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講到為什麼要做筆記,這邊繼續講有了筆記然後呢?
與過去的筆記互動
回頭看筆記時,我們可以加註內容。可以把想到的相關東西、情緒、看法想法寫上去,就好像變成有好多時期的自己一起來看這則筆記,也可以比較自己以前的想法與現在的差異。加註太多時可換新的筆記本,也可以丟棄。就好像植物長大了要換新盆栽,身體變壯了要換新衣服,我們要記得「筆記」是要對我們有幫助的資訊,所以覺得過時的想法、沒用的思維也可以拋下沒關係。
★★★「超筆記本」
這邊給他三顆星,因為當我看到這想法時太震撼了!七龍珠有超級賽亞人,筆記本還有超筆記本?!我們通常把筆記寫下來之後然後呢?是不是就丟在旁邊不管它,但這樣會稍微有點可惜,因為各種的想法、靈感都在裡面,不去看也不會想到裡面的內容。這邊「超筆記本」的意思是,我們回頭去看筆記時,把覺得棒的點子寫到另一本筆記本上,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去看那本筆記本,如果覺得點子還是很好,我們就把它記錄到「超筆記本」上,等於「超筆記本」的點子是自己精粹出來的重點,是菁英中的菁英!
想要有新點子
前一篇有提到如果想要有新點子,可以試試看視角切換,轉換不同腳色來思考,「如果我是XX(可以是名人、消費者或任何),我會…?」如果我是總統,我會做什麼事情讓台灣更好?如果我是老闆,我會怎麼激勵下屬?用不同視角看事情時,所思考的也會不同。
如果自己卡關的時候,可以借助他人力量
1.小孩 2.完全不懂此領域之人 3.此領域專業之人
小孩的話因為還沒被這社會所框架,所以可能會給出天馬行空的回答,我們就是需要這種突破才能有更新的思維。不懂此領域的人也會給出一些新的觀點,因為也有結合一些自己的經驗,所以也能聽聽看。此領域專業之人則能針對事情給出確實的重點,但思考方向可能無法跳脫太多
在跟別人講狀況的時候,要重組大腦資訊,這對自己也是一大好處!
另外也可以試試「用疑問句」讓自己思考。比如我現在不快樂,我可以問自己「我能做些什麼,讓自己變快樂呢?」這樣就會從單純的接受想法,變成積極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思維。
這邊來講講為什麼會有問題的產生
當我們碰到一個狀況,比如天花板漏水,通常會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但如果解決不了,就會變成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是 方法→(去解決)→狀況→(無法解決)→問題
所以必須用其他方法去解決才行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這些努力可以想像成我們口中的「失敗」,經過這些層層失敗堆疊之後,終於有了一個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那我們就變成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