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了三天,點閱數還是掛在個位數,其中兩個還是我自己點的。」
這應該是許多創作者最心痛的瞬間。
我們都經歷過:辛辛苦苦寫了一篇文章、花時間打磨小說,結果發出去卻像丟進海裡,連一個浪花都沒有。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寫得很爛,懷疑是不是沒有人需要小說,甚至懷疑自己該不該繼續。但我要跟你說:沒流量,不等於沒價值。
問題不一定出在「你寫不好」,而可能出在「你忽略了環境與策略」。
一、為什麼文章「沒人看」?
1. 平台演算法的現實
現在的社群平台多半偏好「短影音」與「強互動」的內容,長文等文字自然被壓縮觸及。這不是你的錯,而是遊戲規則本來就不公平。
2. 讀者習慣的改變
現代人被資訊轟炸,注意力越來越短。文章開頭如果沒有一個超強鉤子,很容易就被滑過去。這並不代表內容不好,而是人們的耐心不足。
3. 創作者心態的焦慮
我們常常太急,期待一篇小說立刻爆紅。可是真實的情況是:養粉絲就像種樹,一開始一定冷清。不是沒人看,只是還沒長到能遮蔭的高度。
二、沒流量,不等於沒未來
小說的價值,不在於點閱數,而在於能不能打動「那一個真正讀懂的人」。
回頭想想:哪一部你愛的小說,不是從默默無聞開始的?
村上春樹的第一本《聽風的歌》,最早幾乎沒人理會。後來他持續寫、持續發表,才有了後來的影響力。
所以,如果你覺得「小說沒人看」,那只是過程,你正在經歷和所有作家一樣的必經之路。
三、三個讓故事被「看到」的小策略
1. 換個開場方式
很多人寫小說的開頭會交代背景,結果一大段鋪陳,讀者還沒進入狀況就退出了。 試著直接從衝突或笑點切入,讓讀者「被抓住」再慢慢補背景。
2. 養成互動習慣
別只把文章當單向輸出。可以在文末設計一個問題,邀請讀者留言,哪怕只是「看完答個有」都能增加互動,讓平台願意把文章推給更多人。
3. 打造專屬風格
有些人是靠幽默,有些人是靠深情,有些人則是地方文化或專業分析。重點是——讓讀者「一眼就認出是你」。這會比硬去追求流量更重要。
四、給正在低潮的你
寫小說,就像角色在故事裡必須經歷挫折才能成長一樣。
現在的低流量,不是宣判你不適合,而是提醒你:這是基礎打底的時期。
真正的讀者,不會因為你現在冷清就不存在,他們只是還沒被你遇到。
所以別因為「沒人看」就放棄,因為寫作這件事,本來就是慢慢累積、慢慢被看到的過程。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低流量焦慮」,請記住:不是你不行,而是你還在路上。
追蹤我【小說陪寫助教】,我會陪你一起找到方法,把小說從「沒人看」慢慢寫到「有人等」。
#小說陪寫 #小說技巧 #創作低潮 #寫作靈感 #作家日常 #陪你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