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慾望 |《解剖情色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何謂慾望 從二元論回歸一元論的終極渴望

《解剖情色學》澀澤龍彥著

raw-image


raw-image

《解剖情色學》 何謂性 的篇章

書中提到無性生殖的草履蟲,也有兩個個體互相融合的行為(後稱接合行為)。記錄在法國生物學家吉恩·羅斯坦《愛的動物誌》。

從此觀察得出幾個結論: 無性生物也有愛的行為,此種愛的行為與繁殖沒有直接關連。草履蟲為無性生殖,應當不存在兩性吸引的衝動或誘惑。那麼這種愛的行為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



書中給的答案:

接合現象與繁殖現象是迥然不同的。前者的情欲現象遠比後者的性愛行為(有性生殖)更早出現。

兩個個體相互吸引的力量,大於生殖本能、性的誘惑。

所謂的性,是生命以二元論表現的形式之一。性的結合是用來克服二元論的方法。

比如柏拉圖認為人類祖先有雙性性格(androgyny),神話中被一分為二,於是開啟了追尋成為未分化前完整個體的旅程。

原始的性欲與食慾有直接關聯。是種存在與存在之間的親合力,或者哲學家描述的「我無法滿足自己」的膨脹原理。生物與無生物皆傾向回歸原始的單一性,佛洛伊德稱「有機彈性」。

性衝動看似與物種繁殖有直接關聯,但在生命不斷變異的演化方向上看,性衝動反而是種退步,與死亡的衝動密不可分。生物一般都有追求涅槃境界的本能。

💙由於書中不斷提到二元性,我有些想法…

我認為回歸一元的途徑是極致地體驗二元。

姑且只看人類,慾望明確地界定了想要與不想要。

於是人被推向執著於「想要」卻求而不得的苦痛,或是獲得後發現滿足感不如想像般美好的失落。相反地,人也被推向處處迴避「不想要」的追逃窘境,最後無可避免地與那些不想見的接觸,卻發現無法接受也得接受。

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 是透過極致拉扯的二元體驗,體會幻滅。

人世間的遊戲是一場大型的破幻。

向死而生。生是從一元分化為二元的開始,死是二元的結束。

猶如占星黃道十二宮始於開創自我的牡羊(火星/慾望/自主性),終於消融自我的雙魚(海王/無邊際/自我與他人的融合)。


❗這個過程可能催生出一群想要跳過幻滅走向一元的群體。

於是那些想要與不想要被一網打盡地包裹起來,最終壓垮了自己。

想要逃離二元的渴望變成更大的慾望,使人們跳進更大的火坑,陷入更劇烈的對立拉扯。

最終不是被慾望的火焰燃燒到身形俱滅,就是在極盡的破滅中看穿二元的幻覺。

----------------------------------------

❤️至此我想到印度神話,濕婆(shiva)將愛神(Kama deva)燃燒殆盡的故事: Destruction of Desire。

濕婆失去所愛後進入深沉的冥想,放下一切世俗的慾望。愛神(Kama deva)接受任務激起濕婆對慾望的關注,以便後續管理世俗的事物。當溼婆的深度冥想被干擾時,一睜眼就將Kama deva燒成灰燼。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就特別關注”燃燒”的涵義。溼婆是創造與破壞之神,猶如火元素可開創亦可破壞。

