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後的聲音]我想給孩子的,與他真正想要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希望給孩子什麼?孩子又真正想要什麼?

週末我去上了一堂心靈溝通課程。

老師拿出一副「親職澄清對話卡」,要我們從「價值卡」中挑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我希望孩子擁有什麼能力?我期盼他能做到什麼?

raw-image


桌上有大約63張卡牌,每張都寫著一段特質或功能。

就像在玩遊戲,你可以給孩子裝備技能:敏捷、力量、智慧、勇氣……每一張都讓人心動,又讓人難以取捨。

篩選分成四輪。

第一輪,我幾乎選了半數卡牌:尊重別人、有禮貌、身體健康、好成績、愛人的能力……每一張都像是父母心底的希望。

raw-image

第二輪,只能縮減到10張,我開始思考哪些是孩子最需要的:安全感、尊重別人、身體健康、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第三輪,僅剩四張:身體健康、安全/珍惜生命/懂得保護自己、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第四輪,最後只能選一張。我毫不猶豫地選了「安全/珍惜生命/懂得保護自己」。

對我來說,孩子能平安、不受傷、懂得愛惜自己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可是,當老師問我們:「孩子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我想到——「快樂、開心、身心放鬆。」

raw-image

瞬間,我腦中浮現上週的畫面:我叮嚀孩子騎腳踏車要注意安全,要看車,他說「有,看到了!」。

可是安親班老師打電話說,他沒聽話,差點在路上受傷……那一刻,我決定自己帶他去上課。

孩子看著腳踏車,眼裡閃著失望:「為什麼不可以自己騎?」

我理解,他喜歡那種自由、快樂的感覺;而我,只想保護他。


在課堂上,我突然明白老師的用意——我們想給孩子的,和孩子真正想要的,可能不一樣。

每輪篩選就像剝洋蔥,一層層剝開,看到核心價值;而每一層選擇背後,其實都是父母的焦慮與期望。

當最後只能選一張卡時,父母與孩子的答案常常不同。


這讓我思考:如何在安全與自由、期望與喜悅之間取得平衡?

或許,父母的任務不是替孩子決定每一件事,而是在給予保護的同時,也留下一片自由空間,讓孩子學會在安全的框架裡,找到自己的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深語
3會員
36內容數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深水區」, 那裡的情緒不浮躁、思想不喧嘩。 這裡寫下我感受到的重量,也紀錄那些安靜但滲透內心的時刻。 一尺,剛好不淹沒,卻足以洗出真實。
水深語的其他內容
2025/08/26
今年的日子,從一開始就有種說不上來的「不順」。 原本以為只是生活裡的小插曲,但偏偏意外接二連三,讓我開始懷疑:這是不是一種「流年不利」?
Thumbnail
2025/08/26
今年的日子,從一開始就有種說不上來的「不順」。 原本以為只是生活裡的小插曲,但偏偏意外接二連三,讓我開始懷疑:這是不是一種「流年不利」?
Thumbnail
2025/08/18
在繁忙的照顧責任中,快樂與感動變成了奢侈品,但這份缺席感也反映出照顧者默默付出的深沉,以及對家庭連結的重視。
Thumbnail
2025/08/18
在繁忙的照顧責任中,快樂與感動變成了奢侈品,但這份缺席感也反映出照顧者默默付出的深沉,以及對家庭連結的重視。
Thumbnail
2025/08/08
參與團體活動的自我探索經驗,透過一張象徵生命狀態的卡片,反思十年照顧者身份的掙扎與成長。以一棵帶有綠、黃、橙黃三種顏色葉子的樹,比喻作者在照顧姑姑和女兒的雙重身份下,努力平衡自我與他人需求的狀態。藉由對卡片圖像的解讀,領悟到照顧他人不必追求完美,只要盡力付出關懷已足夠。
Thumbnail
2025/08/08
參與團體活動的自我探索經驗,透過一張象徵生命狀態的卡片,反思十年照顧者身份的掙扎與成長。以一棵帶有綠、黃、橙黃三種顏色葉子的樹,比喻作者在照顧姑姑和女兒的雙重身份下,努力平衡自我與他人需求的狀態。藉由對卡片圖像的解讀,領悟到照顧他人不必追求完美,只要盡力付出關懷已足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在短影音與碎片化資訊充斥的時代,孩子的內心聲音常被外界的嘈雜掩蓋。然而,寫作不僅是技巧的累積,更是一場自我對話。在【小瓢蟲寫作課】裡,我們透過溫柔的傾聽與引導,讓孩子在文字中看見自己,梳理情感,並在故事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在短影音與碎片化資訊充斥的時代,孩子的內心聲音常被外界的嘈雜掩蓋。然而,寫作不僅是技巧的累積,更是一場自我對話。在【小瓢蟲寫作課】裡,我們透過溫柔的傾聽與引導,讓孩子在文字中看見自己,梳理情感,並在故事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你知道最近新聞的「補習班魔鬼行程表嗎?」同時身兼父母,孩子身份的你,有什麼感觸和想法嗎?請務必分享讓我知道。
Thumbnail
你知道最近新聞的「補習班魔鬼行程表嗎?」同時身兼父母,孩子身份的你,有什麼感觸和想法嗎?請務必分享讓我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