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發展|如何一直贏?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最近看到我是老查 分享的文章絕對不是「想太多了」,用第二曲線的框架思考人生下半場越早越好 ,覺得心有戚戚焉。

所謂「第二曲線」,最早是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迪提出。

指的是在原先的成長曲線衰退之前,找到新一條可發展的道路,避免被「時代趨勢」、「競爭對手」或「產業轉型」所淘汰。

raw-image

比如:Nokia 當年手機賣得很好,但沒有及早啟動「智慧型手機」的第二曲線,最後被 iPhone 取代。

比如:一個老師如果只會教課,可能會遇到瓶頸,但如果他提早發展「線上課程」或「寫書」的能力,就等於啟動了第二曲線。

為什麼第二曲線如此重要?

韓第指出,該「啟動變革」的時刻,往往不是組織或個人已經「走到瓶頸」的時候

而是在第一條成長曲線仍然向上、看似一切順利的時候就開始規劃。

因為此時展開「第二曲線」的探索,才能在充足資源與時間下,嘗試新的機會、思維、商業模式或生活方式。

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帶來「波動」與「不確定性」,但它卻為長遠發展「再創成長」的契機。

假如等到衰退已經顯現,才投入轉型,不僅資源有限、時間不足,更容易陷入被動,錯失成功的可能。

原來我一直在用「第二曲線」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理解了「第二曲線」的底層邏輯,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在無形之中使用「第二曲線」思考我的人生規劃。

促使我不斷挑戰自己、挖掘新道路的原動力,即是來自「溫水煮青蛙」的恐懼,以及知道自己或他人永遠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離開外表光鮮的「管顧業」,是因為我發現AI快速發展,使之完全有能力替代「我平日的工作內容」。

決心開始「寫作」,甚至「出書」,則是因為我發現「個人品牌」才是在這個「AI不斷貶值各種技能」的時代下,唯一會隨著時間增值的有利資產。

開始研究「一人創業」,是因為發覺AI工具使得「創業的門檻」大幅降低,現在「一個人」就能頂過去「一個團隊」才能完成的事情,甚至效率更高。

我發現雖然人總是想追求「穩定」,然而「穩定」並不真正存在,所有的「領先」都只是暫時。

當你以為自己「遙遙領先」,而結束「成長動能」,別人就有機可乘。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

  • 過去班上的「第一名」,不一定是將來「最有成就的」。
  • 一畢業「薪資起點最高」的同學,不一定是將來「賺最多的」。
  • 比賽中「衝得最快」的人,不一定是最後「贏得冠軍」的人。
  • 創業時「起步資源最多」的人,不一定是最後「活得最久」的人。

因此誰才是笑到最後的人,我認為是「永遠不放棄自我成長」的人。

我如何規劃「第二曲線」

理解了「第二曲線」的底層邏輯,

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在無形之中使用「第二曲線」思考我的人生規劃。

促使我不斷挑戰自己、挖掘新道路的原動力,

即是來自「溫水煮青蛙」的恐懼,以及知道自己或他人永遠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離開外表光鮮的「管顧業」,是因為我發現AI快速發展,使之完全有能力替代「我平日的工作內容」。

決心開始「寫作」,甚至「出書」,則是因為我發現「個人品牌」才是在這個「AI不斷貶值各種技能」的時代下,唯一會隨著時間增值的有利資產。

開始研究「一人創業」,是因為發覺AI工具使得「創業的門檻」大幅降低,現在「一個人」就能頂過去「一個團隊」才能完成的事情,甚至效率更高。

我發現雖然人總是想追求「穩定」,然而「穩定」並不真正存在,所有的「領先」都只是暫時。

當你以為自己「遙遙領先」,而結束「成長動能」,別人就有機可乘。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

  • 過去班上的「第一名」,不一定是將來「最有成就的」。
  • 一畢業「薪資起點最高」的同學,不一定是將來「賺最多的」。
  • 比賽中「衝得最快」的人,不一定是最後「贏得冠軍」的人。
  • 創業時「起步資源最多」的人,不一定是最後「活得最久」的人。

