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發展|20歲的後半段,如何選擇自己的圈子?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上一篇《20歲的後半段,個人的選擇開始「天差地別」》 ,收到讀者來信說非常喜歡這部分的主題,

因此我想接續上一週的分享,來探討20歲的後半段,當發現自己與舊友有了不同的志向後,應該如何重新找到新圈子,讓自己不斷進步?

首先,如何判定自己與舊友有了不同志向?

首先要接受一個冷酷的事實是「人是會變的」。

舊友指的是過去在某個時間段,你們有著相同的目標,能互相扶持,對彼此的溝通有最大的「共鳴」。(比如:學生時代的同學;畢業同期入職的新人)

然而隨著階段性目標達成(比如:畢業),各自踏上新的挑戰,我們隨著際遇發展,每個人的志向開始出現分歧。

  • 有的人看重的是職業生涯的「縱向發展」:能不能「升遷」?
  • 有的人看重的是「橫向發展」:能不能鍛鍊更多不一樣的「能力」?
  • 也有的人看重的不是「職業生涯」,而是「生活品質」:這份工作能不能讓我維持身心健康?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 當然也人在乎的是其他層面,比如「社會公益」、「家庭養育」等等。

神奇的是,在畢業後的一段時間內,你們還是會和以前一樣相處,定時約定碰面,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你們對於同一件事情抱持「截然不同的態度」,你才猛然驚覺,原來你們的志向早已不同。

一個渴望「升遷的人」,勢必不會看重「工作與生活平衡」,甚至嗤之以鼻。

一個渴望「跨領域、鍛鍊多種能力」的人,勢必不願在單一職位久待。

一個已經決定「躺平」的人,更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還要為「在他們眼中結果都一樣」的事情努力奮鬥。

如果你發現你的舊友對於你的志向,抱持跟你不一樣的態度,不是誰對誰錯,也不必內耗,只不過是代表「你們現在有了不同志向」的信號罷了。

二、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哪些人最消耗你,哪些人又最能啟發你?

發現了與之前的朋友「志向不同」之後,新的問題隨之產生,「你該如何找到與現階段的你志向相同,最能幫助你抵達你的目標的夥伴呢?」

雖然在上一篇文章,我表明了自己喜歡做「孤狼」,

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也不清楚如何與「志向不同」的朋友劃清界線?如何表明態度?如何保護自己的能量?

並為此感到煩惱。

直到2年前有一天,我意外翻到了《智慧麵包》的一個短影片《如何遠離能量吸血鬼?► 能量在哪裡,成長就在哪裡!》,才讓我恍然大悟。

自那以後,我能用最簡單的方式,分辨對於當下的我「最有幫助的人群」。

印度智者Dandapani在影片中分享:

世上主要有三種人,分為「正能量的人」,「普通人」,以及「非正能量的人」。

raw-image

如何分辨呢?

如果你花5分鐘與「正能量的人」相處,談話結束後,你會覺得「心情舒暢」,並且心想:「哇,那真是一場有意義的談話!」。

如果你花5分鐘與「普通人」談話,談話結束後,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新的感悟,也沒有新的啟發。

如果你花5分鐘和一個「非正能量的人」相處,談話結束後,你會心想:「天啊,剛才真是太累人了!」。

三、篩選對象,調配時間和精力

懂了這個秘訣之後,我用這個方法得以快速篩選出對我「最有啟發」的那部分人群。

我會儘量去多閱讀他們的文章、多看他們的影片,讓自己的思維方式越發朝著「如同他們一樣」的思維方式走。

對於「非正能量的人」,或稱「能量吸血鬼」,我會敬而遠之。不去和他們爭辯,也不去試圖改變他們的想法,因為我知道我永遠也無法改變他們。

對於「普通人」,我不會避而遠之,而是調配和他們的相處時光。在維持自己的社交圈的同時,又確保自己不會「原地踏步」。

正如同影片中的Dandapani所說,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資源」,和「金錢」一樣,需要被妥善管理。

raw-image

你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哪裡,哪裡就會長出東西來。

越多時間靠近「正能量的人」,你就越可能變成「更高版本的自己」。

太多時間在「非正能量的人」的人,你可能變得張牙舞爪,最後還一無所獲。

同理,「普通人」雖然不會吸走你的能量,但是也不會讓你進步,久了只會「原地打轉」。


祝福大家都成為「更高版本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308會員
172內容數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2025/08/25
最近看到我是老查 分享的文章絕對不是「想太多了」,用第二曲線的框架思考人生下半場越早越好 ,覺得心有戚戚焉。 當中分享的「第二曲線」,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在無形之中使用「第二曲線」思考我的人生規劃。 所謂的「第二曲線」,最早是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迪提出。指的是在原先的成長曲線衰退之前,就
Thumbnail
2025/08/25
最近看到我是老查 分享的文章絕對不是「想太多了」,用第二曲線的框架思考人生下半場越早越好 ,覺得心有戚戚焉。 當中分享的「第二曲線」,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在無形之中使用「第二曲線」思考我的人生規劃。 所謂的「第二曲線」,最早是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迪提出。指的是在原先的成長曲線衰退之前,就
Thumbnail
2025/06/16
在分享我的故事之前,我想先問: 「你什麼時候會開始認真看待『你的選擇』」呢? 「Life is a choice」 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構成。 每一個「選擇」,意味著解鎖「新的道路、新的時區、新的挑戰」。 而每一個「選擇」背後,也意味著「新的支出」(時間、金錢、精力),以及放棄原有
Thumbnail
2025/06/16
在分享我的故事之前,我想先問: 「你什麼時候會開始認真看待『你的選擇』」呢? 「Life is a choice」 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構成。 每一個「選擇」,意味著解鎖「新的道路、新的時區、新的挑戰」。 而每一個「選擇」背後,也意味著「新的支出」(時間、金錢、精力),以及放棄原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許多人在二十世代所面臨的困惑和挑戰,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幫助我們在這個時期做出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許多人在二十世代所面臨的困惑和挑戰,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幫助我們在這個時期做出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