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我,關於如何開始居家工作的第一守則,那就是:不要只是為了「不想上班」而選擇成為在家接案或創業。
很多人聽到我在家工作,總是會有許多刻板印象:你的時間很自由、可以睡到自然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事實不然!在家工作的工作時間是彈性的,但同時也代表著你無時無刻都有可能在工作。要更懂得運用瑣碎的時間、更懂得提高效率、更懂得一心多用、一人多工。所以實際上在家工作或開始創業的前幾年,會比每天去公司上班還要累,還要處理其他瑣碎的事情,比如每兩個月要繳營業所得稅、自己的勞健保、從零到有的工作流程......一天24小時的界線變得很模糊,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陷入工作與生活失衡的狀態。
這才是創業跟在家上班的真相。
所以,如果只是為了「想要睡到自然醒才開始工作」、「想要在平日出去玩」、「想體驗一邊旅遊一邊工作」的感受而走上這條路會非常辛苦。我也曾在蜜月期間帶著電腦出門,在機場候機時還在寄信,也要隨時收發訊息,一秒切換工作狀態;不管去哪裡玩也都會帶著電腦,或確保自己的手機可以隨時辦公;平日的社交也都會控制在一個月兩次左右,因為時間真的沒有自己想像得那麼多!
同時,我也花了一兩年的時間去適應「收入不固定」這件事,不是每個月都有錢入帳,就必須花更多時間與心力在財務管理上。每個月都要上演一遍,繳完房租、水電、孩子學費、卡費、管理費、工作室固定支出後才能好好入睡,有種終於能好好呼吸的感覺。有時候壓力太大,我還會尋求心靈上的協助,算算塔羅牌讓我知道「我今年一定可以平安渡過」,說服自己不要太焦慮。
當然,一定也有人說:「如果你夠優秀就不怕沒有案源。」這是肯定的,但有時候不是沒有案源,是就算有也已經吃不下工作量。要請人幫忙就會少賺,又有品質不穩定的風險,所以要讓自己更優秀,就還是需要花時間、花資源不停精進自己;想要請人幫忙就要花時間跟精力提供培訓與教育,這些都是自己要扛下的時間成本!別人只會看見你「賺得多不多」、「有沒有做起來」,只會在你看起來有時間在平日出門或休息的時候羨慕你,卻不知道你熬過多少夜、流過多少淚才得以走到今日。
不要為了只是不想上班而選擇接案,而是讓自己轉換思維:就算是在公司上班也要把自己視為「獨立工作者」。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收入,並為自己制定5年、10年的計畫。享受公司資源的同時也不停提升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版本。
如果你已經確定自己更嚮往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戰,也有認知到自由工作者的挑戰與艱辛之處,那歡迎搭上這輛幫自己開路的冒險列車,享受這趟全新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