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職場:麥當勞Day 1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台北重返職場的想法,對 Katherine 來說其實不是新鮮事。她早已在國際職場上摸爬滾打十年,外派中國、輾轉新加坡,生活裡總是充滿了變化與挑戰。然而疫情後選擇在家相夫教子的一段時光,讓她開始問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過?

那天我們在 AON 喝茶,她笑著說:「我還是忍不住,跑去找了份世界 500 強的工作打工。」我愣了一下,隨口問:「怎麼會想去打工呢?」

她攤開手,很自然地回答:「人呀,就是要工作呀!還記得你之前分享的《百歲人生》等三本書嗎?那些觀念對我很震撼。你想想看,六十五歲退休後,若幸運還能活三十年以上,這麼長的一段人生該怎麼辦?我不想虛耗在抱怨與等待裡。趁著還年輕、還能動,我要再一次回到職場卡個位。兼職,正好能兼顧家庭,又沒有財務壓力,最自由。」

她的眼神亮亮的,那不是「被迫重返職場」的無奈,而是「主動擁抱新挑戰」的決定。


「我想體驗不一樣的職場!」

Katherine 坦白說,她在辦公室混得太久了,雖然熟悉文書、會議、跨國溝通,但她一直有個心願:想試試看服務業。

「我真的很想知道,那些每天站在櫃台後面,面對一波波顧客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情?比方奶茶店、速食店、餐廳,我都想試。SPA 也很想學,因為我很愛按摩,哈!」

想了幾天,她決定投遞履歷到「餐飲業 SOP 的龍頭」——麥當勞。

投遞的速度比她預期的快,流程卻簡單到出乎意料:填資料、留下電話,然後就被打發回家等消息。她笑說自己急性子,還幻想著隔天會收到「恭喜您錄取,明天請報到」的通知。結果左等右等沒下文,心裡還小劇場上演:「打個工也這麼難嗎?不會真的人到中年就什麼都不行了吧?」

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那間店是新開幕,整個流程還在走。


四小時的實習,直接站櫃台

終於接到通知,她被安排到新的店進行一天四小時的「實習」。她原以為會像企業新人訓練一樣:坐在會議室、看簡報、人資主管一板一眼講解公司文化。結果一到店,就被丟到櫃台,直接上線。

「我真的嚇一跳!產品我只吃過,但不可能全部都背得滾瓜爛熟吧?」

她笑著分享那天的「站櫃台初體驗」:

  1. 檢查主食與飲料
    後台出餐後,第一件事就是核對。她得用筆逐一確認餐盤上的主食,避免錯給客人。
  2. 放配料與小物
    看單子再放入番茄醬、餐具、餐巾紙。早餐時還得附上鹽、胡椒、刀叉。
  3. 大聲叫號
    「這個最可怕!」她不好意思地說。對她這種辦公室出身的人來說,大聲喊號碼簡直是公開演講的翻版,偏偏櫃台每天都要喊上百次。
  4. 螢幕操作的小秘密
    原來消費者點餐後,後台就進入計時。她本來很老實跟著流程,結果「老鳥」卻提醒她:「先把號碼按掉,不然時間太久會影響考績。過一會兒再用叫號方式出餐就好。」

她這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以前自己在麥當勞等餐時,號碼突然不見。原來......


「學姐」的冷臉,與 小12 歲主管的評語

四小時下來, Katherine 客氣地問主管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那位年紀小她至少十二歲的主管想了半天,只說了兩點:

  1. 站櫃台要喊得更大聲。
  2. 不要被老員工欺負。

聽起來有點心酸,但她卻笑得很開心。

「可能是因為在辦公室太久,習慣了大家都客客氣氣。結果第一次在餐飲業,才發現有些人講話真的很直白,甚至兇巴巴的。像有個『學姐』一開始很熱心教我,但發現我沒照著按掉螢幕的餐號,就立刻變臉了。」

這份「不加糖的真實」,對 Katherine 而言反而很刺激。她笑著說:「跟這些人共事,好像回到了另一個真實的社會,不再是西裝筆挺、言語修飾的職場,而是最直接的碰撞。」


「那四小時,我忘了喝水上廁所」

結束實習後,她長長吐了口氣。

「在等工作通知的時候,我覺得很煩躁,心裡還有點懷疑人生。但四小時一做完,我突然覺得自己又和社會有了連結。」

她說那幾個小時裡,居然忘了喝水、忘了上廁所,因為腦子完全沉浸在出餐、核對、叫號的節奏中。

那是一種「被需要」的真實感。


我的感觸

聽她講完,我不禁被感染。心裡浮出一個念頭:「要不要我也去打個工?」

說來有趣,她原本是秘書出身,十多年國際職場經驗,照理說不必在意一份速食店的兼職。但她的眼神和語氣,卻比我認識的許多「大公司高階主管」更有光彩。

因為她找到的,不僅是一份工作,而是「重新進入社會的勇氣」。


感悟:

