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出自琅琅悅讀是松浦彌太郎的新書《50歲後我想這樣過》的重點書摘,核心訊息很清爽,給中年階段的人一些「重啟人生」的靈感。濃縮成幾個關鍵 takeaways:
🌱 人生 50 歲的轉折
- 如果能活到 80 或 100 歲,50 歲只是「前半場結束」。
- 這個階段不是衰退,而是 開始描繪自己人生新劇本 的最佳時機。
- 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把自己視為「主角」,去寫下接下來的故事。
🎈 回到 10 歲的自信與活力
- 理想生活:像孩子般「有趣、開心、隨心所欲」。
- 像 10 歲時:
- 每天專注於眼前的樂趣,全力投入。
- 有「什麼都能做到」的自信。
- 今天的不愉快,明天就忘掉。
- 這份「純真少年」的狀態,不是天真,而是一種 自由與元氣。
🚀 風險與冒險:豐盛人生的關鍵
- 人分兩種:
- 勇於承擔風險的人
- 迴避風險的人
- 他自己一直是前者,從高中退學、轉職到挑戰新事物。
- 風險不是失敗,而是通往豐收的門票。
- 投入未知世界,換來更廣闊的視野與更多選擇。
- 這些冒險像複利,讓人生逐漸更精彩。
- 悖論:其實越能承擔風險的人,反而越能保持穩定。
💡 實用提醒
- 沒有「絕對穩定」這回事,唯有不斷選擇、嘗試,才是最穩定的方式。
- 不要魯莽賭博,而是有意識地承擔挑戰。
- 保持「持續挑戰的狀態」= 維持生命的引擎。
📖 這篇其實在回答一個常見的焦慮:
「50歲以後,還能幹嘛?」
松浦的答案是—— 找回10歲的勇氣,選擇有趣的冒險,活成自己故事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