因此誰才是笑到最後的人,我認為是「永遠不放棄自我成長」的人。


我如何規劃「第二曲線」

我不認為以現在科技的發展速度,你可以等到「臨近退休」再規劃第二曲線。

​《納瓦爾寶典》​裡頭講到:

「舊的賺錢模式,是去讀4年大學,拿到學歷,然後從事某種職業長達30年。

但現代社會變化快速。

現在,你必須在9個月內掌握一個新專業,然後4年之後它就被淘汰了。但在這3年間,如果你的生產力很高,就能賺到大錢。

raw-image

因此市場的敏銳洞察力、人的應變力與終身學習力,變得至關重要。

在我的書中​《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中,我分享了許多我「化危機為轉機」的故事。

以下是我總結的3個「逆轉勝」的步驟:

1. Dream BIG(敢作夢)

去想那些原本你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原本你告訴自己「我沒有資格!」去做的事情。

你以為你能選的道路不多,其實只是你的「思維方式」先限制了自己。

我很喜歡一本書叫做​《10倍增長比2倍增長更容易》​,看似只是5倍的增長差異,實際上兩者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

追求2倍增長,你只會想在「原有的路徑」上做提升。

但若你想要10倍增長,你會主動挖掘「全新的增長路徑」。你的思維與行動都會發生質變,實現躍進式成長。

2. 在不會把你陷入困境的前提下,瘋狂試錯

如果你看到怎麼有人能一直贏?

其實你只看到了他贏的那一次,沒看到他嘗試的那數百次。

你嘗試的次數越多,贏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多試,而不是「一直在準備中」,久久才揮出一拳。

3. 找到可行的方向後,趁勝追擊

在多次嘗試中,若發現「藍海」(某個產品方向市場反應熱絡、自己的某種風格特別受歡迎),

暫時抑制自己「創新求變」的慾望,

開始繼續做相同動作,在紅利期消失前,不斷追擊,直到拿到結果。

祝大家都能在變動快速的時代中,一直贏!

P.S 海外留學申請季又快到了,我的「商科碩士文書如何撰寫?」課程即將迎來「限時優惠」,如果你有需求,歡迎直接留言「留學申請」,我會寄給你詳細資訊。

P.S.S 2025年的「出版寫作營」已招生完畢,想加入未來的梯次,請點擊:

