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表達的是:制度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紙公告,而是一套溝通的規則;整合也不是誰命令誰,而是重建彼此理解的方式。當我提出「讓中華民國的憲政主體吸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治理模組」時,我知道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場能改變大家討論習慣的震撼。我開始觀察預測:大家如何回應這場「語法革命」?他們的言論透露出哪些立場、恐懼、期待與利益?
付費限定
當我提出「中華合併主體模式」後,各方對這套制度語言的改變反應如何呢?
發佈於寫在人類DNA中的理想國-春秋錄 等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3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寫在人類DNA中的理想國-春秋錄、六度空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天地學堂
13會員
505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8/26
專欄篇章規劃
1. 〈制度不是妥協,是語法〉
探討制度設計如何超越政治對立,成為和平的技術語言。
2. 〈2758號決議的誤解與機會〉
深入分析聯合國決議的法源邏輯,破解「代表權等於主權」的迷思。
3. 〈嵌合而非合併:制度融合的五大模塊〉
拆解本文提出的五大制度模塊,.....
2025/08/26
專欄篇章規劃
1. 〈制度不是妥協,是語法〉
探討制度設計如何超越政治對立,成為和平的技術語言。
2. 〈2758號決議的誤解與機會〉
深入分析聯合國決議的法源邏輯,破解「代表權等於主權」的迷思。
3. 〈嵌合而非合併:制度融合的五大模塊〉
拆解本文提出的五大制度模塊,.....
2025/08/26
本文提出的「中華合併主體模式」,是一套具備法源連續性、國際合法性與制度可執行性的整合方案。它不創建新政體、不違反國際強行法、不需重新申請聯合國席位,並能保障雙方人民的制度資源與治理穩定。相較於現有論述,本方案在技術邏輯、法源依據與人民實益上展現出全面優勢。
2025/08/26
本文提出的「中華合併主體模式」,是一套具備法源連續性、國際合法性與制度可執行性的整合方案。它不創建新政體、不違反國際強行法、不需重新申請聯合國席位,並能保障雙方人民的制度資源與治理穩定。相較於現有論述,本方案在技術邏輯、法源依據與人民實益上展現出全面優勢。
2025/08/26
摘要
本文提出一套具備法源連續性與國際合法性的中華整合制度模型,主張以中華民國(ROC)作為憲政主體,吸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治理模塊,形成「主體不變、制度嵌合」的非零和統一架構。此模式不創建新政體、不違反國際強行法,並可自然恢復聯合國席位,避免政治爭議與法源斷裂。

2025/08/26
摘要
本文提出一套具備法源連續性與國際合法性的中華整合制度模型,主張以中華民國(ROC)作為憲政主體,吸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治理模塊,形成「主體不變、制度嵌合」的非零和統一架構。此模式不創建新政體、不違反國際強行法,並可自然恢復聯合國席位,避免政治爭議與法源斷裂。

你可能也想看














最近剛通過的「打詐新四法」就包含「數中法」的部分內容。我們都活在集權、封建的「數位封建帝國」之中。從歷史脈絡檢視「網路為何從自由天地變成集權監獄」,以致如今各國都開始「立法著手治理網路空間」。當然,必須特別關心「數中法草案爭議」之後,台灣如何處理這項議題——方向為何?進度、成效如何?有什麼漏洞?

最近剛通過的「打詐新四法」就包含「數中法」的部分內容。我們都活在集權、封建的「數位封建帝國」之中。從歷史脈絡檢視「網路為何從自由天地變成集權監獄」,以致如今各國都開始「立法著手治理網路空間」。當然,必須特別關心「數中法草案爭議」之後,台灣如何處理這項議題——方向為何?進度、成效如何?有什麼漏洞?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在近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討論,更引起對於我國憲政體制下,各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論爭。究竟新法有哪些問題值得深思?讓我們簡單從權力分立的視角出發來瞧瞧!

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在近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討論,更引起對於我國憲政體制下,各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論爭。究竟新法有哪些問題值得深思?讓我們簡單從權力分立的視角出發來瞧瞧!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會改革案自5/17開始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更掀起藍白陣營與綠營支持者的對峙,正反兩方在社群媒體上各說各話,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這次的國會改革有哪些爭議呢?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會改革案自5/17開始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更掀起藍白陣營與綠營支持者的對峙,正反兩方在社群媒體上各說各話,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這次的國會改革有哪些爭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