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就是當一個很健忘的人,學會釋懷和忘記,也是一種能力。
年少時,非常羨慕能在一起長久的感情,總認為一段關係長久,就是幸福。然而隨著年齡漸長,經歷了離別和毫無預告的散場,才逐漸覺得能走到最後的感情,從來都不是有愛就足夠。
常聽老人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如今驗證了許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幸福就是做一個記性很差的人

後來才發現,毫無防備的散場才是人生常態,有些事情也總是失去後才顯得彌足珍貴。
能走到最後的感情,從來都不是相愛或是幸運,而是一次次的退讓和妥協以及選擇性的遺忘,是無數次對彼此的原諒和包容。
也體會到了老爸說人生有時候就是「難得糊塗」,如果事事都較真,事事都要爭個結果,真的太傷神了,人生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不要被困在一座山上。

人一定要具有翻篇的能力
其實人生的容錯率,往往比我們想像中更大,人生沒有跨不過去這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然而其實原諒別人,何嘗又不是放過自己。也因此,逐漸放下了對長久的執念,因為長久並不是幸福和安穩代名詞,事實上需要無數個忍耐和放下來維持。
以前不甘心,總想爭個偏愛的優先權,但後來卻漸漸放下執念,畢竟人心各有所願,的確沒道理可講。
有時候你所看到的並非事情的真相,你所知道的不過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然而,或許每一段關係都有期限,不只僅僅於感情,在工作、友情或是任何一段關係亦是如此,人一輩子有太多露水情緣,珍惜相逢一場,也感謝遇到的所有貴人。

沉默成本不參與重大決策
如果方向錯了,停止就是進步。

這世界就是一場巨大的事與願違。
我依舊待人真誠,只是不再有期待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純淨的愛意和奮不顧身的勇氣,也是不可再生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