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晨讀3
捍衛的是大腦還是情緒
不僅大人手指癢,小孩更是打從心裡癢到不行(只能想,不能隨便買,錢不夠🤣🤣)
趁這個時候,一起來檢視彼此的消費習慣與態度吧!


Part1
腦洞開多大,做個心理測驗🥰沒想到班上的孩子多數是計劃型和務實型的🤭🤭不過,我想也應該是跟手頭有多少金錢有很大的關係吧!畢竟要當衝動型的,手裡的扣扣不能太少😂
Part2
金錢使用觀,最有趣的題目是:「假如有一筆錢,你會用來買物品,還是買體驗?」
🎁買物品:可以用很久;🛝買體驗,可以增視野。
有孩子寫到~「體驗可以記一輩子,物品只能陪一陣子」這句話真的太經典了😍😍
有另外一個孩子,則寫到~「拿到物品可以開心一段時間,但體驗只是一時的」這也蠻有說服力的😂😂

體驗可以記一輩子,物品只能陪一陣子(詢問過孩子的意思,修改連接詞了😂)讀起來,很有反差性


同樣是買體驗,這個孩子會特別想要去選擇平常不會體驗的活動😃

喜歡的物品可以讓我開心一段時間,而體驗只是一時的
至於「買東西在意東西便宜還是東西品質,孩子們馬上就說,可以都考慮嗎?如果便宜又品質好,這種東西誰不愛呢,好像也是。😄😄😄

都考慮吧,問題是:現實是骨感的,若真能兼具兩個條件,商家應該很快就倒閉了吧?😅😅
然後,觀看消費心理學分析影片後,沒想到班上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受到一致性法則而掏錢買東西,換言之不論需求性,只要買過一次高品質的體驗,即便品牌有了缺失,也會堅持繼續買,只為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真的很符合青少年想要表達的那份莫名的「品牌渲染力」..我選的都是潮🤣🤣)

Part3
最後關於生活消費價值,有2/3的孩子選擇「環境友善」,我猜想可能在品牌代表有無印良品,非常接近他們的生活使用習慣,所以成為首選吧!😅😅少數孩子選擇了社會回饋以及動物友善,原因大多跟自己的生活習慣有關,養寵物的就會偏向動物友善,喜歡幫助別人的,就會選擇社會回饋。

盡可能做環保才能永續💪班上多數的孩子都選擇「環境友善」的品牌類型,而他的確是最好入手的行動實踐😄
😊後記:
在雙十一的消費檢視裡,透過每一個小節點來了解孩子們平日的消費習慣以及消費態度,理解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影響著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今天早上晨讀的學習,真的很有趣!
🎁加碼:
這份內容也會放在翻轉教育的教學資源,其中內容還加碼了「購物行為反思日誌」的實踐喔😄值得期待🥰🤝