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工作的辦公大樓裡搬進了一家日本汽車公司。
偶爾在電梯間裡,會遇到幾位穿著筆挺西裝的年輕人。襯衫燙得平整、皮鞋擦得發亮,他們的樣子,讓我立刻想起東京街頭的上班族。果然,他們是日本派駐來台灣的員工。
那樣的穿著,在我們這一棟大樓裡,顯得格外醒目。不是因為不合適,而是因為和周遭的氛圍截然不同。這讓我想起一個問題:穿著,真的重要嗎?
答案是:重要,甚至比我們想像的更深遠。
在我們的公司,因為屬於運動產業,運動服裝就是一種文化。球鞋、運動褲、 T恤、運動外套,是辦公室裡的日常景象。
因此,每當有面試者或是訪客穿著正裝走進來,總是引來大家側目。這不是笑他,而是一種「驚訝」:原來有人把這裡想像成銀行或金融業。
有些新同事甚至說,他們從未想過可以穿運動鞋上班。直到加入公司,才感受到「文化的轉換」帶來的新鮮。
衣服,不只是布料,而是一種身份語言。它讓你看起來是不是「這裡的一份子」。
我想起曾經在活動中認識的一位女生。她非常注重穿搭,每一次出席活動,她都精心打理自己,因為她相信:在別人看到能力之前,先看到的永遠是外表。
於是,她把外表設計成一種「人設」。結果,十場活動裡有九場,總有人走過來對她說:「好喜歡你的穿搭!」 那一刻,她已經贏得了第一層的注意力與好感。
職場中的穿著,其實不只是「合不合宜」的問題,而是三個層次:
1.專業感 —— 讓別人對你有信任。
2.文化感 —— 顯示你是否懂得這裡的遊戲規則。
3.個人感 —— 穿著會不會替你加上獨特的標籤。
所以,穿著,不只是個人選擇,它更是文化的認同感。
你穿什麼,就在告訴別人:我是誰、我屬於哪裡。
預約1:1諮詢服務,請搜尋 擺渡人生學校-生涯諮詢師-俠客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