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戀物,究竟是一種癖好,還是一種癡迷。抑或者換個角度來看,那其實可以是一種情的流轉,甚或是自我對話的假借。布偶,或者絨毛玩具常常是童稚時期不可或缺的玩伴。雖然近幾年,許多防制過敏的專家,總認定那是塵蟎的溫床,而主張嚴格限制,甚至最好避免。但是,或許絨毛玩具對於身體會有些許負面的影響,然則那對於心靈卻可能帶來正向的效益。因為許多時候,絨毛玩具往往扮演著傾聽與陪伴的角色。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的萌芽,那還可以是情緒流淌的投射,甚或是自我對話的憑藉。
「龍貓」,該可說是蓁蓁與亮亮成長過程,最重要的一部動畫。總還記得在他們小的時候,幾乎每隔一小段時間,觀看「龍貓」就成了絕對必要的娛樂。雖然因為時間的限制,未必每次都能全程看完;雖然因為當時他們年紀尚小,未必能夠全然理解。但卻也在那反覆觀看的過程中,悄悄地在他們心中埋下依戀的種子。「龍貓」是迷人的,從外表到故事。那份憨厚與靜默,卻每每在陪伴的溫暖下更顯動人;那份膽小與不安,卻偏偏在俏皮的行動裡討人歡喜。談到「龍貓」,彷彿就像搭起一座橋樑,讓人回到自然的幸福美好;彷彿就像穿越時光隧道,讓人惦著童稚的嘻笑玩鬧;彷彿就像觸摸著柔軟的毛皮,讓人回到母胎的安心放鬆。那是一部動畫,那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可那卻是心頭所佔據的溫暖與愜意。對孩子如此,對大人來說又何嘗不是。
四年前的京都旅行,蓁蓁與亮亮終於一圓心中的想望,買了兩隻龍貓的絨毛玩具,並且還分別取了名字。隔了一年,透過網路又買了另外兩隻,分別送給他們當成生日的禮物。而這四隻龍貓就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甚至在兩年前還陪著全家一起到德國旅行。這次的北海道之行,原本依舊打算四隻再次一同前往,然則後來考量到他們還想要添購龍貓家族,所以便不得不有所取捨。也正因為如此,購買「龍貓」也就成了姊弟倆心中反覆惦念與提醒的課題。
其實,網路世界的便捷,乃至相關產品的行銷,購買龍貓玩偶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是那或許牽動著,出遊所衍生的紀念意涵以及找尋當下的驚奇與喜悅,所以也就依著姊弟倆那帶點瘋狂的行徑。看著他們每每在不經意的角落看見龍貓的相關產品時,總是興奮地彼此分享進而開始品頭論足,那倒也在旅行過程中增添了不一樣的感受。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即便只是一家規模極小的商店,往往都有「龍貓」的專區商品部,這也不得不讓人驚嘆龍貓的魅力。

旅行的第四天,陰雨的天氣讓我們流連在小樽的商店街,蓁蓁與亮亮在幾經考量之後,終於做出決定,興高彩烈地買了一隻正在熟睡中的龍貓布偶。一如過往的習慣,他們旋即為牠取名為「睡睡貓」。又隔了一天,在由札幌前往富良野的高速公路休息站,兩姊弟再次琢磨著想要購買另一隻龍貓玩偶。由於價位比想像中高,所以兩人猶豫不決。就在兩人討論的過程中,我挨到他們身旁,看著他們手中那正開懷大笑的龍貓,突然念頭一起,旋即從孩子們的手裡接過龍貓,笑著對他們說:「這隻龍貓,由爸爸來買。」蓁蓁與亮亮一時都還回應不過來,我就已經走向櫃檯完成結帳。
