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隔離組的一位教會弟兄參加我們的跑步小組,見他幾投入和享受,跑過兩次之後我便問他想不想繼續參加,並加入我們的群組中,他說這樣一個簡單的跑步組可以一起操練身體,還有唱詩歌及禱告的時間,他是樂意參加的。在高興多一位成員參與之外,覺得最有趣就是在他的回應中用上「簡單」一詞來形容我們這個跑步組,我會心微笑,難道他參加兩次便看透我的心意嗎?
這個跑步組是一位教會姊妹去年十月找我去統籌及帶動,最起初的目的就是聚集同區一班有心操練身體及做運動的弟兄姊妹,相約一週一次一起運動。其實誰人不想操練好身體,但困難就在於如何一週找一晚的時間一起做運動,別說各人有不同的生活和家庭擔子,就是各人的體能狀況和時間表也各有不同,如何定到一個能夠切合大多數成員的地點、日期、時間和訓練方式就真的令人費煞思量,而且弟兄姊妹在週間還有自己本身的團契相聚,我就不能夠因為鼓勵弟兄姊妹做運動而影響出席自己一個團契的意欲了,於是一步一步摸索便知道什麼日子、什麼時間和什麼位置比較適合大多數人,我就不怕醜的為大家決定每個星期的安排,來到的就來,來不到的也別介意。
我們沒有什麼會員制度,更別說要交會費或要填一份申請表,我甚至在起初連開一個聯絡群組作溝通的行動也不願,就是越簡單越好,沒有點名,沒有訂立嚴謹的流程或練習計劃,每次就看有那位成員來到參加再作決定,我對弟兄姊妹能否準時來到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要求,畢竟大部分成員有工作,而且工作的地方也遙遠,他們若果因工作需要而很遲才來到,他們大概都不會勉強前來,我催逼也沒意義,而有心來到的可能只會遲幾分鐘到十分鐘,他們既然這樣有心來參與,其他人就先多傾談一陣或先做一些熱身再跑步吧。見識過一些跑會,或者他們邀請了專業的導師作指導,並且他們有一個要在跑步時間上有進步的目標,所以他們對於紀律性,例如是否準時、告假需要說明等項目成為了規條;此外由於要達到時間上的進步,所以他們為隊員度身訂做了一系列的計劃,包括要做幾多分鐘熱身,要做多少組間歇訓練及作幾多次短距離的衝刺等,連休息及舒緩跑也有規定,他們這樣做當然有其科學根據和專業性,若要訓練隊員做得更好,這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我和幾位隊友當初成立這個跑步小組的目的,並沒有要參加任何比賽的意圖,只是純粹為著操練好身體,再加上讓大家沒有忘記這件事情是為神去作,所以便加插了十至十五分鐘唱詩和禱告的時光。就是這樣便已經具備了這個小組的所有元素了。
我個人其實也很怕把簡單的事情複習化,和一班人一起吃飯或相聚不要太多人,六個或以內無論是選擇餐廳或菜式都簡單一點,並且不會出現太多價值觀不同及話不投機的情況;同樣,太多制度及規條往往也容易掩蓋了一件事情的原意,所以見到有些運動團體越辦越多架構和規條,又有一些教會把信仰制度化和企業化,我最怕就是出現這些情況。當然我也明白到人少少,就不需要太多制度和規條,若什麼團體人數越來越多就難免要定立一些客觀的制度來避免混亂,我也不敢說當我們的跑步組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會不會需要訂立更多東西,只是在我認為仍可以控制的情況下,簡單一點就好了。
(31.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