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寫這一系列的內容,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機會記錄前陣子討論的內容。題目是在探討,當代的年輕人,到底應該勇於承擔責任,還是應該全力追求理想。
勇於承擔責任,自然是比較穩妥的選擇,我覺得非常適合,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的人們。無論如何先找個時代趨勢上,一份還可以的工作。因為人是會持續學習的,你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成長、累積資本,或許之後也會找到興趣所在。
以上是常聽到的論述,但我這邊想提第一個比較特別的觀點。當代過於崇拜理想
我認為有年輕人有理想固然美好,但是我覺得沒有理想的人生,也同樣美好。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份研究,他們發現,年輕人(18 - 28歲)的焦慮與憂鬱頻率是青少年(14 - 18 歲)的兩倍。而且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認為自己的生活缺乏方向,沒有意義。史丹佛大學教授威廉,針對這樣的現象表示,現在社會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規範,是要他們要有目標感,要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反而讓年輕人只因為沒有方向,就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承擔極大的心理壓力。
當代的新聞媒體、教育都希望年輕人有遠大的理想跟目標。反而希望平穩、平凡的人生,在這個時代成為異類。
但我覺得,更好的鼓勵是,所謂的人生,理想與否不重要。未來可以精彩、可以平淡、可以維持現況,那都是未來。
社會給了太多他們想要的理想,加在年輕人身上。那些理想,不一定是年輕人真正的想法,這時候所謂的烏托邦,也不過是現代主流社會認為的美好。
所以年輕人啊,心中不需要有烏托邦,心向遠方自明朗。
很多人會說,不趁年輕追夢一次,會遺憾。
我其實很認同這句話,我甚至認為,無論如何大家都會有遺憾。
只是如何處理遺憾?是勇敢追夢先放下責任嗎?
我想提供另一種解方。
我個人非常喜歡蠟筆小新。
在他的一部劇場版中,大人帝國的反擊,裡面有一個片段。是廣志沉迷於兒時回憶,不願意回到現實。
因為現實可能沒有這麼美好,他沒有活成小時候,自己理想的樣貌。
可是在幾個瞬間,他願意回到現實。
是想起,懵懂長大的瞬間、遇到美芽的瞬間、小新出生的瞬間、搬到新家的瞬間、全家人一起出遊的瞬間。
這些瞬間,讓廣志願意回到,這個沒這麼理想的大人世界。
或是廣志年輕的時候,沒有勇敢追夢一把,他到現在中年,難免會有遺憾。可是他確實成為,小新、美芽眼中理想的父親。也是觀眾心目中,理想的大人。
大家常常以為,實現理想是人生唯一達到幸福的方式。
可是事實上是,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平凡的度過一生,等下班跟朋友吃個飯、等假日跟情人去看個電影、等連價跟家人去旅行。
在人海中,幾乎看不出,我們彼此的差異,或許難免會覺得遺憾,但這些遺憾總會在幾個瞬間獲得救贖。
一把傘下兩個人走在雨中的瞬間,在晚歸的夜晚,有一盞燈還為你留著的瞬間。在醫院聽到的初啼聲的瞬間。
我們或許沒有成為自己的理想,但我至少在別人的生命中,成為過一束微光。就如同廣志全力保護小新理想的童年,以及美芽理想的家庭。而這道光也將會在,我愛的人漫漫人生中,治癒他的時刻。
這道微光足以讓我們與歲月和解。
講了這麼多承擔責任,來聊聊追求理想。
承擔責任說白了,一定是外部加諸的。
無論是你自己願意承擔,還是別人希望你承擔,其實某部分,都是為別人而活。
但我沒有認為承擔責任,是錯的,我只是覺得好可惜...
老一輩用他們走過的路,剝奪年輕人嘗試的機會
我完全相信,前輩們的經驗是對的、走過的路是真的、給的教誨是有意義的。
例如,要找穩定的工作,不然老了要用錢很辛苦。多做XX、少玩XX,不然可能輸給同齡人。等等
年輕人遵守這些規則以後,的確可能獲得更世俗標準認為的成功。
可是好可惜,他沒有親自走過那些路,看到過那些路上的風景。他沒有機會去碰撞、去挑戰那些已經運行多年的規則。
很多年輕人的行為,不符合社會運作規則的行為,往往被說輕狂,可是你本就年少啊
再者,為什麼成功的定義,是一條道路,讓彼此競賽輸贏。人生更應該是多元,彼此獨立而完美的存在。
或許有些人的人生,在某些人眼裡,是一團糟。
但在我的眼裡,那便是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