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接獲許多求助電話,詢問者大多數並非擔心費用問題,而是面臨最難解的處境──家人根本沒有戒毒意願。許多家屬哀嘆:「我好說歹說,什麼方法都試過,就是不聽啊!」這樣的無力感,往往讓家庭陷入更深的痛苦。
擁有20年戒毒輔導經驗的執行長林芯瑩,長期與毒癮者第一線接觸,她觀察到,家屬若懂得正確的溝通方式,不僅能減少衝突,更能引導出吸毒者的自發改變。她整理出4大溝通技巧,公開分享給所有成癮家庭。
一、停止證明吸毒者是錯的
一個狀況不佳的人,沒有能力冷靜承認自己的錯誤,若家人不斷責備,只會讓對方更加失控,甚至逃避問題。與其責罵,不如以「關心」取代「指責」,引導他自己看清現況。
二、不與毒癮者對立
強迫只會帶來反效果。要嘛讓他更堅持「吸毒沒什麼大不了」,要嘛養成完全沒責任感、只聽命於別人的態度,最後陷入「戒了又吸」的循環。家人可以看見他做對的部分,給予鼓勵,幫助他勇敢做出自己的選擇。例如:我有看到你堅持了兩個月,這次吸毒原因是什麼?你需要家人的幫忙嗎?
三、不要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許多家屬因對方繼續吸毒而陷入自責,覺得「我沒有能力幫助他」。這種想法容易轉為抱怨,結果兩敗俱傷。要記住:你的重點應放在「幫助成癮者」,而不是藉由他的行為來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夠好、一無是處。
四、嚴禁奉承討好
有父親怕孩子買毒時被抓,竟親自載他去買;也有母親怕孩子偷錢吸毒,乾脆直接給錢,這些案例看似愛,卻讓孩子一次次逃避責任,這種案例的戒毒成功率也最低。真正的幫助,是讓成癮者自己承擔後果,而不是替他收拾爛攤子,更何況連父母的價值觀都扭曲了,要如何導正孩子呢?
林芯瑩強調,每個案例狀況不同,若家屬依然不知如何處理,可以撥打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求助專線:05-6625500 / 0921-506599 陳專員。家屬也可參加線上研習班,學習更多專業的應對技巧。正確的陪伴與溝通,將會是成癮家庭走向復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