​我想加入未來的「出版寫作營」​

我們下週再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306會員
171內容數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2025/06/16
在分享我的故事之前,我想先問: 「你什麼時候會開始認真看待『你的選擇』」呢? 「Life is a choice」 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構成。 每一個「選擇」,意味著解鎖「新的道路、新的時區、新的挑戰」。 而每一個「選擇」背後,也意味著「新的支出」(時間、金錢、精力),以及放棄原有
Thumbnail
2025/06/16
在分享我的故事之前,我想先問: 「你什麼時候會開始認真看待『你的選擇』」呢? 「Life is a choice」 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構成。 每一個「選擇」,意味著解鎖「新的道路、新的時區、新的挑戰」。 而每一個「選擇」背後,也意味著「新的支出」(時間、金錢、精力),以及放棄原有
Thumbnail
2025/06/05
畢業後,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泰勒絲名言「You are on your own now」出發,談論獨立後的成長與體悟,包括職涯探索、副業經營、出版寫作等,鼓勵讀者勇敢嘗試,為自己負責,掌握人生方向盤。
Thumbnail
2025/06/05
畢業後,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泰勒絲名言「You are on your own now」出發,談論獨立後的成長與體悟,包括職涯探索、副業經營、出版寫作等,鼓勵讀者勇敢嘗試,為自己負責,掌握人生方向盤。
Thumbnail
2025/06/02
從「商業分析」到「寫作陪跑」;從「世界五百強大企業」的上班族,再到「獨立線上創業」的一人創業家。 這中間的「轉變幅度」之大,好像無法令人理解,這也是我大多數客戶接觸我時,對我最感好奇的部分。 因此,這篇文章想要來分享一下這中間的「關聯性」,以及管顧業的經驗是如何幫助我更順利成為「一人創業家」。
Thumbnail
2025/06/02
從「商業分析」到「寫作陪跑」;從「世界五百強大企業」的上班族,再到「獨立線上創業」的一人創業家。 這中間的「轉變幅度」之大,好像無法令人理解,這也是我大多數客戶接觸我時,對我最感好奇的部分。 因此,這篇文章想要來分享一下這中間的「關聯性」,以及管顧業的經驗是如何幫助我更順利成為「一人創業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的亞瑟.布魯克斯教授,透過此書,告訴我們要用什麼策略跟心態面對人生的下半場,裡面會提到的重要概念就是建造人生的「第二曲線」以及「要用什麼心態成功跳下第一曲線往第二曲線」
Thumbnail
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的亞瑟.布魯克斯教授,透過此書,告訴我們要用什麼策略跟心態面對人生的下半場,裡面會提到的重要概念就是建造人生的「第二曲線」以及「要用什麼心態成功跳下第一曲線往第二曲線」
Thumbnail
上次提到成功的定義是多樣且主觀的,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興趣和生活目標。如果再從更廣泛和多樣化的角度來理解「成功」還可以包含哪些範疇,那真的就可大我可小我、可巨觀可微觀、可內在可外顯。
Thumbnail
上次提到成功的定義是多樣且主觀的,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興趣和生活目標。如果再從更廣泛和多樣化的角度來理解「成功」還可以包含哪些範疇,那真的就可大我可小我、可巨觀可微觀、可內在可外顯。
Thumbnail
從職業生涯到個人生活,都在不同層次的需求中追求成功,而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皆不同,這是一個主觀且多樣的過程。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出發,探討了成功與個人不同需求的滿足過程之間的關係,對於成功是否應有多元定義的思考。
Thumbnail
從職業生涯到個人生活,都在不同層次的需求中追求成功,而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皆不同,這是一個主觀且多樣的過程。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出發,探討了成功與個人不同需求的滿足過程之間的關係,對於成功是否應有多元定義的思考。
Thumbnail
許多人面對中年轉型議題時,大多停在「我現在挺好的啊!」「我有需要嗎?」「我能不能安全下莊一路幹到退休?」,或「我現在哪有心情想這個」的狀態。以五十世代來說,要再活三、四十年問題不大。若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發展第二曲線,絕對不是「想太多」,反而是「越早開始想越好」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許多人面對中年轉型議題時,大多停在「我現在挺好的啊!」「我有需要嗎?」「我能不能安全下莊一路幹到退休?」,或「我現在哪有心情想這個」的狀態。以五十世代來說,要再活三、四十年問題不大。若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發展第二曲線,絕對不是「想太多」,反而是「越早開始想越好」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時代在變,老是用舊思維去解新問題,遲早會被時代所淘汰,第二曲線這本書告訴我們三件事。首先要以終為始,清楚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標,接著思考如何打造第二曲線,順著時代潮流調整自己,達成目標,你是個不甘於體制內當小螺絲釘的人,真心推薦你一定要看看「查爾斯・韓第」的這本「第二曲線」。
Thumbnail
時代在變,老是用舊思維去解新問題,遲早會被時代所淘汰,第二曲線這本書告訴我們三件事。首先要以終為始,清楚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標,接著思考如何打造第二曲線,順著時代潮流調整自己,達成目標,你是個不甘於體制內當小螺絲釘的人,真心推薦你一定要看看「查爾斯・韓第」的這本「第二曲線」。
Thumbnail
老高的影片,總是讓我對認知這個世界又提升了一個維度。 創業的過程裡面,明明一直努力但卻越來越迷失 有一種往錯的方向瞎努力的感覺,在看過這部影片過後,我也有了新的想法。 趁著記憶還沒褪去之前,記錄下我腦中的天馬行空。 人生充滿了變化,學會接受並適應變化是必不可少的,設定明確的目標和夢想是我們
Thumbnail
老高的影片,總是讓我對認知這個世界又提升了一個維度。 創業的過程裡面,明明一直努力但卻越來越迷失 有一種往錯的方向瞎努力的感覺,在看過這部影片過後,我也有了新的想法。 趁著記憶還沒褪去之前,記錄下我腦中的天馬行空。 人生充滿了變化,學會接受並適應變化是必不可少的,設定明確的目標和夢想是我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