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勞工作業環境監測實施辦法規定,雇主應於採樣或測定後多少日內,完成監測結果報告?
(1) 14 (2) 7 (3) 45 (4) 15 A:3
根據勞工作業環境監測實施辦法規定,雇主應於採樣或測定後45日內完成監測結果報告,並通報至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資訊系統。此外,相關規定還包含: 通報前置時間: 雇主應於實施監測的15日前,將監測計畫通報至指定系統。
監測結果的揭示: 雇主應將監測結果於勞工可見的場所公告或以其他公開方式揭示。
例外情況: 以直讀式儀器監測二氧化碳濃度者,其監測計畫及結果報告可免辦理通報。
依勞動基準法規定,主管機關或檢查機構於接獲勞工申訴事業單位違反本法及其他勞工法令規定後,應為必要之調查,並於幾日內將處理情形,以書面通知勞工?
(1) 20日 (2) 60日 (3) 30日 (4) 14日 A: 2
- 勞動基準法第74條第一項至第四項: 明文規定:「主管機關或檢查機構於接獲第一項申訴後,應為必要之調查,並於六十日內將處理情形,以書面通知勞工。」
依機械設備器具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產品監督係指於生產廠場或倉儲場所之執行下列那些情形?
(1) 取樣檢驗 (2) 巿場查驗 (3) 檢核相關技術文件 (4) 查核產銷紀錄完整性 A:1 and 4
產品監督:指對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三項或第八條第一項所定產品,於生產廠場或倉儲場所,執行取樣檢驗、查核產銷紀錄完整性及製造階段產品安全規格一致性
巿場查驗→適用於中央主管機關或勞檢機構有收到檢舉,或產品發生災害事故時
依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及檢查辦法規定,事業單位向檢查機構申請審查及檢查丙類工作場所,檢查機構對一般高壓氣體製造設施實施檢查,下列何者非屬一般高壓氣體製造設施之應檢查事項?
(1) 緊急電源 (2) 機械設備之護圍 (3) 境界線、警戒標示 (4) 通報設備 A:2
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及檢查辦法第15條 附件九
- 境界線、警戒標示。
- 處理煙火之設備。
- 設備間距離。
- 儲槽間距離。
- 警告標示。
- 防液堤。
- 壓力表。
- 安全裝置。
- 安全閥之釋放管。
- 液面計。
- 緊急遮斷裝置。
- 電氣設備。
- 緊急電源。
- 撒水裝置。
- 防護牆。
- 氣體漏洩檢知警報設備。
- 防毒措施。
- 防止溫升措施。
- 識別及危險標示。
- 靜電消除措施。
- 通報設備。
下列有關高壓氣體灌裝作業之敘述何者正確?
(1) 將高壓氣體灌注於固定在車輛上內容積在5,000公升以上之容器,應在該車輛設置適當之輪擋予以固定,但自該容器抽出(卸收)高壓氣體時,則不需要適當之輪擋 (2) 將環氧乙烷灌注於儲槽或灌注於容器時,應在事前使用氧氣置換該儲槽或容器內部原有之氣體,以確保安全 (3) 將壓縮氣體灌注於儲槽時,應控制該壓縮氣體之容量不得超過在常用溫度下該槽內容積之95% (4) 將壓縮氣體灌注於無縫容器時,應於事前對該容器實施音響檢查 A:3
選項(1) 錯誤: 依據《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第71條規定,將高壓氣體灌注於固定在車輛上內容積在5,000公升以上之容器,或自該容器抽出高壓氣體時,皆應在該車輛設置適當之輪擋並加以固定,而非僅在灌注時需要。
選項(2) 錯誤: 環氧乙烷與空氣混合可能爆炸,因此應使用氮氣或二氧化碳置換,而不是氧氣。 氧氣會增加氧化的風險,對安全不利。
選項(4) 錯誤: 對無縫容器實施音響檢查,是檢查其是否有腐蝕或異物,而不是灌注前的例行檢查,而是對容器狀況的評估。 另外,此檢查僅適用於乙炔以外的壓縮氣體及液氨、液化二氧化碳、液氯的灌注。
勞工工作時手部嚴重受傷,住院 醫療期間公司應按下列何者給予職業災害補償?(1) 前6個月平均工資 (2) 前1年平均工資 (3) 原領工資 (4) 基本工資 A:3
原領工資的定義: 指勞工在職災發生前實際領取的工資,也就是勞工受傷前支付的正常薪資。
例外情況: 若勞工經過醫療滿兩年仍未痊癒,且經指定醫院診斷喪失原工作能力,但又不符合「勞工保險條例」的失能給付標準,則雇主可一次給付40個月的平均工資後,免除此項工資補償責任。
下章節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