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人修仙傳》/來源:官網
看《凡人修仙傳》是因為朋友的推薦。
一直以來,我對「修仙」充滿興趣,總覺得這背後不只是幻想,也許能從中找到某種方法或啟發。本著「看劇一樣可以學習」的心態,我在還沒等網友評價出來之前,就先開始追了。
看了幾集後,我才意識到自己想多了。
煉丹?得先懂藥草、奇珍異物,還要有爐子。畫符?我的字跡潦草,雖然符合了「畫」的條件,但長年敲鍵盤,真要寫字時,手早已生疏。
秘籍?靠機緣才能遇見,輪不到我。更何況悟性有限,就算拿到也看不懂。
法寶?現實裡若真有,大概已經躺在研究機構裡做分析檢測了。
打坐……算是功法嗎?劇裡修仙人總在盤坐。這,我倒是坐過 ……。
我把電視劇裡的玄幻當成了真實。可真正真實的,其實是修行路上的困境與險難。
想到這裡,我聯想到了《將夜》裡的寧缺。
他是血火中倖存的人,幼時家族滅門,獨自走出荒涼。命運殘酷,但他在冷冽裡長出堅毅,心中卻依舊保留著情義。師父、夫子、學院的庇護,還有與桑桑的命運牽繫,都讓他一步步被推到時代的風口。寧缺的修行,不只是武與符的淬鍊,更是責任與心志的磨煉。他的強大,不在天資,而在於不肯低頭的意志,能在黑夜裡燃起火光。
而韓立則走著完全不同的道路。他只是農家少年,沒有天賦與光環,卻靠著冷靜、務實,一次次抓住機緣。小心謹慎,不貪不躁,像螞蟻搬石一樣積累力量。法器、丹藥、偶然的際遇,讓他一次次死裡逃生。韓立的修行不是傳奇,而是凡人最極致的堅持。他的路上沒有天命安排,全憑自己一寸一寸拓開。
為了更理解這個故事,我去查了《凡人修仙傳》的修行階位。從煉氣到築基,再到結丹、元嬰、化神、合體、大乘……每一步都像一道天險。追求長生的修士,往往倒在途中。這裡沒有奇蹟,沒有神的庇佑,能走到最後的,只是那些能忍耐、能抓住縫隙裡機會的人。
韓立就是這樣的人。沒有顯赫出身,也不算聰明,但他靠一點一滴積累,在險惡的世界裡生存下來。正是這份平凡,讓他走向非凡。
劇的製作也讓我好奇。查了資料才知道,這部改編自忘語小說的作品,導演楊陽強調的,就是韓立的「凡人」特質:不靠金手指,不是英雄,而是時間與耐心成就的修仙人。這也是所謂「凡人流」的魅力。劇組在改編時,刻意去掉仙俠劇慣有的華麗外衣,用簡單真實的方式講故事,但同時又保留了仙俠的浪漫感。
拍攝上更是費工。全劇動員超過一千三百人,花了一百五十八天,走遍浙江、新疆、貴州等地,堅持實景拍攝。道具裡融入傳統文化,像「仙人乘槎」的設計,就取材自古畫。特效鏡頭超過二萬兩千個,靈感來自典籍與古畫,「顛倒五行陣」就是從陰陽五行和青銅紋路演化而來。動作設計則結合武術與古典舞,兼具力量與美感。
整體來說,這部劇的製作細膩,能看出團隊希望觀眾不只是在「看戲」,而是真正沉浸在一個既真實又充滿想像的修仙世界。
目前原著已經完結,動畫版早在 2020 年播出,並在今年推出第四季,劇情已進展到韓立結嬰。至於真人版,第一季已播完,但第二季至今尚未官宣。若想直接銜接劇版,有網友建議,可以從動畫第 63 集開始,這樣劇情會更連貫。
在真人版第二季出來前,我只能先追動畫版解解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