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心法:答案 → 理由 → 例子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回答問題不是展示你會什麼,而是要解決問題。

要說出解決問題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說的內容。

我們在回答問題時,常常不自覺把自己熟悉或想說的內容全盤倒出來,卻沒有真正回應問題。這是考試制度留下的遺毒:在傳統考試裡,只要寫上一些相關內容,就能拿到部分分數,久而久之養成了「多寫=安全」的心態。

但在研究討論、口試或專業場合,這樣的方式往往顯得失焦。真正有效的答題方式應該是:先清楚給出答案,再說明理由,最後補充例子

我們常犯的錯誤是愛繞圈,講了一堆卻沒回答到問題。主管問:「報告明天能交嗎?」有人抱怨其他事情忙,但主管還是不知道答案。朋友問:「週六能聚餐嗎?」有人倒出近況,卻沒說能不能來。合適的回答:答案 → 理由 → 例子。先答「能」或「不能」,再補理由,最後視情況決定是否加例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揮拍人生
0會員
16內容數
在球桌上揮拍,是挑戰對手;在生活裡揮拍,是挑戰自己。 這裡記錄桌球場上的熱血時刻、中年生活的平衡練習,以及與不完美和解的真實心情。 我不追求完美,而是練習:害怕也行動,不完美也能發光。
揮拍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8/16
平凡大學生以為自己只是冥想入迷,卻在數到十時闖入他人腦海。這份能力帶來財富與權力,也引來獵殺與反入侵。當夢境與現實不斷交錯,他在失重的瞬間意識到,一切或許只是場夢,但夢裡的回聲,卻仍在腦海中迴盪不止。 期末考那天,他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盯著試卷上一道困難的數學題,腦袋像被卡住一樣。他抬頭,看見前
2025/08/16
平凡大學生以為自己只是冥想入迷,卻在數到十時闖入他人腦海。這份能力帶來財富與權力,也引來獵殺與反入侵。當夢境與現實不斷交錯,他在失重的瞬間意識到,一切或許只是場夢,但夢裡的回聲,卻仍在腦海中迴盪不止。 期末考那天,他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盯著試卷上一道困難的數學題,腦袋像被卡住一樣。他抬頭,看見前
2025/08/16
我們的內心有規則,依這些規則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可能會偷懶地直接套用別人的內心規則,結果就是被這些規則誤導,感覺沒有「做自己」。蔡康永:「 別人不會故意誤導我們。別人只是把它們自己相信的事不斷地告訴我們,我們聽從了,但很少鼓起勇氣面對:那真的是我們想要過的生活嗎?」
2025/08/16
我們的內心有規則,依這些規則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可能會偷懶地直接套用別人的內心規則,結果就是被這些規則誤導,感覺沒有「做自己」。蔡康永:「 別人不會故意誤導我們。別人只是把它們自己相信的事不斷地告訴我們,我們聽從了,但很少鼓起勇氣面對:那真的是我們想要過的生活嗎?」
2025/08/15
有人問我:「打桌球這麼多年,有沒有什麼關鍵時刻改變了你的球路?」 有,而且非常明確。十年前,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直拍改成橫拍。有人提醒我:「如果沒有高頻練習,球技可能不會進步。」我也動搖過。換拍初期可說是「一勝難求」,比賽場場落敗,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甚至質疑還有沒有進步的空間,還是已
2025/08/15
有人問我:「打桌球這麼多年,有沒有什麼關鍵時刻改變了你的球路?」 有,而且非常明確。十年前,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直拍改成橫拍。有人提醒我:「如果沒有高頻練習,球技可能不會進步。」我也動搖過。換拍初期可說是「一勝難求」,比賽場場落敗,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甚至質疑還有沒有進步的空間,還是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Thumbnail
本選擇題組共有十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Thumbnail
本選擇題組共有十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Thumbnail
即使對方擁有良好的口才和分析能力,但如果你無法抓住問題的核心,則可能會迷失在瑣碎的細節中。要訓練自己善於捕捉問題的關鍵所在,以便在交流中保持清晰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即使對方擁有良好的口才和分析能力,但如果你無法抓住問題的核心,則可能會迷失在瑣碎的細節中。要訓練自己善於捕捉問題的關鍵所在,以便在交流中保持清晰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十一、什麼、怎麼、那麼 無論演說或作文,「定義題目」都是首要工作。如果你對題目本身定義不明,當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發揮接下來的論述,也就容易流為「文不對題」或「言不及義」。 定義雖然很重要,但是演說的時間有限、作文的篇幅也有限,所以不能在定義題目上著墨太多,也不必原原本本都在解釋題目(如果有評審在評
Thumbnail
十一、什麼、怎麼、那麼 無論演說或作文,「定義題目」都是首要工作。如果你對題目本身定義不明,當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發揮接下來的論述,也就容易流為「文不對題」或「言不及義」。 定義雖然很重要,但是演說的時間有限、作文的篇幅也有限,所以不能在定義題目上著墨太多,也不必原原本本都在解釋題目(如果有評審在評
Thumbnail
九、演說解題從「正反合」入手 看見題目,一時之間沒有想法嗎?這是命題演說與命題作文常會碰見的狀況。 我建議你試試用「正反合」三段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有些甚至很多面),最快速分解主題的方法,就是列出主題的正面與反面例子,在一番比較剖析之後,自然會得出一些結論,那就是「合」。 以《手機與
Thumbnail
九、演說解題從「正反合」入手 看見題目,一時之間沒有想法嗎?這是命題演說與命題作文常會碰見的狀況。 我建議你試試用「正反合」三段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有些甚至很多面),最快速分解主題的方法,就是列出主題的正面與反面例子,在一番比較剖析之後,自然會得出一些結論,那就是「合」。 以《手機與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