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自從總統提出暫時性關稅的說詞後,未來的對美的關稅,似仍有轉圜的餘地,也讓人心生期待。
但事實沒有改變,有工廠無薪假的消息,也有做四休三的傳聞,對就業市場的衝擊正在進行著。執政者善用語言的力量,「暫時」二字柔化了人們應對與思考問題的態度,且驅散人們對談判挫敗的疑慮,關稅與匯率的疊加本該帶來全體國人的危機感與對國際處境的反思,如今卻削弱了國人的警覺,甚至在罷免議題下變的無關緊要。這樣的操作真正的影響,是讓國人錯失直面事實的能力及對議題的嚴肅思考。
從這裡產生了ㄧ個哲學思索,語言可以動搖思想的層次,其人設的邊界也會扭曲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ㄧ旦語言被操弄人們不但看不清事實,還會喪失了思想力量,思想被柔化語言“暫時”麻木了。採取行動也遲緩了。
因而,語言被操弄重塑了人們對現實的認知與應對的行為,這對國家的未來是危險的,且不負責任的。
所以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才說:「凡是能夠說的東西,要很清楚的說出來,不能說的東西,我們應該保持沈默」
在這裡「不能說的東西」,維氏指的是如形而上學、倫理學、人生問題。關於關乎國人切身利害的關稅,當然是要清楚的說出來。
因為清晰的語彙帶來清楚的邏輯思考,ㄧ個正常的國家,是要讓國民有優秀的智識與思想,愚民只會讓國家向下沈淪。
哲學不是空中樓閣的學問,透過哲學邏輯思辯,讓問題清楚的呈現。而對於語言,哲人維特根斯坦認為「語言即是正義」,這是在說透過清楚邏輯思考而發出的語言,沒有模稜兩可的空間,不會有不明確的陳述,沒有黑箱的疑慮後,公平公開的資訊,讓追求正義成為可能。這是語言存在的價值所在。ㄧ個國家能運用優質且清晰的語言,來讓人民有所適從,有可依歸,能有願景,所謂ㄧ言適以興邦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