  1. 工作不只是為了錢
    在沒有財務壓力下,她還是選擇工作。因為人需要被需要,需要與社會保持連結。這是心理需求金字塔頂層的「自我實現」。
  2. 職場身份可以重新定義
    以前是秘書、外派菁英,如今是速食店員工。但她不在乎,反而樂在其中。身分的轉換,不代表價值的降低,而是體驗的拓寬。
  3. 學習是人生最好的保險
    從櫃台 SOP 到面對「學姐」的態度,她不斷學習。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經驗,卻在她心裡累積成一種安全感:我還能適應,我還能上場。
  4. 勇敢跨出第一步
    很多人在卡關時會拖延、懷疑自己,最後停滯不前。但 Katherine 選擇了「先去試」,哪怕只是四小時,她就收穫了新的連結與能量。

如果你也正處在人生的某個「空窗期」,無論是職場轉換、家庭階段,還是疫情後的調整,或許 Katherine 的故事能給你一點勇氣。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必須高大上,也不是所有的選擇都需要長遠規劃。有時候,先走出去,讓自己重新與人群、與社會互動,就是最好的開始。

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那四小時的體驗,可能就會點燃一段全新的人生篇章。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董秘白
4會員
123內容數
茫茫人海,相遇,即是有緣~有話想和我說,歡迎email: lindaloveleo@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9歲,在金門找到了工作的意義。
Thumbnail
29歲,在金門找到了工作的意義。
Thumbnail
第一次見到晴天,在人來人往的咖啡館,她攪拌著面前的那杯冰拿鐵若有所思,看到我的那一秒,她露出燦爛的笑容。 真是個開朗可愛的女孩,我心想。 「是什麼讓妳想來做職涯諮詢呢?」 「我跟我主管很好,這份設計公司工作也做四年了,我學到很多,也做得不錯、我也蠻喜歡的,但最近真的好倦怠...」
Thumbnail
第一次見到晴天,在人來人往的咖啡館,她攪拌著面前的那杯冰拿鐵若有所思,看到我的那一秒,她露出燦爛的笑容。 真是個開朗可愛的女孩,我心想。 「是什麼讓妳想來做職涯諮詢呢?」 「我跟我主管很好,這份設計公司工作也做四年了,我學到很多,也做得不錯、我也蠻喜歡的,但最近真的好倦怠...」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久違的寫作!   中間經歷換了新工作,然後放了自己幾天假,目前在新公司努力適應中。   還記得第一天到職時,緊張的不是自己而是前公司的同事們。 「Joan,一切順利嗎?」 「Joan,還可以嗎?」 「Joan,有沒有哪裡不習慣?」 很感謝我的前同事們,對我的關心。   適應,不是
Thumbnail
久違的寫作!   中間經歷換了新工作,然後放了自己幾天假,目前在新公司努力適應中。   還記得第一天到職時,緊張的不是自己而是前公司的同事們。 「Joan,一切順利嗎?」 「Joan,還可以嗎?」 「Joan,有沒有哪裡不習慣?」 很感謝我的前同事們,對我的關心。   適應,不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加拿大第一份工作的經歷,從工作內容、適應新環境到受到啟發的故事。文章透過敘述生活點滴,呈現出對於自我成長和冒險精神的探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加拿大第一份工作的經歷,從工作內容、適應新環境到受到啟發的故事。文章透過敘述生活點滴,呈現出對於自我成長和冒險精神的探索。
Thumbnail
最近,台北的一位朋友小美和我聊起她的工作困擾。小美是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工作四年來,她一直以她的創意和敬業精神深受上司和同事們的喜愛。然而,近來她卻經常感到心力交瘁,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要去上班是一件苦差事,甚至開始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Thumbnail
最近,台北的一位朋友小美和我聊起她的工作困擾。小美是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工作四年來,她一直以她的創意和敬業精神深受上司和同事們的喜愛。然而,近來她卻經常感到心力交瘁,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要去上班是一件苦差事,甚至開始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Thumbnail
趁著連假,來說個故事。以前我外派上海為長駐財務主管時,當時的艾德華副總對我很照顧,因為對他們來說,會單槍匹馬到大陸的工廠當主管的女性台幹非常少。除非是跨國的大企業,台籍員工可能就有數百位那種,女性台籍員工並不會很孤單。
Thumbnail
趁著連假,來說個故事。以前我外派上海為長駐財務主管時,當時的艾德華副總對我很照顧,因為對他們來說,會單槍匹馬到大陸的工廠當主管的女性台幹非常少。除非是跨國的大企業,台籍員工可能就有數百位那種,女性台籍員工並不會很孤單。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