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或許難以掌握、捉摸,因爲它像水銀一樣,在每次的變化中消失,從而顯示其變化魔力。」道格拉斯.福塞特
本文應❦ 莊小昕 點單,林燃(創作小說家) 的另一篇《直覺巫力》還在趕工,敬請期待~~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遊戲,顯化法則可說是終極攻略。透過這個法則,每個玩家都能充分發揮潛能、享受遊戲樂趣,因為我們生來就是「創造者」,每個人都被賦予了相同的基礎技能。
吸引力法則&顯化法則
很多人以為吸引力法則就是顯化法則,其實這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理論。
吸引力法則相信,你所思考、感受和相信的頻率,會吸引相同頻率的人事物進入你的生活。當你內心保持正面積極的狀態時,生活中也會出現更多好事情。就好比宇宙是一面神奇的鏡子,你給它什麼樣的「能量」,它就映照出相應的人生。
顯化法則是強調「內在即外在」,認為現實完全是內在意識的投射,直接由內在信念和想像塑造外在世界。外在世界是你內在意識的顯化,更具主動性和神性。在方法論上吸引力法則較多元,涉及正向思考、感恩練習、視覺化等。
相較之下,顯化法則更加直指核心,內維爾主張想像創造現實,你的內心世界決定你的外在世界,你是「人生」這部電影的導演,可以決定劇情要怎麼發展。這個概念讓你更有掌控感,一切盡在你手中。
內維爾
內維爾(Neville Goddard)20世紀顯化法則的先驅人物,被譽為新時代運動的奠基者之一,對顯化法則實踐有深遠的貢獻。
他的理念認為個人意識就是創造的源頭,沒有外部宇宙獨立於意識存在。他常引用《聖經》中的「我是我所是」(I AM that I AM),認為每個人都是神聖意識的一部分,擁有無限創造力。
他鼓勵人們勇敢地活出自己的理想,視一切擁有為已具足,生命會以你所聲明的內在真我回應你。

終局思考
從終點出發去思考,才能創造出現實
舞蹈老師Jessica有個夢想,她目前與好友共同經營位於雷諾的亞瑟.穆雷工作室。她的夢想是擁有一家自己的工作室,但礙於資金問題,遲遲未能如願。
第一次聽到內維爾的理論時,她感到難以置信,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還是買了他的書。閱讀的過程中,她感到自己心中的某個部分被點燃了。她決定親自驗證這個理論,開始在腦海中構建理想的未來。
每晚,她都在不斷重複想像中的場景,這些畫面在腦中越發生動。她看到總公司宣布要拓展業務,正在尋找新據點的負責人,並稱讚雷諾分部表現優異。
三個禮拜過後,總公司調派她到貝克斯菲爾德的工作室,夢想就這樣成真了。這一切來得太突然,她至今仍感到不可思議。
顯化法則的根基是想像創造現實,結局會忠實反應你的想像力。
所謂的終局思考,就是假設法則,關鍵是要感受到,你「已經」是那個理想中的自己,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以這樣的感受為出發點,你會如何思考?如何行動?是一種現在式的狀態,而不是「我希望…….」。
由終點出發去思考、去實踐,得以創造出現實。未來根基於人類的想像力,並在創造過程中不斷推進。想像不僅是藝術家的創造來源,也同樣是科學家、企業家及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創新基石。
要點
- 想像—目標首先要在腦中成形,看到這個畫面。
- 情緒—感受到強大的情緒,是興奮、感激還是滿足,情緒越強烈速度越快。
- 全情投入—在那個畫面中感受到,你已經是、已經擁有,並付諸行動。

前瞻性的幻想
「人要超越感知意識,忽略你對現實的感官認知,去深入探索抽象的意識。——內維爾」
在想像中全情投入,最大限度地調動五感,讓腦中的畫面更生動。最重要的是感覺它變得真實,你宛如真的置身此地,感受與他人互動的自在,目標達成後的喜悅與家人相處的歡樂。
關鍵在於,即使願望還沒實現,也要像已經實現了般生活,如此就能縮短等待的時間。
障礙
顯化最大的敵人,是對現實的緊抓不放。我們許下了願望,卻像焦急的園丁,不斷挖開土壤查看種子的狀態—這種不安與懷疑,恰恰阻礙了成長。當我們頻繁回望「為什麼還停留在原地」時,這份焦慮就成了匱乏的信號,讓夢想無法在信任中萌芽。
人既受到感官的束縛,同時又擁有做夢的自由,因此內心存在著持續不斷的衝突,而個體的內在衝突會顯現於社會關係中。
內維爾提供幾個解法,首先培養內在一致性,當感官世界與內在願景衝突時,堅定地選擇內在的聲音。就像演員完全沉浸在角色中,即使周圍是攝影棚,但在意識中就是那個角色的世界。
接納過程而非抗拒,承認衝突的存在是自然的,但不讓它主導行動。像觀察者一樣看待焦慮和懷疑,不被它們牽著走。
成為自己的創造者
顯化法則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的創造者。當我們學會從終局思考,用想像力描繪理想生活,並全然相信那個未來的自己時,現實就會開始朝著我們的願景移動。
記住,關鍵不在於外在世界如何回應,而在於你是否真心相信自己值得擁有夢想中的生活。放下對現實的執著,信任想像的力量,讓內在的創造者甦醒。你的人生遊戲,正等著你開啟創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