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不是展示你會什麼,而是要解決問題。
要說出解決問題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說的內容。
我們在回答問題時,常常不自覺把自己熟悉或想說的內容全盤倒出來,卻沒有真正回應問題。這是考試制度留下的遺毒:在傳統考試裡,只要寫上一些相關內容,就能拿到部分分數,久而久之養成了「多寫=安全」的心態。
但在研究討論、口試或專業場合,這樣的方式往往顯得失焦。真正有效的答題方式應該是:先清楚給出答案,再說明理由,最後補充例子。
我們常犯的錯誤是愛繞圈,講了一堆卻沒回答到問題。主管問:「報告明天能交嗎?」有人抱怨其他事情忙,但主管還是不知道答案。朋友問:「週六能聚餐嗎?」有人倒出近況,卻沒說能不能來。合適的回答:答案 → 理由 → 例子。先答「能」或「不能」,再補理由,最後視情況決定是否加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