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細胞與基因療法(CGT)的發展歷程比作一條波峰起伏的曲線,那麼 2019 至 2022 年無疑是其高光時刻。那幾年,資本市場對 CGT 的熱情幾乎達到頂點:全球融資額屢創新高,新創公司動輒募得上億美元早期資金;跨國藥廠也紛紛砸重金,以收購、合作與自建研發中心加碼佈局。多款 CAR-T 陸續獲批、超高定價的基因療法 Hemgenix(etranacogene dezaparvovec-drlb)面世,更推升了市場樂觀情緒。彼時,「一次性治療」的口號四處流傳,CGT 幾乎被視為下一代生醫產業的成長引擎。
然而,短短數年後畫風突轉。2024 至 2025 年間,CGT 的故事逐步被現實冷風侵蝕:商業化進程遠不及預期,百萬美元級定價遭到保險給付與患者雙重阻力;安全性事件衝擊公眾信任;監管端也收緊了加速審批的水龍頭。資本耐心消耗殆盡,新創企業縮編止血,跨國藥廠則透過裁員與剝離項目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