神話背後的象徵含意是用覺知面對慾望誘惑。當慾望被燒毀,剩下的才是愛。似乎可呼應前文基於生物學觀察所說的“兩個個體相互吸引的力量,大於生殖本能、性的誘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沙一世界
15會員
50內容數
詩詞/小說/音樂創作。音樂家/閱讀/電影分享。原生家庭療癒分享。占星學。神祕學。各種黑暗但治癒人心的...
一沙一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這個世界已經取得了永久的和平 不存在戰爭。由兩家戰爭承包公司進行戰爭秀,滿足人麼體驗戰爭的慾望。 永恆之子:步入青春期後就不在成長的小孩。他們不再長大,只要不戰死,就能永遠生存下去。 他們專門駕駛機,為人們表演戰爭秀。雖然是作秀,但都是真槍實彈,當然也伴隨有死亡。
Thumbnail
2025/06/04
這個世界已經取得了永久的和平 不存在戰爭。由兩家戰爭承包公司進行戰爭秀,滿足人麼體驗戰爭的慾望。 永恆之子:步入青春期後就不在成長的小孩。他們不再長大,只要不戰死,就能永遠生存下去。 他們專門駕駛機,為人們表演戰爭秀。雖然是作秀,但都是真槍實彈,當然也伴隨有死亡。
Thumbnail
2025/05/25
潛意識裡中舊有的自我沒有被看見並解除,單純外在的正面思考無法帶來改變
Thumbnail
2025/05/25
潛意識裡中舊有的自我沒有被看見並解除,單純外在的正面思考無法帶來改變
Thumbnail
2025/04/19
本文對此書進行重點整理。書中不乏豐富的舉例,加上自己對今日社會所見現象的對比。過了約130年後的今天,群體的定義從實體互動為多數的狀態變為資訊傳遞快速的社群集結。或許剛好是再一次深刻檢視群體心理的時機:在團體中 如何不被渲染並保持清明。
Thumbnail
2025/04/19
本文對此書進行重點整理。書中不乏豐富的舉例,加上自己對今日社會所見現象的對比。過了約130年後的今天,群體的定義從實體互動為多數的狀態變為資訊傳遞快速的社群集結。或許剛好是再一次深刻檢視群體心理的時機:在團體中 如何不被渲染並保持清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你全然地活在感官裡時,你是以一種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體驗,而不是試圖抓住或逃避任何特定的感受。
Thumbnail
當你全然地活在感官裡時,你是以一種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體驗,而不是試圖抓住或逃避任何特定的感受。
Thumbnail
「無論發生什麼,都要保全人類的性命。/ 比起心靈,要優先拯救肉體。」
Thumbnail
「無論發生什麼,都要保全人類的性命。/ 比起心靈,要優先拯救肉體。」
Thumbnail
在我修行進入第七年開始,遇到我前夫和及其他的奇門人士,親眼經歷人類可以盤坐凌空、見到前夫用肚臍呼吸(龜息大法),自己的思想也被人輕易「讀取」了,親身見到這些人輕易使用「他心通」、「宿命通」,甚至轉換命運中的小事件,用來幫助別人。
Thumbnail
在我修行進入第七年開始,遇到我前夫和及其他的奇門人士,親眼經歷人類可以盤坐凌空、見到前夫用肚臍呼吸(龜息大法),自己的思想也被人輕易「讀取」了,親身見到這些人輕易使用「他心通」、「宿命通」,甚至轉換命運中的小事件,用來幫助別人。
Thumbnail
透過深入認識依戀效應的理論與應用,解開人際關係糾結,並掌握自己的情感與潛意識,實用可靠的工具書。
Thumbnail
透過深入認識依戀效應的理論與應用,解開人際關係糾結,並掌握自己的情感與潛意識,實用可靠的工具書。
Thumbnail
探討慾望本質,思考慾望在人類行為中的角色和影響。 5月6日為佛洛伊德的生日,在慾望深處與佛洛伊德相會,僅以此篇作為紀念。
Thumbnail
探討慾望本質,思考慾望在人類行為中的角色和影響。 5月6日為佛洛伊德的生日,在慾望深處與佛洛伊德相會,僅以此篇作為紀念。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萬物與靈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深奧且多面向的主題,涉及宗教、哲學、科學和個人信仰等多個領域。不同文化和信仰體系對萬物與靈性之間關係有著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些包括宗教觀點、哲學觀點、科學觀點、個人信仰與體驗,生態與環境觀點,以及東方哲學與靈性。
Thumbnail
萬物與靈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深奧且多面向的主題,涉及宗教、哲學、科學和個人信仰等多個領域。不同文化和信仰體系對萬物與靈性之間關係有著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些包括宗教觀點、哲學觀點、科學觀點、個人信仰與體驗,生態與環境觀點,以及東方哲學與靈性。
Thumbnail
1、身 當然火辣激情又契合的性愛是絕對的,我們終究是人,會有七情六慾,會對於情慾的相互吸引,本來就會充滿渴望。 正視慾望並不可恥,越早體認到這件事,會避免掉很多人生/感情路上的叉路。 2、心 而對於多數人來說,撇除掉生理上的需求,在心理/精神層面有愛,是讓我們更加渴望與另一半在抱抱貼貼互
Thumbnail
1、身 當然火辣激情又契合的性愛是絕對的,我們終究是人,會有七情六慾,會對於情慾的相互吸引,本來就會充滿渴望。 正視慾望並不可恥,越早體認到這件事,會避免掉很多人生/感情路上的叉路。 2、心 而對於多數人來說,撇除掉生理上的需求,在心理/精神層面有愛,是讓我們更加渴望與另一半在抱抱貼貼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