不僅能保障自己的權益,也能協助公司合法經營。
Thumbnail
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 「勞工因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者,工資照給,其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勞工因勞資爭議,告雇主了要給公假? 不是的。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01月13日(85)台勞動二字第100419號函: 「有關勞工與雇主因勞資爭議事件出席主管機關加開之協調或調解會議或經法院之傳喚
Thumbnail
員工在職期間可不可以約定禁止兼差? 答案:可以。 但是,得視工作職類與契約條款如何約定。 因為當事人會主張以單方擬定契約條款,限制範圍缺乏明確性,不合理亦無必要,違反相當性、衡平原則,顯然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條、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而無效。 勞動關係法律性質(重點之重!) 以勞工之勞務提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工請假的合法流程,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和限制。針對員工請假時常有的疑問和情況,提供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僱主可以依法解僱不適任員工的相關事宜。
Thumbnail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無需提供勞務、僱主無需支付工資的狀態。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除了特定情況,僱主有權準駁勞工的留職停薪申請。在申請留職停薪前,勞工需確認是否符合法定規定,以免僱主有權解僱。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Thumbnail
情節重大不是雇主說了就算;也不是工作規則有明列規定就可以喔。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法律概念,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及第2項定有明文。 勞基法第12條之規定,具有強制性質,目的兼有保障勞工、限制雇主解僱之權限。 所以雇主不得因勞動契約之約定而擴張其解僱權限,亦不得藉由工作規則擴張其權限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管理之術不等於運用勞動法令! 新進員工約定報到當日,因家屬當日凌晨往生要不要給喪假呢? 這是很單純的在論述勞動法令啦;對公司領導與管理而言,並無法有效激勵團隊成員與解決問題。 從以終為始的邏輯而言 如果公司不給假,員工入職後申請喪葬津貼,勞保局也核發了,公司怎麼去跟員工說明呢? 因為
勞檢是什麼?你可能在新聞或同事口中聽過這個詞,但你真的了解勞檢的內容及重要性嗎?勞檢,或稱勞動檢查,是政府為確保公司遵守勞動法規,保障勞工權益而進行的檢查。這些檢查包括工作環境、安全措施、工時安排、薪資發放及各類休假制度。瞭解勞檢不僅能保障自己的權益,也能協助公司合法經營。
Thumbnail
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 「勞工因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者,工資照給,其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勞工因勞資爭議,告雇主了要給公假? 不是的。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01月13日(85)台勞動二字第100419號函: 「有關勞工與雇主因勞資爭議事件出席主管機關加開之協調或調解會議或經法院之傳喚
Thumbnail
員工在職期間可不可以約定禁止兼差? 答案:可以。 但是,得視工作職類與契約條款如何約定。 因為當事人會主張以單方擬定契約條款,限制範圍缺乏明確性,不合理亦無必要,違反相當性、衡平原則,顯然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條、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而無效。 勞動關係法律性質(重點之重!) 以勞工之勞務提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工請假的合法流程,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和限制。針對員工請假時常有的疑問和情況,提供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僱主可以依法解僱不適任員工的相關事宜。
Thumbnail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無需提供勞務、僱主無需支付工資的狀態。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除了特定情況,僱主有權準駁勞工的留職停薪申請。在申請留職停薪前,勞工需確認是否符合法定規定,以免僱主有權解僱。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Thumbnail
情節重大不是雇主說了就算;也不是工作規則有明列規定就可以喔。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法律概念,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及第2項定有明文。 勞基法第12條之規定,具有強制性質,目的兼有保障勞工、限制雇主解僱之權限。 所以雇主不得因勞動契約之約定而擴張其解僱權限,亦不得藉由工作規則擴張其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