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圈打滾二十年,她跑過社會線、政治線與專題線,見證過天災人禍、政壇風雲,也記錄過無數小人物的生命故事。如今,她選擇卸下記者身分,轉戰健身工廠,成為公關經理。
「記者是裝炸彈的人,公關是拆炸彈的人。」她笑著總結兩種角色的差異。這場轉身,不只是換了跑道,而是一場人生進化。

▎二十年的新聞歲月
「我在台視12年,三立8年,跑過社會、政治,最後做專題。」安安邊數邊笑,語氣卻透著自豪。
六年社會線,她第一時間衝上火場、意外現場,冷靜找到新聞的核心。八年政治線,跟著馬英九兩任總統的完整八年,熟悉政壇的語言與輿論風向。最後六年,她投入《台灣亮起來》等專題節目,跑遍365個鄉鎮,用鏡頭記錄庶民的故事。
「說故事,是我覺得最珍貴的事。」她回憶,許多企業主其實有很深的理念與故事,卻缺乏能幫他們說的人。那時,她心裡埋下一顆種子:或許有一天,她能成為那個說故事的人。

台灣亮起來節目專訪各界名人
▎為何選擇公關?
真正的契機,是COVID-19。疫情下,健身產業被視為防疫破口,許多健身房被迫停業,甚至背負「過街老鼠」的標籤。
「明明運動是帶給人快樂與健康的,為什麼會被污名化?」安安心生不忍。就在此時,她遇見了健身工廠的老闆。
「總公司大廳裡掛著一句話:強國必先強身,有志者事竟成。」她記憶深刻,那一刻心裡的弦被撥動。「或許,我的下一個二十年,該在這裡。」
▎華麗轉身的陣痛
從記者到公關,看似順理成章,實則困難重重。
「剛開始天天想哭,每天都想打電話回新聞圈找工作。」她直言。記者是單打獨鬥,快狠準;公關卻要協調各部門,規劃半年、一年的策略。這些全是陌生的挑戰。
然而,她把新聞人的養分帶進新角色:即時判斷、掌握輿論風向、清楚說話的能力,都讓她在關鍵時刻,能「拆彈」成功。

▎危機處理:從性騷擾到個資外洩
她最難忘的,是一次場館內的疑似性騷擾爭議。一位小網紅會員在淋浴間遭不當觸碰,氣憤之下發文曝光。
「我在24小時內取消加害者的會籍。因為在健身工廠,安全比做生意更重要。」安安語氣堅定。危機迅速化解,反而換來外界對品牌的信任。
另一場硬仗,是2023年的個資外洩事件。當詐騙電話湧入會員,她選擇第一時間報警,並主動通知所有會員。
「很多業者會隱瞞,但我不行。我要讓大家知道,不要再被騙。」她帶領全公司同仁在一週內透過LINE、簡訊、Email全面通知會員。
「或許我們仍要承擔責罵,但至少誠實,才能贏得信任。」
▎從跑線到跑校園
除了危機處理,她也推動品牌的新嘗試。2024年,健身工廠老闆出了一本書,記錄企業經營經驗與理念。
「一開始我心想,健身房出書誰要看?」她笑著說。但她靈機一動,跑遍全台大學體育相關科系,把書當教材推廣。結果意外吸引學生認同,畢業後加入健身工廠,形成人才循環。
「願意多做一點,事情就會不一樣。」這是她的信念。
▎新的舞台,新的信念
記者與公關,角色雖然對立,但核心卻相通。
「記者追真相,公關守信任;記者提問,公關回應。兩者都在說故事,只是觀點不同。」
對於後輩,她語重心長地提醒:「沒有跑過火場,就別急著當滅火器。公關必須穩,必須承受壓力。記者的歷練,是最好的養分。」
四年過去,她已在健身工廠站穩腳步,帶來危機處理的果斷、品牌故事的溫度,以及公益活動的深度。
她笑說,記者魂依然存在,「看到新聞還會忍不住切畫面,腦中立刻想好標題。」但她知道,這份魂魄,如今已成為她在新舞台的力量。
「我的前二十年是新聞,後二十年,會是公關。」
對吳安安而言,這不是離開,而是一場升級打怪的人生進化。
【品牌放大鏡】健身工廠
成立於2006年的 健身工廠(Fitness Factory),是台灣本土規模最大的連鎖健身品牌之一,目前全台已有超過80間直營據點,會員人數突破40萬。品牌理念以「強國必先強身,有志者事竟成」為核心精神,致力推廣全民運動,讓健身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健身工廠不僅提供專業器材、團課與私人教練服務,也積極投入公益:長期舉辦捐血、植樹、二手義賣、偏鄉教育捐助等活動,並捐贈健身器材給軍警消單位,落實「讓更多人因運動而健康」的品牌使命。近年來,健身工廠更跨足出版與校園合作,推廣運動產業知識,成為台灣健身產業的領航者。
健身俱樂部經營管理:健身工廠經營寶典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3409?sloc=main
誠品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140592682597272008?attr=null

🎧【收聽南希不設限一刀未剪專訪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