緊接著回到車上,他們更訝然於我將剛剛所購買的龍貓,置放在車子的擋風玻璃後,也就是駕駛儀表版的右前方角落。我笑著說:「這隻龍貓這幾天要負責陪爸爸開車哦!」姊弟倆突然為了爸爸童心未泯的行徑,而感到興奮不已。隨後的路程中,這隻「笑笑貓」也確實稱職地扮演著陪伴司機的角色。然則直至此刻腦海裡依舊鮮明地浮現著,當時購買龍貓時內心的變化與希冀。
那該可說是一種對於「笑容」的渴望,抑或者對於守護與陪伴的希冀。當時旅程約莫經過三分之一,剛結束小樽、札幌的探訪,正朝著富良野與美瑛移動。也許因為來到北海道後,天候的狀況不佳,連帶影響到心情。尤有甚者,幾個小波折的發生更是擾動著內心關於旅行的平靜。按理說一連四日的開車經驗,早該熟悉右駕的種種性質,然則心裡頭卻仍有股說不出來的壓力。而壓力對於開車、對於旅行都是非常耗損心力的過程,若不設法改善,將有可能導致負向循環,讓旅程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其實打從行程因為下雨而修正開始,便努力地嘗試調整心情,可這過程偏偏又經歷了相機重摔、蓁蓁眼鏡沒來由壞掉的衝擊。在小樽的那一晚,看著腳痛的蓁蓁卻自責於相機的事宜而傷心難過,一個人窩在床上,抱著新買的「睡睡貓」啜泣,著實令人心疼不已。旅程中想要好好守護的家人念頭,從未止歇,可卻不知怎地自己竟也掉入了情緒的泥淖之中。隔天從小樽離開前往札幌,不經意地發現眼鏡行時,毅然決然帶著蓁蓁重新配置眼鏡。那像是想要透過實際的行為來宣告克服困頓的決心,也像是想要嘗試一掃在波折中掙扎的低氣壓,一如抬頭仰望的天氣。

也許就因為這種種因素,所以看著蓁蓁與亮亮正因為價錢而猶豫著是否要購買開懷大笑的龍貓玩偶時,心裡頭突然有個聲音,覺得也許這也可以是一個心態翻轉的關鍵。衝動也好、荒誕也罷,甚至說是幼稚倒也無妨。因為接續的旅程中,「笑笑貓」就這麼擺放在車中,行車之時,每每看見那笑容,就會憶起動畫中,龍貓所扮演的守護與陪伴的角色。心裡頭隨之而生一種篤定、還有一種被眷顧的相信。
開往富良野的路程中,雨神再次展現著隨性與暴虐,位於後座的蓁蓁與亮亮突然心血來潮地聊起學校的點滴。那放肆而癲狂的大笑,像是想跟外頭的大雨一別苗頭。而那屬於心頭的溫暖,則是逐漸盈滿於車內,進而溫柔地沁入心頭。從後視鏡看見兩姊弟笑得東倒西歪,想來對蓁蓁來說,昨日心頭的陰霾早已一掃而空,可偏偏易感的爸爸竟然仍陷在那份糾結之中。抬頭看著眼前同樣咧嘴大笑的龍貓,不禁想著是否牠也正笑著己身的執迷。想到這兒,不禁也輕聲笑了。伸手輕輕地搔了一下龍貓的肚子,也許在牠面前,我們都是小梅吧!那一刻,心裡頭甜甜的,原來我們都可以是小梅啊!
開抵富良野森之時計的停車場,臨下車之際再次看著眼前的龍貓,懷著童稚的天真動手將牠轉而朝向車外。從車子外頭望去,那像是期待我們歸來的眼神,倒是再次逗樂了蓁蓁與亮亮。接續的路程之中,開車之時,龍貓望向車內,下車之後,望向車外,彷彿成了必要的儀式。有時過於匆忙而忽略,蓁蓁與亮亮都還會出言提醒。就這樣旅程中,「笑笑貓」成了另類副駕駛。乍看之下,可有可無的陪伴,卻在心頭鋪陳著一份安穩。而那笑容,更成了時時刻刻的提醒與鼓舞。在旁人眼裡,或許那只是一個絨毛玩具,但是當情感投射發生之際,那就是關於守護與陪伴的「龍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