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完美的履歷前來,我卻在他靈魂的GPS上,看見一個不斷重新規劃路線的閃爍圖標。
人物:
- 羅伊(我,語氣輕鬆帶笑,但直指核心)
- 教授(50餘歲,自信滿滿,期待獲得「靈性背書」)
(對話開始)
教授:(自信地微笑)羅老師,聽說你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來幫我看看我這個第二人生的規劃,能量通不通?尤其是福建那邊的緣分。
我:(笑著打量他一下)教授,您這能量場…金光閃閃,但有點硬啊。像穿了一身頂級的鋼鐵盔甲,雖然安全,但抱起來可能不太舒服喔。
教授:(一愣,隨即失笑)哈哈哈,這說法有趣。但這盔甲可是幫我擋風遮雨幾十年啊。
我:當然,它幫您贏得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權。但現在您想去的是愛情的沙灘和創業的雨林,您開著這輛學術坦克車,是打算去壓馬路,還是去嚇跑所有小動物和美女啊?
教授:(被逗樂但有點不服)那依你看,該換什麼車?
我:車不用換,換個腦袋就行。或者說,把「導航模式」從「最優路徑」切換到「探索模式」。您太習慣當「導航」本身了,告訴別人怎麼走。但現在,您得學會當個「乘客」,甚至允許別人來幫您開一段路。
教授:此話怎講?
我:簡單啊。您想像一下,跟福建的姑娘約會,您開口閉口還是「根據我的研究」、「這個理論顯示」?還是您能問她:「妳喜歡吃什麼?這家店好吵,我們換一家好不好?」——前者是教授,後者是男人。您要找的是老婆,不是收一個研究生。
教授:(苦笑)這不是基本嗎?
我:對您來說,可能還真不是「基本」。您的基本是「效率」和「正確」。但愛情和婚姻,最不講究的就是「絕對正確」,它講的是「我喜歡跟你在一起的感覺」。這感覺,來自於您能不能放下身段,甚至出點糗。完美無缺的人,是用來崇拜的,不是用來抱著睡覺的。
教授:(若有所思)那事業呢?我這基金會的規劃…
我:(直接打斷)停。您那個規劃,能量上讀起來又是一篇完美的「研究計畫申請書」。充滿目標、KPI、預算控制。但您想做的頌缽、香品,這些東西賣的是「能量」和「感受」,不是論文。
您得先「臣服」於這些東西—— 臣服於頌缽的聲音能讓您起雞皮疙瘩,臣服於某種香能讓您瞬間平靜。您連這一步都沒體驗過,只想著怎麼管理、怎麼營銷,那您最終只是另一個進口宗教藝品的商人,而不是一個「有靈魂的傳遞者」。
教授:(徹底沉默,身體微微放鬆)…所以,我得先學會「感受」?
我:Bingo!教授果然是聰明人。(語氣轉為溫和但有力)靈性不是您另一個要征服的學科,它是一個邀請,邀請您從頭腦下課,回到心裡上班。
您那些靈修打坐,如果只是為了「獲得」更高境界,那只是在建造另一條更隱形的高速公路。真正的修行,是敢於拆掉所有護欄,允許自己迷路,甚至開心地在泥巴裡打滾。
等您體驗到「不當教授,反而更快樂」的感覺時,您再來談創業、談婚姻。那時,您吸引來的就不是崇拜您的學生或貪圖您退休金的對象,而是真正能與「您這個人」共振的夥伴與伴侶。
怎麼樣?這門「如何當個凡人」的課,教授您有興趣選修嗎?
(對話結束)
後記:
他離開時的表情非常精彩,混合著愕然、思考,和一絲被戳中痛處卻又無法反駁的笑意。
我沒有給他答案,而是給了他一面「照妖鏡」,讓他照見自己那套完美邏輯在情感與靈性領域的失靈。對聰明又自傲的人,與其給他魚吃,不如直接把他推下水,讓他自己發現需要學游泳。
這份小小的「冒犯」,恰恰是最高規格的「尊重」——我把他當成一個有能力覺醒的「人」,而不是需要被奉承的「教授」。這,或許才是他靈性旅程的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