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這三個字,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常常讓人滿頭問號。
很多人以為愛自己就是放縱自己,吃一頓大餐、買一件漂亮的衣服、泡個舒服的熱水澡,好像就完成了這件事。但如果你認真想一想,愛自己不只是偶爾的寵愛,而是對自己的認可、接納,還有真實的尊重。
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真正愛上自己?以下五個方法,讓你一次搞懂。1. 學會善待自己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對朋友總是很寬容,對自己卻異常苛刻?
考試沒考好、工作出錯、做決定猶豫不決,我們腦中那個負責批評的聲音出現。
先暫停一下,想想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犯了同樣的錯,你會這樣批評對方嗎?
愛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用同樣的溫柔對待自己。當你失誤時,試著對自己說:「沒關係,你已經盡力了。」
這不是逃避責任,而是給自己一點呼吸的空間。
2.建立自我邊界感
愛自己,也包含懂得說「不」。
我們經常為了取悅他人,答應了不想做的事,甚至犧牲掉自己的時間和情緒。
健康的界線,就像替自己的心靈畫出保護圈。
當有人試圖越界時,不需要生氣,也不用委屈,禮貌但堅定地告訴對方:「抱歉,這件事我不方便。」
界線不是拒絕愛,而是確保在愛他人的同時,你還能保護自己。
3. 給自己專屬的照顧時光
別再說「沒時間」,那只是優先順序的問題。
無論是固定運動、週末追劇、還是每晚十分鐘的靜心冥想,這些時光能讓你和自己重新連結。
想想看,我們總是為別人找到時間,卻很少為自己留一點空間。
當生活開始壓得你喘不過氣,試著在行程表裡塞進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時段。
4. 做最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總是為了符合他人期待而活,最後只會在某個深夜突然覺得空虛。
愛自己的核心,就是允許自己做「真實的你」。
不需要迎合別人喜好,不必假裝比實際更快樂,也不用在乎朋友圈裡是不是「特立獨行」。
當你忠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時,你會發現生活變得更輕鬆,人際關係也更自在。
因為真實的你,才是最吸引人的版本
5. 找回內心的小快樂
成年人的生活總是很忙,但快樂不該只停留在假日限定。
愛自己,意味著允許自己每天都擁有一點小幸福。
去吃那家一直想嘗試的餐廳、追你最愛的劇、播放能讓你想跳舞的歌單,或只是靜靜地喝杯熱拿鐵。
這些微小的快樂,會在不知不覺中累積,成為對抗壓力的能量來源。
今日重點
📍 愛自己不是放縱,而是接納與尊重
📍 學會善待自己,設立界線保護內心
📍 留時間照顧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小快樂
📝經驗分享
每次從實驗室離開後,回到家時整個人像被掏空,只想窩在角落靜靜地放空。可是一關上燈,我的腦袋又開始翻舊帳,責怪自己今天又沒研究進度、對課程又一知半解、報告本來可以再更好一點。
直到有一刻,我突然想起一句話:「如果今天換成是你最好的朋友,他犯了同樣的錯,你會怎麼對待他?」我想,我大概會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說:「沒關係,你已經很努力了。」 那為什麼對朋友可以這麼溫柔,對自己卻總是苛刻到近乎殘忍?
我認為試著練習「自我關愛」,確實是一種接納自己的方式。當我允許自己失誤、允許情緒低落、允許自己慢一點,我反而感受到一種久違的輕鬆。原來,自我善意是一種力量,它讓我在錯誤裡不再陷落,而是學會爬起來。當我明白每個人都會有軟弱的時候,也就不再孤單;當我能正視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逃避它們,我也更能專注於當下。
自我關愛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讓我們在現實的重量裡,學會溫柔地對待自己。當我們允許自己不完美,才能找到平衡,也才有力量繼續前進。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請按下「♥︎」鼓勵我繼續創作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留言建議和回饋,讓小弟能產出更有價值的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